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佚老
(1).遁世隱居的老人。 宋 蘇軾 《郭熙畫秋山平遠(yuǎn)》詩:“ 伊川 佚老鬢如霜,臥看《秋山》思 洛陽 ?!?br />(2).使老年或老人安樂。 宋 周必大 《次楊廷秀》詩:“為問龍樓并鳳閣,何如佚老及 平原 ?”宋史·禮志十三:“﹝ 紹興 三十二年上太上皇帝尊號(hào)曰 光堯壽圣太上皇帝 ﹞侍中承旨宣答曰:‘ 光堯壽圣太上皇帝 圣旨:倦勤滋久,佚老是圖,勉受嘉名,但增感慰?!?span id="chcpkbu"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十》:“大抵祠館之設(shè),均為佚老優(yōu)賢,而有內(nèi)外之別?!?/div>
《國語辭典》:老漢(老漢)  拼音:lǎo hàn
年老男子的自稱或他稱。元。無名氏《包待制陳州糶米》第三折:「姐姐,老漢只有一個(gè)婆婆,早已亡過?!埂妒畤呵?。卷五三。后蜀六。李如實(shí)傳》:「末帝怒曰:『憨老漢不足與語。』」
《國語辭典》:老景  拼音:lǎo jǐng
老年時(shí)的景況。如:「他晚年孤苦,老景堪憐?!挂沧鳌咐暇场?。
《國語辭典》:婆婆  拼音:pó po
1.尊稱年老的婦女。宋。王鞏《聞見近錄。慈圣光獻(xiàn)皇后養(yǎng)女范觀音》:「溫成養(yǎng)母賈氏,宮中謂之賈婆婆。」元。關(guān)漢卿《五侯宴》第三折:「兀那婆婆,你為甚么樹上拴著這條套繩子,要尋自縊?你說一遍,我試聽咱。」
2.妻子稱丈夫的母親。《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媳婦雖是話兒多,自有丈夫與婆婆?!乖?。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婆婆索錢去了,怎生這早晚不見回來?!?br />3.祖母的俗稱。
《國語辭典》:垂暮  拼音:chuí mù
1.傍晚時(shí)候。如:「時(shí)已垂暮」。
2.比喻年老。宋。張?jiān)?/a> 〈醉落魄。云鴻影落〉詞:「天涯萬里情懷惡,年華垂暮猶離索?!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夫人你說這話,我雖垂暮,你卻尚是中年?!?/div>
《國語辭典》:徐娘  拼音:xú niáng
1.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性嗜酒而無容質(zhì),年老猶與帝左右暨季江私通。見《南史。卷一二。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傳》。
2.尚有風(fēng)韻的中年婦女。宋。呂勝己鷓鴣天。日日樓心與畫眉〉詞:「徐娘怪我今疏懶,不及盧郎年少時(shí)?!埂痘ㄔ潞邸返谒娜兀骸感炷镫m老,豐韻猶存,竟會(huì)想出這個(gè)令來?!?/div>
《漢語大詞典》:徐妃
南朝 梁元帝 妃,姓 徐 ,名 昭佩 。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事見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載應(yīng)不捷聲價(jià)益振:“ 乾符 中, 蔣凝 應(yīng)宏辭,為賦止及四韻,遂曳白而去。試官不之信,逼請(qǐng)所試, 凝 以實(shí)告。既而比之諸公, 凝 有得色。試官嘆息久之,頃刻之間,播於人口,或稱之曰:‘臼頭花鈿滿面,不若 徐妃 半粧。’”參見“ 徐娘 ”。
《國語辭典》:爹爹  拼音:diē die
對(duì)父親的稱呼?!冻蹩膛陌阁@奇》卷二○:「自此便叫劉相公夫人為『爹爹』『媽媽』,十分孝敬,倍如親生。」《儒林外史》第四○回:「沈瓊枝道:『爹爹,你請(qǐng)放心。我家又不曾寫立文書,得他身價(jià),為甚么肯去伏低做?。∷热绱伺艌?,爹爹若是和他吵鬧起來,倒反被外人議論?!弧?/div>
《國語辭典》:老仆(老僕)  拼音:lǎo pú
1.年老的仆役。如:「老仆忠心耿耿地侍候著主人?!埂赌鹾;ā返谝痪呕兀骸笌е掀徒鹕皟蓚€(gè)俊童,輕車簡從,先將旱路進(jìn)京?!?br />2.謙詞。用于老年人自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老道今日為何光降茅舍?』老道道:『老仆特為令愛親事而來。』」
《漢語大詞典》:次丁
(1).承擔(dān)部分賦役的未成年或老年的男女。晉書·食貨志:“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為正丁,十五已下至十三、六十一已上至六十五為次丁?!?br />(2).次子。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其傷病未愈及家無次丁者,量遣歸營?!?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或家無次丁,父母望其嗣續(xù),室徒四壁,妻兒待以為生,忽際重病彌留,共知不起,老親垂涕而來握其手,妻子號(hào)泣而環(huán)跪於牀?!?/div>
《漢語大詞典》:華首(華首)
(1).白首。指老年。后漢書·樊準(zhǔn)傳:“故朝多皤皤之良,華首之老。” 李賢 注:“華首,謂白首也?!?span id="nqlsizh" class="book">《新唐書·張知謇傳》:“伯仲華首同貴,時(shí)以為榮?!?清 杜浚 《椰冠道人歌》:“椰冠華首日相親,人見椰冠識(shí)道人。”
(2).指美女的秀發(fā)。 晉 陶潛 《閑情賦》:“愿在衣而為領(lǐng),承華首之餘芳?!?/div>
《漢語大詞典》:頹年(頽年,穨年)
猶言衰老之年。 晉 陸機(jī) 《愍思賦》:“樂來日之有繼,傷頽年之莫纂。” 唐 李商隱 《幽居冬暮》詩:“急景忽云暮,頽年寖已衰。” 清 文德翼 《池口阻風(fēng)》詩:“頽年自笑滄洲客,破浪那能萬里期?!?br />穨年:老年,暮年。 晉 陸機(jī) 《愍思賦》:“樂來日之有繼,傷穨年之莫纂?!币槐咀鳌?頽年 ”。
《國語辭典》:娘娘  拼音:niáng niáng
稱謂:(1)古代對(duì)皇后或貴妃的稱呼?!度龂萘x》第三回:「人告何太后曰:『今大將軍矯詔召外兵至京師,欲滅臣等,望娘娘垂憐賜救?!弧埂度齻b五義》第一五回:「娘娘不覺失聲道:『噯喲!包卿!苦煞哀家了!』」(2)稱女性神明。如:「注生娘娘」。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shí)記》:「西頂娘娘廟在萬壽寺西八、九里,每至四月,自初一起,開廟半月,繁盛與萬壽寺同?!?3)對(duì)婦女的尊稱。《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他家那些娘娘們房里,一個(gè)人一個(gè)斗大的夜明珠掛在梁上,照的一屋都亮,所以不點(diǎn)蠟燭!」(4)子女對(duì)母親的稱呼。《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目連緣起》:「娘娘且是親生母,我是娘娘親福(腹)兒?!?/div>
《國語辭典》:娘娘(孃孃)  拼音:niáng niáng
稱謂。一種對(duì)母親的稱呼?!抖鼗妥兾募聲?。卷五。漢將王陵變》:「儻若一朝拜金闕,莫忘娘娘哺乳恩?!?/div>
《國語辭典》:媽媽(媽媽)  拼音:mā ma
稱謂:(1)對(duì)母親的稱呼。宋。洪邁《夷堅(jiān)丙志。卷一○。黃法師醮》:「黃師見夫人在坐,叔介至前,即仆地曰:『媽媽在此,……。』」《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xié)狀元。第一三出》:「奴家爹爹王德用,身為宰執(zhí),名號(hào)黑王。媽媽兩國夫人劉氏。」(2)對(duì)年長婦人的稱呼。明。無名氏《白兔記》第二出:「東村頭張媽媽,西村頭李媽媽。」《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兩個(gè)見是個(gè)婦人,無甚妨礙,便動(dòng)問道:『媽媽何來?為甚這般苦楚?可對(duì)我們說知?jiǎng)t個(gè)?!弧?3)對(duì)老妻的稱呼。《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張士廉,年過六旬,媽媽死后,孑然一身,并無兒女?!埂秳⒅h(yuǎn)諸宮調(diào)。第一二》:「衙內(nèi)告夫人:『媽媽尊察,只取得他來,交為一妳母足矣。』」(4)鴇母。即妓女的假母。《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師師聞道,諕得魂不著體,急離坐位,說與他娘……,李媽媽聽得這話,慌忙走去告報(bào)與左右二廂捉殺使孫榮?!乖?。無名氏《云窗夢(mèng)》第二折:「妾身是洛陽樂籍張媽媽是也。來到這汴梁聞知這鄭一女兒月蓮,因不掙錢,賭氣要賣?!挂卜Q為「媽兒」。(5)婢女對(duì)女主人的稱呼?!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四二出》:「(凈、貼)媽媽,莫要提起。(未)照管頭撞。(丑)你與我請(qǐng)府眷轎先去,我一面?zhèn)漶R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告媽媽,不是錦兒多口,不如媽媽且歸,明日爹爹自歸來?!?6)對(duì)婆婆的稱呼?!肚迤缴教迷挶?。快嘴李翠蓮記》:「惱得心頭火氣沖,不知那個(gè)是媽媽,不知那個(gè)是公公?!?/div>
《漢語大詞典》:翁嫗(翁嫗)
老翁老婦的并稱。多指老年夫婦。《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捉搦歌》:“天生男女共一處,但得兩個(gè)成翁嫗。” 唐 韓愈 《譴瘧鬼》詩:“乘秋作寒熱,翁嫗所駡譏?!?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流轉(zhuǎn)至 萬全山 中,翁嫗留治圃?!?/div>
《國語辭典》:老太  拼音:lǎo tài
年過半百的人,江北尊稱為「老太」。《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好久不曾來看老太,老太在家享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