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1詞典 9分類詞匯 102
《國語辭典》:色思溫(色思溫)  拼音:sè sī wēn
待人接物時要省思態(tài)度神色是否和悅溫雅?!墩撜Z。季氏》:「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弧?/div>
《漢語大詞典》:窺諫(窺諫,闚諫)
謂觀察君主神色相機進(jìn)諫。 漢 班固 《白虎通·諫諍》:“窺諫者,禮也。視君顏色,不悅且郤,悅則復(fù)前。以禮進(jìn)退,此禮之性也?!?br />闚諫:察看時機進(jìn)諫。初學(xué)記卷十八引 漢 班固 《白虎通》:“闚諫者,禮也。視君顏色,不悅且卻,悅而復(fù)前,以禮進(jìn)退?!?/div>
《漢語大詞典》:羸色
疲憊的神色。新唐書·朱克融傳:“羸色敗服,饑寒無所貣丐。”
分類:疲憊神色
《漢語大詞典》:像兒(像兒)
(1).容貌姿態(tài)。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外像兒風(fēng)流,青春年少;內(nèi)性兒聰明,冠世才學(xué)?!?br />(2).指流露某種思想或情況的神色、表情。如:他惴惴不安地回到家中,但在家人跟前,他絲毫沒有透出像兒,照常作他的買賣。
《漢語大詞典》:色聽(色聽)
謂根據(jù)陳訴人的神色,判斷其言辭真?zhèn)巍?span id="viys9qo" class="book">《周禮·秋官·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鄭玄 注:“觀其顏色,不直則赧然?!?/div>
謂因震動或感到驚異而改變神色。聳,通“ 悚 ”。 南朝 梁 江淹 《橫吹賦》序:“驃騎公以劍卒十萬,御 荊 人於外郊,鐵馬煩而人聳色,綵旄耀而士銜威。” 明 高攀龍 《華無枝荷蓧言序》:“花發(fā)時,聳色奪目,濃香沁骨,乍見而駭,不謂天壤間有此奇,蓋世無其儷矣。”
《漢語大詞典》:專颙(專顒)
猶攢蚖。神色失措貌。
分類:神色失措
《漢語大詞典》:正容亢色
謂神色嚴(yán)肅。 茅盾 《第一階段的故事》五:“‘這就該說是“ 上海 的外國小姐”才對呀!’ 趙夫人 正容亢色地說?!?/div>
《國語辭典》:望診(望診)  拼音:wàng zhěn
觀察病者神色、形態(tài)、舌象、大小便和其他排泄物以判斷病情的診斷方法。
《國語辭典》:五色無主(五色無主)  拼音:wǔ sè wú zhǔ
色,神色。五色無主指臉上神色失去控制。比喻非常驚慌恐懼?!秴问洗呵?。恃君覽。知分》:「禹南省方,濟(jì)乎江,黃龍負(fù)舟,舟中之人五色無主。」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總敘道德篇》:「臣見其君,五色無主,疾趨力拜,翕肩促肘,稽首膝行,以嚴(yán)其上者,為不相親也?!?/div>
分類:神色不定
《漢語大詞典》:武色
謂兇猛的神色。呂氏春秋·精諭:“夫祈福於三涂,而受禮於天子,此柔嘉之事也;而客武色,殆有他事,愿公備之也。”
分類:兇猛神色
《國語辭典》:睟面盎背  拼音:suì miàn àng bèi
君子內(nèi)在的道德的光彩,自然流露在面上與背部。語本《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购笥靡孕稳萦械赖滦摒B(yǎng)者的儀態(tài)。宋。陳亮〈甲辰答朱元晦書〉:「研窮義理之精微,辯析古今之同異,原心于秒忽,較禮于分寸,以積累為功,以涵養(yǎng)為正,睟面盎背,則亮于諸儒誠有愧焉。」
《漢語大詞典》:酸眉苦臉(酸眉苦臉)
形容又嫉妒又苦惱的神色。 梁斌 《紅旗譜》十六:“他搖了搖頭,酸眉苦臉地指了指小窩鋪,抿著嘴笑著竄走了?!?/div>
《漢語大詞典》:眼氣(眼氣)
(1).眼睛的神色。如:他的一副眼氣很正派。
(2).方言。謂看見美好的事物極為羨慕并想得到。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你別眼氣,這是愛人給織的呢?!?劉真 《春大姐》:“叫那些外人們眼氣吧,咱社里什么寶貝都有。”
《國語辭典》:凜然難犯(凜然難犯)  拼音:lǐn rán nán fàn
神色嚴(yán)肅而不可侵犯的樣子。如:「他總是高高在上,凜然難犯,叫人敬而遠(yuǎn)之?!埂度齻b五義》第六回:「又見包公如對君父一般,秉正端坐,凝神養(yǎng)性,二目不往四下觀瞧,另有一番凜然難犯的神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