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凜秋
寒冷的秋天。楚辭·九辯:“皇天平分四時(shí)兮,竊獨(dú)悲此凜秋。” 晉 潘岳 《閑居賦》:“凜秋暑退,熙春寒往?!?唐 張九齡 《九月九日登龍山》詩:“ 楚 客凜秋時(shí), 桓公 舊臺(tái)上。”
分類:寒冷秋天
《漢語大詞典》:涼葉(涼葉)
亦作“涼葉”。 秋天的樹葉。 南朝 宋 謝莊 《黃門侍郎劉琨之誄》:“秋風(fēng)散兮涼葉稀,出 吳洲 兮謝江畿?!?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謝莊〈郊游〉》:“涼葉照沙嶼,秋榮冒水潯?!?唐 賀敱 《奉和九月九日應(yīng)制》:“寒花低岸菊,涼葉下庭梧。” 唐 韋應(yīng)物 《秋夜一絕》:“高閣漸凝露,涼葉稍飄闈?!?/div>
分類:秋天樹葉
《國語辭典》:斜漢(斜漢)  拼音:xié hàn
銀河。南朝齊。謝朓 離夜詩:「玉繩隱高樹,斜漢耿層臺(tái)?!?/div>
《漢語大詞典》:前秋
去年秋天。 唐 薛能 《漢廟祈雨回陽春亭有懷》詩:“池中水是前秋水,陌上風(fēng)驚自古塵?!?唐 張喬 《游邊感懷》詩之二:“夜來因得思鄉(xiāng)夢,重讀前秋轉(zhuǎn)海書。”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八六:“阿娘重見話遺徽,病骨前秋盼我歸?!?/div>
分類:去年秋天
《國語辭典》:秋旱  拼音:qiū hàn
秋天缺雨的旱象。通常因雨季過早結(jié)束所造成。
《漢語大詞典》:海翻
指南方沿海區(qū)域,秋天由颶風(fēng)造成海潮侵入陸地的災(zāi)害。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沓潮者, 廣州 去大海,不遠(yuǎn)二百里,每年八月,潮水最大。秋中復(fù)多颶風(fēng),當(dāng)潮水未盡退之間,颶風(fēng)作而潮又至,遂至波濤溢岸,淹沒人廬舍,蕩失苗稼,沉溺舟船,南中謂之沓潮,或十?dāng)?shù)年一有之……俗呼為‘海翻’。”
《漢語大詞典》:來覲(來覲)
本指古代諸侯在秋天前來朝見帝王。周禮·春官·大宗伯“秋見曰覲” 唐 賈公彥 疏:“秋,西方六服,當(dāng)覲之歲,盡來覲。”后亦泛指臣子朝見國君。 唐 元稹 《沂國公魏博德政碑》:“至 承宗 為 盧從史 、 李師道 所詿誤,先皇帝征而赦之者再,憂思蹙恧,不克來覲?!?/div>
《漢語大詞典》:秋明
(1).猶秋月。 唐 韓愈 《秋懷》詩之十:“悠悠偃宵寂,亹亹抱秋明?!?br />(2).秋天明潔的天空。 唐 李賀 《送韋仁實(shí)兄弟入關(guān)》詩:“野色浩無主,秋明空曠間。”
《國語辭典》:開秋(開秋)  拼音:kāi qiū
初秋。《文選。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七》:「開秋兆涼氣,蟋蟀鳴床帷?!?/div>
《漢語大詞典》:霜野
秋天的原野。宋書·沈攸之傳:“鼓怒則冰原激電,奮發(fā)則霜野奔雷。” 唐 李商隱 《楚澤》詩:“夕陽歸路后,霜野物聲乾?!?宋 陸游 《郊行夜歸書觸目》詩:“霜野草枯鷹欲下,江天云濕雁相呼?!?/div>
分類:秋天原野
《漢語大詞典》:西帝
(1).古時(shí)指地處西方的帝王。史記·魏世家:“八年, 秦昭王 為西帝, 齊湣王 為東帝。”舊唐書·李軌傳:“﹝ 軌 ﹞謂 興貴 曰:‘昔 吳濞 以 江 左之兵,猶稱己為“東帝”,我今以 河 右之眾,豈得不為“西帝”?!?br />(2).古代稱秋天的神。 唐 溫庭筠 《蔣侯神歌》:“商風(fēng)刮水報(bào) 西帝 ,廟前古樹燔白蛇?!眳⒁姟?西皇 ”。
《國語辭典》:西皇  拼音:xī huáng
上古帝王少昊,因其為西方之帝,故稱為「西皇」?!冻o。屈原。離騷》:「麾蛟龍使樂津兮,詔西皇使涉予?!?/div>
《漢語大詞典》:雁空
秋天的天空。 宋 陳造 《秋蟲賦》:“金飇之凄清,雁空之澄凝,叢棲聚悲,而為萬壑之秋聲?!?/div>
分類:秋天
《國語辭典》:覲禮(覲禮)  拼音:jǐn lǐ
古時(shí)諸侯秋天進(jìn)見天子的禮儀?!抖Y記。郊特牲》:「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天子之失禮也?!?/div>
《漢語大詞典》:霜柯
秋天的樹木。 南朝 梁元帝 《纂要》:“秋曰白藏……時(shí)曰凄辰、霜辰,節(jié)曰素節(jié)、商節(jié),草曰衰草,木曰疎木、衰林、霜柯、霜條?!?宋 曾鞏 《橙子》詩:“鮮明百數(shù)見秋實(shí),錯(cuò)綴眾葉傾霜柯?!?/div>
分類:秋天樹木
《漢語大詞典》:涼景(涼景)
指秋天的景色。 唐 駱賓王 《別李嶠得勝字》詩:“寒更承夜永,涼景向秋澄。” 唐 王勃 《詠風(fēng)》:“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div>
分類:秋天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