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8
詞典
1
分類詞匯
17
共17,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獬豸
辨色
解豸
觸豸
靈豸
智昏菽麥
眾同分
無背無側(cè)
世亂識忠臣
慧眼識英雄
兼聽則明,偏聽則蔽
不問青紅白皂
不顧青紅皂白
不知香臭
滴骨親
《國語辭典》:
獬豸
拼音:
xiè zhì
古代傳說中的異獸。形似牛,一說似羊,獨(dú)角,能分辨曲直,見人打斗時,會用角觸理虧的人?!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椎蜚廉,弄獬豸?!挂沧鳌附鈴D」、「獬廌」。
分類:
獬豸
御史
御史大夫
一角
執(zhí)法
法官
能辨
曲直
獬豸冠
見人
人相
相斗
《國語辭典》:
辨色
拼音:
biàn sè
1.天剛亮,能辨別物色的時候?!抖Y記。玉藻》:「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而視之,退適路寢,聽政?!固?。
權(quán)德輿
〈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書候傳點(diǎn)偶書所懷奉呈門下相公中書相公
〉詩:「辨色趨中禁,分班列上臺?!固?。元稹《鶯鶯傳》:「張生辨色而興,自疑曰:『豈其夢邪?』」
2.分辨顏色。如:「辨色測驗(yàn)」。《荀子。修身》:「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亂妄,無為也?!?br />3.辨別臉色。如:「鑒貌辨色」。《西游記》第一四回:「我老孫,頗有降龍伏虎的手段,翻江攪海的神通,見貌辨色,聆音察理。」
分類:
察看
黎明
臉色
天色
將明
能辨
東西
時候
《漢語大詞典》:
解豸
神獸名。相傳能辨曲直。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
:“弄解豸?!?司馬貞 索隱引 張揖 曰:“解豸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罰中則生於朝,主觸不直者。” 漢
揚(yáng)雄
《太玄·難》
:“上九,角解豸,終以直?!?清
龔自珍
《祭江西巡撫陽湖吳公文》
:“俄?xiàng)怩粲谪殊哔?,每焚草而密告。?/div>
分類:
神獸
能辨
曲直
《漢語大詞典》:
觸豸(觸豸)
即獬豸。相傳獬豸為古代神羊,能辨觸奸佞,故稱。 明
沈鯨
《雙珠記·與珠覓珠》
:“圣主崇儒術(shù),賢士翼帝躬;立朝防觸豸,行路避乘驄?!眳⒁姟?獬豸 ”。
分類:
獬豸
能辨
奸佞
《國語辭典》:
獬豸
拼音:
xiè zhì
古代傳說中的異獸。形似牛,一說似羊,獨(dú)角,能分辨曲直,見人打斗時,會用角觸理虧的人?!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椎蜚廉,弄獬豸。」也作「解廌」、「獬廌」。
分類:
獬豸
御史
御史大夫
一角
執(zhí)法
法官
能辨
曲直
獬豸冠
見人
人相
相斗
《漢語大詞典》:
靈豸(靈豸)
即獬豸。傳說中的神獸,相傳能辨曲直。 唐
孫樵
《文貞公笏銘》
:“靈豸薦角, 比干 獻(xiàn)骨?!?/div>
分類:
獬豸
神獸
能辨
曲直
《漢語大詞典》:
智昏菽麥(智昏菽麥)
謂智力不能辨認(rèn)豆麥。形容無知。
《
文選·劉孝標(biāo)〈辯命論〉
》
:“朝秀晨終,龜鶴千歲,年之殊也。聞言如響,智昏菽麥,神之辨也?!?李善 注:“豆麥?zhǔn)庑我讋e,故以為癡者之候也?!?清
錢大昕
《
廿二史考異·北齊書·裴讓之傳
》
:“ 裴讓之 、 張宴之 ……皆不著本貫郡縣,蓋校書者但知寫
《
北史
》
以補(bǔ)足卷數(shù),而不及檢其先世郡望,幾於智昏菽麥矣。”參見“ 不辨菽麥 ”。
分類:
智力
能辨
辨認(rèn)
無知
《國語辭典》:
不辨菽麥(不辨菽麥)
拼音:
bù biàn shú mài
菽,豆子。不辨菽麥指無法分別豆子與麥子。形容人愚昧無知。語本《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后亦比喻缺乏常識或判斷能力。南朝梁。
陶弘景
相經(jīng)序
:「或不辨菽麥,更保黃者,此又明其偏有得也?!?/div>
分類:
愚昧無知
脫離
實(shí)踐
《漢語大詞典》:
眾同分(衆(zhòng)同分)
(1).佛教語。謂使有情得同等類似果報(bào)之因。
《俱舍論》
卷十五:“二由棄捨眾同分故者,釋由命終?!?br />(2).謂眾人皆能辨別。 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性下》
:“然則名言之部,分實(shí)、德、業(yè)使不相越,以實(shí)、德、業(yè)為眾同分?!痹ⅲ骸胺踩怂蓟劢阅軇e之,故曰眾同分。”按,實(shí)、德、業(yè)指事物的實(shí)體、屬性與名稱三方面。
分類:
佛教語
眾人
能辨
辨別
有情
同等
等類
類似
果報(bào)
實(shí)體
屬性
三方
《漢語大詞典》:
無背無側(cè)(無背無側(cè))
不能辨清背叛傾仄之人。
《詩·大雅·蕩》
:“不明爾德,時無背無側(cè)。爾德不明,以無陪無卿?!?馬瑞辰 通釋:“是以‘以無背無側(cè)’為不知惡人;‘以無陪無卿’為不知善人?!?/div>
分類:
能辨
背叛
《國語辭典》:
世亂識忠臣(世亂識忠臣)
拼音:
shì luàn shì zhōng chén
時局混亂的時候,方能辨出忠貞的臣子?!缎绿茣?。卷一四○。崔圓傳》:「帝次河池,圓疏具陳『蜀土腴谷羨,儲供易辦?!坏凼略唬骸菏纴y識忠臣?!弧?/div>
分類:
時局
混亂
時候
能辨
忠貞
臣子
《國語辭典》:
慧眼識英雄(慧眼識英雄)
拼音:
huì yǎn shì yīng xióng
具有獨(dú)特眼光的人,能辨識英才。如:「紅拂女夜奔李靖,此乃慧眼識英雄也?!?/div>
分類:
獨(dú)特
眼光
能辨
辨識
英才
《國語辭典》:
兼聽則明,偏聽則蔽(兼聽則明,偏聽則蔽)
拼音: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tīng zé bì
(諺語)多方聽取意見才能辨明是非得失,若只聽一方的意見,則容易矇蔽不明?!度龂萘x》第八三回:「古云:『兼聽則明,偏聽則蔽?!煌菹虏熘??!?/div>
分類:
諺語
多方
聽取
取意
意見
才能
能辨
辨明
《國語辭典》:
不問青紅白皂(不問青紅白皂)
拼音:
bù wèn qīng hóng bái zào
不能辨別顏色。比喻人不辨是非曲直,魯莽做事?!肚迤缴教迷挶???熳炖畲渖徲洝罚骸附袢沼H家初走到,就把話兒來訴告,不問青紅與白皂,一迷將奴胡廝鬧。」也作「不分皂白」。
分類:
能辨
辨別
別顏
顏色
不辨
是非曲直
《國語辭典》:
不顧青紅皂白(不顧青紅皂白)
拼音:
bù gù qīng hóng zào bái
不分青紅皂白。比喻人不能辨別是非情由,魯莽做事。「皂」文獻(xiàn)異文作「皂」。《
紅樓夢
》第二五回:「馬道婆看看白花花的一堆銀子,又有欠契,并不顧青紅皂白,滿口里應(yīng)著,伸手先去抓了銀子拽起來,然后收了欠契?!挂沧鳌覆环衷戆住埂?/div>
分類:
青紅皂白
能辨
辨別
別是
是非
情由
《國語辭典》:
不知香臭
拼音:
bù zhī xiāng chòu
不能辨別好壞或善惡。后多用于比喻不明事理或不識大體?!缎咽酪鼍墏鳌返谄咂呋兀骸庚埵献詮难淌诜蚱奕ナ?,沒了兩個正經(jīng)的老人家時時拘管他,便使出那今來古往,天下通行,不省事,不達(dá)理,沒見識,不知香臭的小婦性子。」
分類:
能辨
辨別
好壞
善惡
《漢語大詞典》:
滴骨親(滴骨親)
舊說謂以血滴骨能辨別親屬真?zhèn)?,因此亦稱親生關(guān)系為滴骨親。 宋
宋慈
《洗冤集錄·論沿身骨脈及要害去處》
:“檢滴骨親法:謂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來認(rèn)親生男或女,何以驗(yàn)之?試令某乙就身刺一兩點(diǎn)血,滴骸骨上,是的親生,則血沁入骨內(nèi),否則不入,俗云滴骨親,蓋謂此也?!眳⒁姟?滴血 ”。
分類:
能辨
辨別
親屬
真?zhèn)?/a>
因此
親生
《國語辭典》:
滴血
拼音:
dī xiě
痛心。如:「遭喪親之痛的表哥,嘗到心中滴血的滋味?!?/div>
分類:
杜鵑
辨別
啼鳴
親屬
真?zhèn)?/a>
鵑啼
據(jù)說
滴血
至親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