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79,分52頁顯示  上一頁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洗耳不聽
洗耳恭聽
洗耳拱聽
息在耳中
續(xù)耳稱冠
褎如充耳
袖手充耳
小耳朵
逆耳忠言
躡足附耳
泯耳攢蹄
目睹耳聞
目駭耳回
帕耳美拉
略有耳聞
《高級漢語詞典》:洗耳不聽
喻厭聞世事
《國語辭典》:洗耳恭聽(洗耳恭聽)  拼音:xǐ ěr gōng tīng
專心、恭敬的聆聽。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埂剁R花緣》第七八回:「如此甚妙,我們洗耳恭聽?!挂沧鳌赶炊奥牎?。
《國語辭典》:洗耳拱聽(洗耳拱聽)  拼音:xǐ ěr gǒng tīng
專心、恭敬的聆聽。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哥哥講說些兒,小官洗耳拱聽?!埂缎咽篮阊?。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必須再求一風(fēng)月艷麗之曲,我等洗耳拱聽,幸勿推辭?!挂沧鳌赶炊牎?。
《國語辭典》:洗耳恭聽(洗耳恭聽)  拼音:xǐ ěr gōng tīng
專心、恭敬的聆聽。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埂剁R花緣》第七八回:「如此甚妙,我們洗耳恭聽。」也作「洗耳拱聽」。
《分類字錦》:息在耳中
定命錄:袁天綱見李嶠睡無喘息,初大驚怪,良久偵候其出入,息在耳中,遂起賀其母曰:郎君必大貴,壽是龜息也。
分類:
《分類字錦》:續(xù)耳稱冠(續(xù)耳稱冠)
后漢書輿服志:至孝文乃高顏題續(xù)之為耳,崇其巾為屋,合后施收上下,群臣貴賤皆服之。文者長耳,武者短耳,稱其冠也。注:冠進賢者宜長耳,冠惠文者宜短耳,各隨其宜。晉書輿服志:漢注曰:冠進賢者宜長耳,今介幘也;冠惠文者宜短耳,今平上幘也。始時各隨所宜,后遂因冠為別。
分類:
《國語辭典》:褎如充耳  拼音:yòu rú chōng ěr
比喻士大夫服飾華美,卻不能與德行相稱?!对娊?jīng)。邶風(fēng)。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div>
《漢語大詞典》:袖手充耳
謂不聞不問。 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江上議款:“中有從旁解紛者,既不能誓師討賊,視其力之所能為,則當(dāng)袖手充耳,姑聽命于發(fā)蹤指示之人?!?/div>
分類:不聞不問
《國語辭典》:小耳朵  拼音:xiǎo ěr duo
1.間諜、眼線?!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六回:「三荷包在省的時候,早同他拜過把子,好托他在大人跟前做個小耳朵?!?br />2.一種小型家庭式的地面電臺碟盤天線。具有輻射元件及拋物形反射器,可將輻射功率縮集成束,以增強接收力。再加裝解碼器即可接受來自通訊衛(wèi)星所傳來的節(jié)目。
分類:偷聽消息
《國語辭典》:逆耳忠言  拼音:nì ěr zhōng yán
忠誠勸誡的言語往往刺耳而不被接受。明。無名氏《四馬投唐。楔子》:「誰想此人不聽某之言,他久后悔之晚矣。我忠心主意要興兵,逆耳忠言不肯聽?!挂沧鳌钢已阅娑?。
《國語辭典》:躡足附耳(躡足附耳)  拼音:niè zú fù ěr
語本《史記。卷九二?;搓幒顐鳌罚骸笣h王大怒,罵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弧共热俗阋允疽?,附耳說悄悄話?!队讓W(xué)瓊林。卷二。身體類》:「漢張良躡足附耳,東方朔洗髓伐毛?!?/div>
《國語辭典》:泯耳攢蹄(泯耳攢蹄)  拼音:mǐn ěr cuán tí
動物表現(xiàn)親昵、高興的動作?!段饔斡洝返谒幕兀骸改切┨祚R見了他,泯耳攢蹄,倒養(yǎng)得肉膘肥滿?!?/div>
《國語辭典》:目睹耳聞(目睹耳聞)  拼音:mù dǔ ěr wén
親自看到、聽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七○。史部。地理類三。武林舊事》:「蓋密雖居弁山,實流寓杭州之癸辛街,故目睹耳聞,最為真確?!挂沧鳌付勀恳姟?。
分類:親自
《國語辭典》:目駭耳回(目駭耳回)  拼音:mù hài ěr huí
聳人視聽?!稘h書。卷八七。揚雄傳上》:「于是事變物化,目駭耳回,蓋天子穆然珍臺閒館琁題玉英蜎蜎蠖濩之中,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儲精垂思,感動天地,逆釐三神者?!?/div>
分類:視聽
《國語辭典》:帕耳美拉  拼音:pà ěr měi lā
Palmyra
地名。為古羅馬時代的城市,位于今敘利亞沙漠綠洲內(nèi),因水源豐富,成為商旅停泊站。三世紀(jì)時曾被羅馬摧毀,今發(fā)掘出神殿、凱旋門等遺跡。
《國語辭典》:略有耳聞(略有耳聞)  拼音:lüè yǒu ěr wén
稍微聽到一點傳聞。如:「關(guān)于這件貪污案,我也略有耳聞,但在事情未查明之前,還是不要妄下定論?!?/div>
分類:稍微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