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4詞典 1分類詞匯 33
共33,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分類詞匯(續(xù)上)
幡紙
摘綿術
白繭烏絲
《漢語大詞典》:幡紙(幡紙)
古代裁剪成一定規(guī)格,用來寫字的絹帛。太平御覽卷六○五引 晉 王隱 晉書:“ 魏 太和 六年,博士 張揖 上《古今字詁》,其巾部云:‘紙,今帋也,其字從巾。古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絹,枚數(shù)重沓,即名幡紙,字從系?!?宋 董逌 廣川書跋卷十:“古人治紙,要自有法,故以縑帛依舊書長短,隨事截之,則為幡紙……自 漢 魏 遺字多用幡紙, 晉 宋 多用麻紙,而 隋 唐 多用經(jīng)紙?!?余嘉錫 《書冊制度補考·糊縫》:“又考 竇泉 《述書賦》自注云:‘ 皇象 寫春秋·哀公上第二十九卷,其紙每一大幅有一縫線聯(lián)合之。’蓋 皇象 所用必是幡紙,故可用綫縫聯(lián),此昔人所未知也?!?/div>
《國語辭典》:摘綿術(摘綿術)  拼音:zhāi mián shù
一種堆疊綿花及絹帛制成畫片的手藝。
《漢語大詞典》:白繭烏絲(白蠒烏絲)
有黑欄的絹帛??晒鴮?。 宋 辛棄疾 《臨江仙·和信守王道夫韻謝其為壽時仆作閩憲》詞:“入手清風詞更好,細書白蠒烏絲?!?/div>
分類:絹帛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