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3詞典 1分類詞匯 82
《漢語大詞典》:丹素
(1).《詩·唐風(fēng)·揚(yáng)之水》“素衣朱襮” 毛 傳:“諸侯繡黼丹朱中衣?!?鄭玄 箋:“中衣以綃黼為領(lǐng),丹朱為純也?!焙蠓悍Q士大夫的衣服為丹素。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 魯 客事 楚王 ,懷金襲丹素?!?br />(2).赤誠純潔的心。 唐 李白 《贈溧陽宋少府陟》詩:“人生感分義,貴欲呈丹素?!?王琦 注引 楊齊賢 曰:“丹素,心也。” 宋 柳永 《傾杯》詞:“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史·世家傳二·孟昶》:“丹素備陳於翰墨,歡盟已保於金蘭?!?br />(3).猶史冊。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帝王都會:“﹝ 唐昭宗 ﹞進(jìn) 鏐 封爵而賜之鐵券曰:‘……志奬王室,績冠侯藩,著于旂常,流在丹素。’”
(4).繪畫所用的紅白顏料。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豈繪事以丹素成妍,帝京以山水為助?!?br />(5).朱書符箓的白絹。 唐 裴铏 《傳奇·鄧甲》:“遂立壇于桑林中,廣四丈,以丹素周之?!?br />(6).比喻粉飾的言辭。北史·蕭寶夤傳:“累年之后,方求追訪,無不茍相悅附,共為脣齒,飾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階而已,無所顧惜?!?/div>
《漢語大詞典》:受箓(受籙)
(1).古代皇帝自稱受命于天,接受所謂天賜的符命之書,叫受箓。詩·大雅·文王序“ 文王 受命作 周 也” 唐 孔穎達(dá) 疏:“伐 崇 ,作 靈臺 ,改正朔,布王號於天下,受籙應(yīng)河圖?!?br />(2).指道家接受符箓。 劉師培 《〈文說〉序》:“由是 五祖 傳燈, 靈素 受籙,師承所在,罔敢或遺,可謂文章之桎梏矣。”
(3).謂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儀式接受符箓。隋書·經(jīng)籍志四:“后 周 承 魏 ,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 魏 之舊?!?/div>
《漢語大詞典》:黃箓(黃籙)
(1).指道士所做道場。道士設(shè)壇祈禱,所用符箓,皆為黃色,故稱。 唐 康駢 劇談錄·崔道樞食井魚:“ 韋 乃 道樞 之姑子也,數(shù)日后寄夢於母云:‘以殺魚獲罪,所至之地即水府,非久當(dāng)受重譴,可急修黃籙道齋?!?宋 周密 齊東野語·老蘇族譜記:“ 公濟(jì) 雖得弗問,而憤憤不能堪,訴之於天,許黃籙十壇。” 明 徐復(fù)祚《投梭記·奠江》:“一壁廂去請 清真觀 道官建黃籙大醮追薦他?!?br />(2).道家潔齋之法。隋書·經(jīng)籍志四:“受者必先潔齋……其潔齋之法,有黃籙、玉籙、金籙、涂炭等齋?!焙蠹粗鸽[居修道。 唐 馬戴 《失意書懷贈知己》詩:“直道何由啟圣君,非才誰敢議論文。心存黃籙兼丹訣,家憶青山與白云。”
《漢語大詞典》:禹碑
即岣嶁碑。凡七十七字,象繆篆,又象符箓。后人附會 夏禹 治水時所刻。碑在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 昆明 、 成都 、 長沙 、 紹興 、 南京 棲霞山 和 西安 碑林等處,皆有摹刻。 唐 韓愈 《岣嶁山》詩:“ 岣嶁山 尖神 禹 碑,字青石赤形摹奇?!?/div>
分類:繆篆符箓
《國語辭典》:豁落  拼音:huō luò
脫落、掉落。如:「他的牙齒豁落太多,因此無法咀嚼堅硬的食物?!?/div>
《漢語大詞典》:豁落圖(豁落圖)
道教的符箓。 唐 李白 《留別曹南群官之江南》詩:“身佩豁落圖,腰垂虎盤囊。” 金松岑 《古意仿三十六體》詩:“上陽君自何年別,豁落圖成鬢已霜?!?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腰系著繡有伏虎形的荷包,荷包中盛著《豁落圖》,即所謂《道箓》。--‘豁落’是道教術(shù)語?!?/div>
分類:道教符箓
《漢語大詞典》:朱字
(1).用朱砂寫的字。多用以書寫道經(jīng)、符箓等。 唐 盧綸 《題天華觀》詩:“朱字靈書千萬軸,蒼髯道士兩三人?!?span id="raiqygz" class="book">《宋史·禮志七》:“將行禮,然炬相屬,又出朱字漆牌,遣執(zhí)仗者傳付山下。”
(2).指用朱砂書寫的符咒。 唐 袁郊 甘澤謠·圓觀:“﹝ 圓觀 ﹞謂公曰:‘請假以符咒,遣某速生。’……頃之,親族畢至,以枯魚酒獻(xiàn)於水濱, 李公 往為授朱字。”
《國語辭典》:赤伏符  拼音:chì fú fú
一種讖文。漢時劉秀曾得赤伏符,占曰:「劉秀發(fā)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挂詾榈锰烀谑墙宕似鹗?,推翻新莽,恢復(fù)漢朝。見《后漢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后泛稱帝王取得天下的符命。元。郭鈺 早春試筆詩:「喜聞諸將黃金印,共捧中朝赤伏符?!?/div>
《漢語大詞典》:辟兵符
古代迷信指可避兵器傷害的符箓。三國志·魏志·董卓傳“ 布 誅 肅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 輔 恇怯失守,不能自安。常把辟兵符,以鈇鑕致其旁,欲以自彊。” 清 吳偉業(yè) 《宮扇》詩:“舊內(nèi)謾懸長命縷,新宮徒貼辟兵符?!?/div>
《漢語大詞典》:龍書(龍書)
(1).古代書體。相傳 伏羲氏 時,有龍負(fù)圖出 河 。因以龍紀(jì)事,創(chuàng)立文字,稱龍書。 唐 韋續(xù) 墨藪·五十六種書:“ 太昊 庖犧氏 獲景龍之瑞,始作龍書?!?br />(2).指道教符箓。 唐 陸龜蒙 《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詩:“將排鳳節(jié)分階易,欲校龍書下筆難?!?br />(3).古時 西域 書體之一。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廣知:“ 西域 書有驢脣書、蓮葉書……龍書、鳥音書等,有六十四種?!?/div>
《漢語大詞典》:靈章(靈章)
指道教的經(jīng)典、符箓。 北魏 鄭道昭 《登云峰山觀海島》詩:“云路沉仙駕,靈章飛玉車?!?唐 陸龜蒙 《句曲山朝真詞·迎真》:“空洞靈章發(fā)一聲,春來萬壑煙花醒?!?span id="ugseqgz" class="book">《云笈七籤》卷八十:“三天真人,同時監(jiān)盟,燒香散花,誦詠靈章。”《醒世恒言·薛錄事魚服證仙》:“其時道士手舉法器,朗誦靈章,虔心禳解,伏陰而去?!?/div>
《國語辭典》:符水  拼音:fú shuǐ
溶有符箓灰燼的水。道士用來治病?!逗鬂h書。卷七一?;矢︶詡鳌罚骸糕犅箯埥亲苑Q『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yǎng)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埂度龂萘x》第二九回:「普施符水,救人萬病,無有不驗。」
《國語辭典》:緯書(緯書)  拼音:wěi shū
依托經(jīng)義專論符箓?cè)饝?yīng)的書。有《易緯》、《書緯》、《詩緯》、《禮緯》、《樂緯》、《春秋緯》、《孝經(jīng)緯》七種,稱為「七緯」,起于西漢末年。
《國語辭典》:畫符(畫符)  拼音:huà fú
1.指道士以咒語寫成的符箓。如:「道士總是隨身攜帶畫符,以備不時之需?!?br />2.形容字跡潦草。如:「像這樣如同鬼畫符的字,沒有人能看得懂。」
《漢語大詞典》:朱符(硃符)
朱筆畫的符箓。舊俗用以驅(qū)邪。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端陽》:“五月朔,家家懸硃符,插蒲龍艾虎,窗牖貼紅紙吉祥葫蘆?!?/div>
《漢語大詞典》:一符
(1).一道符箓。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費長房:“ 長房 辭歸,翁與一竹杖,曰:‘騎此任所之,則自至矣?!譃樽饕环唬骸源酥鞯厣瞎砩??!?span id="kiqczle" class="book">《北齊書·方伎傳·由吾道榮》:“ 晉陽 人某,大明法術(shù)……及河,值水暴漲,橋壞,船渡艱難。是人乃臨水禹步,以一符投水中,流便絶?!?br />(2).全相符合。朱子語類卷十八:“前圣后圣,心心一符,如印記相合,無纖毫不似處?!?/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