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詞典
翻案
分類詞匯
翻動(dòng)
翻異
變獄
番案
滾案
佛類詞典
翻案
《國語辭典》:翻案  拼音:fān àn
1.推翻已判定的罪案。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谌怀觯骸笀?bào)仇翻案紛紛,正士皆逃遁。」《紅樓夢》第六九回:「倘或他再將此事告訴了別人,或日后再尋出這由頭來翻案,豈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2.推翻前人的定論。如:「翻案文章」。
《國語辭典》:翻動(dòng)(翻動(dòng))  拼音:fān dòng
改變原來的位置或樣子。如:「藏東西處的泥土甚為新鮮,顯是有人翻動(dòng)過,已不是原來的模樣?!?/div>
《漢語大詞典》:翻異(翻異)
(1).謂事后改變主意。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政事:“ 陸太尉 詣 王丞相 咨事,過后輒翻異?!?span id="idguebl" class="book">《魏書·咸陽王禧傳》:“時(shí) 揚(yáng)州 降 衍 ,兵武既眾, 衍 將 湛僧珍 ,慮其翻異,盡欲殺之。”
(2).猶翻案。 宋 龔鼎臣 東原錄:“時(shí) 黃中 通判 濱州 ,亦有公累被劾,數(shù)翻異,朝廷遣御史 丁翊 往制勘?!?span id="xpfvlyy" class="book">《元典章·刑部五·檢驗(yàn)》:“若便抑令被告行兇人於正犯人下畫字,以后鞫問得卻係他人,則異日必指原非正犯,以為翻異之階?!?清 曾國藩 《戶部員外郎彭君墓表》:“有 薛繼賢 者,殺人獄成,省中覆覈,則詭辭翻異?!?br />(3).異議。明史·顏繼祖?zhèn)?/a>》:“且九卿、臺(tái)諫止選郎傳語,有唯諾,無翻異,何名會(huì)推?”
(4).指各行其道。 章士釗 《蘇報(bào)案始末記敘》:“顧余為革命故,不得不與 俞先生 翻異,率高材生三十餘輩退學(xué)至 滬 ?!?/div>
《漢語大詞典》:番案
翻案。 元 李致遠(yuǎn) 《還牢末》楔子:“如今相公問你呵,你只説誤傷人命,不該死罪,我就好番案了?!?明 劉基 《前江淮都轉(zhuǎn)運(yùn)鹽使宋公政績記》:“﹝ 宋公 ﹞至督有司掩捕,獲其渠魁,鞠間盡得其黨……即為番案,悉出其囚?!?/div>
分類:翻案
《漢語大詞典》:滾案
猶翻案。 克非 《春潮急》四五:“十九歲的姑娘,已經(jīng)作好了準(zhǔn)備,要看你狡猾多端的 李胡子 怎么訴‘苦’,怎么滾案哩!”
分類:翻案
翻案
【俗語佛源】
推翻已經(jīng)斷定的罪案,稱為翻案。例如《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三回:「事已到此,樂得翻案,翻供到底?!菇褚嘀竿品械慕Y(jié)論、鑒定和處分等。詩人有所謂「翻案」法。且舉宋代蘇軾為例。晉代名士劉伶以曠達(dá)著稱,常攜酒乘鹿車而游,讓人荷鍤相隨,說:「死便埋我?!固K軾《和頓教授見寄用除夜韻》詩反用其典云:「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更為達(dá)觀。又如《莊子·達(dá)生》謂醉漢墜車不驚,「乘車不知也,墜亦不知也,死生驚懼不入乎其胸中?!固K軾《和陶飲酒》詩之十三用了「翻案」法:「醉中雖可樂,猶是生滅境;云何得此身,不醉亦不醒。」在意境上更深了一層。詩家「翻案」法不僅是個(gè)形式與技巧的問題,而且還有一種豁然大悟的思想境界。所有這些,都是淵源于禪宗的。錢鐘書《談藝錄》指出:「禪宗破壁斬關(guān),宜其善翻案?!故裁词嵌U宗的「翻案」呢?元·方回《名僧詩話》序解釋說:「北宗以樹以鏡譬心,而曰:時(shí)時(shí)勤拂拭,不使惹塵埃。南宗謂:本來無一物,自不惹塵埃。高矣!后之善為詩者,皆祖此意,謂之翻案法?!苟U宗機(jī)鋒敏捷,出奇制勝,擅長「翻案 」。又據(jù)《壇經(jīng)·機(jī)緣品》記載,臥輪禪師有一首偈子:「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沽婊勰芘e重若輕,回敬一偈:「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shù)起,菩提作么長?!惯@首「翻案」偈作得精彩,「翻」出了南宗頓教的「本來面目」。(李明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