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1,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分類詞匯(續(xù)上)
簡帛書
二尺四寸
衡石量書
八寸策
純陽巾
青絲簡編
《國語辭典》:簡帛書(簡帛書)  拼音:jiǎn bó shū
書寫于竹簡或布帛絲織品上的先秦文字的通稱。如近世出土的楚簡、楚繒等即是。
《漢語大詞典》:二尺四寸
漢 代一般著作大都寫在一尺左右長的竹簡上,而儒家經(jīng)典則用二尺四寸長的竹簡書寫,因用以指儒家經(jīng)典。 漢 王充 論衡·宣漢:“ 唐 、 虞 、 夏 、 殷 ,同載在二尺四寸,儒者推讀,朝夕講習(xí)。”
《國語辭典》:衡石量書(衡石量書)  拼音:héng shí liáng shū
衡石,秤和秤錘。衡石量書形容國君政務(wù)繁忙,文書多到要用秤和秤錘來計算?!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jì)》:「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div>
《漢語大詞典》:八寸策
古代書寫論語的竹簡。北史·徐遵明傳:“ 遵明 見 鄭玄 《論語序》云‘書以八寸策’,誤作‘八十宗’,因曲為之説。其僻也皆如此?!?章炳麟 《文學(xué)總略》:“‘傳’者,‘?!俳琛瓕V妹?,以其體短,有異於經(jīng)。 鄭康成 《論語序》云:‘春秋二尺四寸,孝經(jīng)一尺二寸,論語八寸?!藙t專之簡策,當(dāng)復(fù)短於論語,所謂六寸者也。”
分類:書寫竹簡
《漢語大詞典》:純陽巾(純陽巾)
古代一種頭巾。頂上用寸帛折迭成竹簡狀垂于后。相傳因仙人 呂純陽 而得名。也稱樂天巾,因 唐 代詩人 白樂天 而得名。參閱 明 王圻 三才圖會·純陽巾圖說。
《漢語大詞典》:青絲簡編(青絲簡編)
用青絲聯(lián)綴成的竹簡書。泛指古代史冊。《類說》卷二引 晉 習(xí)鑿齒 《襄陽耆舊傳·楚王冢》:“ 齊 建元 中,盜發(fā) 楚王塚 ,獲玉鏡、玉屐;又得古書青絲簡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