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8詞典 5分類詞匯 223
《漢語大詞典》:人上
眾人之上。舊指最高統(tǒng)治地位。新五代史·梁書·博王朱友文傳:“又下詔曰:‘朕艱難創(chuàng)業(yè),踰三十年。託于人上,忽焉六載。’”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公平:“為人上者,可不勉乎?”
《國語辭典》:治人  拼音:zhì rén
管理人民。《孟子。滕文公上》:「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紅樓夢》第六一回:「咱們?nèi)粜帕?,將來若大事也如此,如何治人!?/div>
《國語辭典》:臣妾  拼音:chén qiè
稱服賤役的男女?!缎⒔?jīng)。孝治章》:「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況于妻子乎。」《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使大夫種厚幣遺吳太宰嚭以請和,求委國為臣妾?!?/div>
《國語辭典》:內(nèi)閣(內(nèi)閣)  拼音:nèi gé
1.古代中央官署,大學士治事之處,下設(shè)學士、中書等職。宋。蘇軾 賜新除寶文閣直學士李之純辭恩命不允詔:「故內(nèi)閣之命,非獨以寵卿,抑將使蜀人知朕用卿,蓋以德選也。」
2.明清兩代的政務(wù)機關(guān)。乃設(shè)置多位大學士共同行使宰相權(quán),為按照皇帝的意旨,批辦各項事件。《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過了三日,待侍郎將內(nèi)閣抄出圣旨送來?!?br />3.由內(nèi)閣總理及內(nèi)閣閣員組成的最高行政機關(guān),負責國家政策的擬訂及推展。參見「內(nèi)閣制」條。
4.婦女的居室?!侗笔?。卷四三。邢巒傳》:「與婦甚疏,未嘗內(nèi)宿。自云:『嘗晝?nèi)雰?nèi)閣,為狗所吠。』」唐。劉長卿〈觀李湊畫美人〉詩:「華唐翠幕春風來,內(nèi)閣金屏曙色開?!?/div>
《國語辭典》:東人(東人)  拼音:dōng rén
主人。《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今日崔寧的東人郡王,聽得說劉兩府恁地孤寒,也差人送一項錢與他。」《宋元戲文輯佚。王祥臥冰》:「不想遇著強賊至,把大官人背剪入山去,……我的東人在那里?」也稱為「東家」、「東翁」。
《漢語大詞典》:東邦(東邦)
(1).古代泛指 齊 魯 (相當今 山東省 )地區(qū)。 唐 許棠 《送劉校書游東魯》詩:“內(nèi)閣勞讎校,東邦忽縱游?!眳⒁姟?東魯 ”。
(2).指 日本 。在我國之東,故稱。 郭沫若 《瓶》詩之二二:“郵差過了兩遍了,送來了些東邦的時報?!?/div>
《漢語大詞典》:御天
(1).控御天道,統(tǒng)治天下。《易·乾》:“時乘六龍以御天?!?孔穎達 疏:“乾之為德,以依時乘駕六爻之陽氣,以控御於天體?!?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一:“朕秉籙御天,握樞臨極。” 唐 黃滔 《景陽井賦》:“御天失措,且四方之大何從;沒地無慙,顧九仞之深可匿?!?明 王鴻儒 《凝齋筆語》卷一:“天之六陽時序如此,圣人加畫乾封亦如此,此所以御天也。”
(2).宮門名。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三三:“又是宮車入 御天 ,麗姝歌舞太平年?!?/div>
《國語辭典》:司牧  拼音:sī mù
1.掌管治理?!度龂?。卷九。魏書。夏侯尚傳》:「古之建官,所以濟育群生,統(tǒng)理民物也,故為之君長以司牧之?!?br />2.國君或地方長官。南朝齊。高帝〈即位告天文〉:「肇自生民,樹以司牧?!鼓铣?。江淹柳仆射為南兗州詔〉:「司牧之任,宜詳其授?!?/div>
《漢語大詞典》:修政
(1).修明政教。管子·大匡:“公內(nèi)修政而勸民,可以信於諸侯矣?!?宋 岳珂 桯史·歲星之祥:“然御戎上策,莫先自治,愿修政以應天道?!?清 趙翼 甌北詩話·吳梅村詩:“按 順治 元年,修政立法,西洋人 湯若望 ,進渾天球一座?!?br />(2).治理,統(tǒng)治。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夏桀 之居,左 河 濟 ,右 泰 華 , 伊闕 在其南, 羊腸 在其北,修政不仁, 湯 放之。 殷紂 之國……修政不德, 武王 殺之。”
《國語辭典》:御宇  拼音:yù yǔ
統(tǒng)治天下。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詔策》:「皇帝御宇,其言也神。」唐。白居易長恨歌〉:「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國語辭典》:偏安  拼音:piān ān
封建王朝失去中原地區(qū)而偏處于部分領(lǐng)土,稱為「偏安」。《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yè)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國語辭典》:君人  拼音:jūn rén
為人君主。《文選。王褒。圣主得賢臣頌》:「君人者,勤于求賢而逸于得人,人臣亦然?!埂段倪x。賈誼。過秦論》:「故治亂之道,存亡之端,若此易見。而君人者,莫肯為也,臣愚竊以為過?!?/div>
《國語辭典》:卜年  拼音:bǔ nián
占卜求問傳國的年數(shù)?!蹲髠鳌P辍罚骸覆肥廊?,卜年七百,天所命也?!箷x。劉琨〈勸進表〉:「惠澤侔于有虞,卜年過于問氏?!?/div>
《漢語大詞典》:卜世
占卜預測傳國的世數(shù)。亦泛指國運。《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南史·宋武帝紀:“ 晉 以卜世告終,歷數(shù)有歸,欽若景運,以命于 裕 ?!?span id="metitd0"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五年》:“敵去之后,脩德政以息民,若卜世未窮,何憂舊業(yè)之不復!”參見“卜年”。
《國語辭典》:王朝  拼音:wáng cháo
1.朝廷、朝代?!稘h書。卷七三。韋賢傳》:「王朝肅清,唯俊之庭?!顾?。陸游董逃行〉:「危難繼作如崩濤,王朝荒穢誰復薅?!?br />2.謂天子視朝?!吨芏Y。地官司徒。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div>
《漢語大詞典》:牧養(yǎng)(牧養(yǎng))
(1).養(yǎng)育,撫養(yǎng)。管子·問:“問鄉(xiāng)之良家其所牧養(yǎng)者幾何人矣?!?尹知章 注:“牧養(yǎng),謂其人不能自存。”明史·恭閔帝紀:“賜民高年米肉絮帛,鰥寡孤獨廢疾者官為牧養(yǎng)?!?br />(2).治理,統(tǒng)治。漢書·鮑宣傳:“陛下上為皇天子,下為黎庶父母,為天牧養(yǎng)元元,視之當如一,合《尸鳩》之詩。”《后漢書·班勇傳》:“前所以時有叛者,皆由牧養(yǎng)失宜,還為其害故也?!?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仍乞敕下吏部,慎選良吏,牧養(yǎng)小民。”
(3).放牧飼養(yǎng)。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 吳王 ﹞乃赦 越王 得離其石室,去就其宮室,執(zhí)牧養(yǎng)之事如故。”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上:“﹝山羊﹞既肥且偉,初疑島上有人牧養(yǎng),而絶無人蹤,捕之。”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莫翁 當下發(fā)了一季工食,著他在山邊草房中住宿,專管牧養(yǎng)?!?柯藍 《游牧者之歌》:“這是 傣 家牧養(yǎng)的‘菜?!?,專門用來吃肉的。”
《國語辭典》:膻腥(羶腥)  拼音:shān xīng
羊臭及魚臭?!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手薦鸞刀,漫之膻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