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1,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禮數(shù)
冠帶
冠裳
正始
節(jié)文
揖讓
制禮
禮官
文雅
軍容
禮記
盛禮
備禮
上相
正則
《國語辭典》:禮數(shù)(禮數(shù))  拼音:lǐ shù
1.按官階品級而分的禮儀制度。唐。韓愈桃源圖〉詩:「爭持酒食來相饋,禮數(shù)不同樽俎異?!埂缎绿茣>硪欢摺A袀?。裴耀卿》:「班爵與公同,而禮數(shù)異?!?br />2.禮節(jié)。唐。杜甫哭韋大夫之晉〉詩:「丈人叨禮數(shù),文律早周旋?!埂都t樓夢》第五六回:「憑他們有什么刁鉆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jīng)禮數(shù)來的?!?/div>
《國語辭典》:冠帶(冠帶)  拼音:guān dài
1.頂冠與腰帶。
2.官家妝束?!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一:「王部郎雖是舊主人,今見如此冠帶換扮了,一時那里遂認得?」
3.習于禮教的人。《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今封疆之內(nèi),冠帶之倫,咸獲嘉祉,靡有闕遺矣。」
4.士族或貴人。《后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上。序》:「冠帶縉紳之人,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埂段倪x。古詩十九首。青青陵上柏》:「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div>
《漢語大詞典》:冠裳
(1).指官吏的全套禮服。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七:“﹝ 劉子澄 ﹞守 衡陽 日,以冠裳涖事,憲使 趙民則 嘗紫衫來見。 子澄 不脫冠裳肅之, 民則 請免冠裳。 子澄 端笏肅容曰:‘戒石在前,小臣豈敢?!?民則 皇恐,退具冠裳以見?!?br />(2).指穿著官服。宋史·范應(yīng)鈴傳:“夙興,冠裳聽訟,發(fā)擿如神?!?br />(3).指官宦士紳。 唐 高彥休 唐闕史·虎食伊璠:“冠裳農(nóng)賈,挈妻孥潛跡而出者,不可勝記?!?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聲》:“今日冠裳雅會,就要演這本傳奇。”
(4).指官職。 宋 范成大 《胡宗偉罷官改秩作詩送之》:“萬境何如一丘壑,幾時定解冠裳縛?!?br />(5).指文明、禮儀制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智士趨時,必在取亂侮亡之會,況削爾父母毛髮,毀我往古冠裳?!?清 莫友芝 《有感》詩之一:“臥榻事殊 南越 遠,可容鱗介溷冠裳?!?/div>
《漢語大詞典》:正始
(1).正其始。文選·卜商〈毛詩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劉良 注:“正始之道,謂正王道之始也?!?span id="tjtcpsu"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故名曰黃鐘” 三國 吳 韋昭 注:“黃鐘初九,六律之首,故六律正色為黃鐘之名,重元正始之義也?!?清 方苞 《讀〈行露〉》:“此害義傷教不近於人情,而可列正始之風,以為教於閨門、鄉(xiāng)黨、邦國與?”
(2).合乎禮儀、法則之始。《穀梁傳·定公元年》:“ 昭公 之終,非正終也; 定 之始,非正始也?!?span id="khhuheo" class="book">《元典章·詔令一·世祖皇帝》:“法春秋之正始,體大之乾元,炳煥皇猷,權(quán)輿治道?!?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四:“ 盧 駱 王 楊 ,號稱四杰。詞旨華靡,同沿 陳 隋 之遺;骨氣翩翩,意象老境,超然勝之。五言遂為律家正始?!?br />(3). 三國 魏 齊王 芳 的年號。當時玄風漸興,士大夫唯 老 莊 是宗,競尚清談,世稱“正始之風”。當時詩人 嵇康 、 阮籍 等的詩,稱為“正始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采縟於 正始 ,力柔於 建安 ?!?五代 齊己 《寄洛下王彝訓先輩》詩之一:“ 賈島 存 正始 , 王維 留格言?!?吳梅 《信陽題〈何大復(fù)集〉》詩:“ 正始 流風沫,奇才吾道光?!眳⒁姟?正始體 ”。
《國語辭典》:正始體(正始體)  拼音:zhèng shǐ tǐ
流行于三國魏正始年間,以嵇康、阮籍等人為代表的詩體。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正始體,魏年號,嵇、阮諸公之詩。」
《國語辭典》:節(jié)文(節(jié)文)  拼音:jié wén
1.禮節(jié)、儀式?!盾髯?。樂論》:「賓出,主人拜送,節(jié)文終遂?!?br />2.節(jié)度?!睹献印kx婁上》:「禮之實,節(jié)文斯二者是也?!?/div>
《國語辭典》:揖讓(揖讓)  拼音:yī ràng
1.作揖謙讓。為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jié)。《周禮。秋官。司儀》:「司儀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節(jié)?!?br />2.以位讓賢,遜讓。唐。孔穎達書經(jīng)正義序〉:「勛華揖讓而典謨起,湯武革命而誓誥興。」《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到得他揖讓傳禪時分,且道:『無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好?!凰赐跄窃易雎伟僚暗氖拢俊?/div>
《國語辭典》:三揖三讓(三揖三讓)  拼音:sān yī sān ràng
三次作揖,三次謙讓。為古代賓主之間的禮節(jié)?!吨芏Y。秋官司寇。司儀》:「賓三揖三讓,登,再拜授幣?!?/div>
分類:迎賓
《國語辭典》:制禮(制禮)  拼音:zhì lǐ
制作禮儀?!妒酚?。卷四三。趙世家》:「圣人觀鄉(xiāng)而順宜,因事而制禮,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國也?!埂段倪x。曹丕。典論論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
《國語辭典》:禮官(禮官)  拼音:lǐ guān
職官名。職司禮儀的官?!吨芏Y。春官。宗伯》:「禮官之屬,大宗伯卿一人?!埂稘h書。卷五。景帝紀》:「其與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禮官具禮儀奏?!?/div>
《國語辭典》:文雅  拼音:wén yǎ
優(yōu)美、不粗俗?!稘h書。卷七六。張敞傳》:「敞孫竦,王莽時至郡守,封侯,博學文雅過于敞,然政事不及也?!埂段拿餍∈贰返谌幕兀骸钢皇亲志渥龅锰难帕?,各書鋪里收稿的總??床欢??!?/div>
《國語辭典》:軍容(軍容)  拼音:jūn róng
指整個軍隊的儀容、氣象、紀律而言。晉。左思魏都賦〉:「其軍容弗犯,信其果毅?!?/div>
《國語辭典》:禮記(禮記)  拼音:lǐ jì
書名。漢戴圣所輯,四十九篇。為十三經(jīng)之一,大抵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學所記。有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元陳浩集說、清孫希旦集解等。也稱為「小戴禮記」。
《漢語大詞典》:盛禮(盛禮)
(1).盛大的禮儀。 晉 劉琨 《勸進表》:“臣等各忝守方任,職在遐外,不得陪列闕庭,共觀盛禮,踴躍之懷,南望罔極。”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尚愧微軀在,遙聞盛禮新?!?明 劉基 《牡丹會詩序》:“予嘗見世俗之為宴集,大率以聲色為盛禮?!?br />(2).豐厚的禮物。《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鄒老人 ﹞當下就央了一封先容的薦書,備了一副盛禮去謁 徐公 ?!?/div>
《漢語大詞典》:備禮(備禮)
謂禮儀周備。詩·小雅·魚麗序:“美萬物盛多,能備禮也?!?漢 蔡邕 《郭有道碑》:“州郡聞德,虛己備禮,莫之能致?!?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終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豈求備禮乎?” 宋 葉適 《胡尚書奏議序》:“余聞 隆興 、 乾道 中,不能擊 龍大淵 、 曾覿 ,不得為有名臺諫;公不但備禮彈劾,必極論罷斥乃已。”
《國語辭典》:上相  拼音:shàng xiàng
1.尊稱宰相。或指居首位的宰相?!妒酚?。卷九七。酈生陸賈列傳。陸賈》:「足下位為上相,食三萬戶侯,可謂極貴無欲矣?!鼓铣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0984' target='_blank'>謝靈運 〈撰征賦〉:「惟上相之睿哲,當草昧而經(jīng)綸?!?br />2.照片上的容貌較本人好看。如:「你真上相,每張照片都好看?!?/div>
《國語辭典》:正則(正則)  拼音:zhèng zé
1.正當?shù)姆▌t。《西游補》第一回:「二尺曾參,階下拜荔枝之獻。胡為乎不講此正則也?」
2.改正法則?!段倪x。張衡。東京賦》:「辨方位而正則,五精帥而來催?!?/div>
《國語辭典》:正宗  拼音:zhèng zōng
1.佛教用語。佛教禪宗稱初祖達摩所傳的嫡派。
2.正統(tǒng)的、道地的。如:「正宗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