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2詞典 10分類詞匯 72
《漢語大詞典》:肥膏
脂膏,脂肪。 唐 馮贄 云仙雜記·羔羊揮淚:“ 程皓 以鐵床熁肉,肥膏見火則油焰淋漓?!?/div>
分類:脂膏脂肪
《漢語大詞典》:豹脂
豹的脂肪。古代一種制燭的原料。 南朝 梁簡文帝 《對燭賦》:“緑炬懷翠,珠蠟含丹;豹脂宜火,牛膫耐寒。”
分類:脂肪原料
《漢語大詞典》:狗生
猶狗臭。狗脂肪的氣味。《淮南子·說山訓》:“祭之日而言狗生,取婦夕而言衰麻?!?俞樾 諸子平議·淮南內(nèi)篇三:“生當作‘勝’。説文·肉部:‘勝,犬膏臭也?!穭?,猶言狗臭?!?/div>
分類:脂肪氣味
《漢語大詞典》:蛇脂
亦作“虵脂”。 蛇的脂肪。比喻人的心力。 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上:“ 晉文公 反國,酌士大夫酒,召 咎犯 而將之,召 艾陵 而相之,授田百萬。 介子推 無爵,齒而就位,觴三行, 介子推 奉觴而起曰:‘有龍矯矯,將失其所,有虵從之,周流天下;龍既入深淵,得其安所,虵脂盡乾,獨不得甘雨。此何謂也?’ 文公 曰:‘嘻,是寡人之過也。’”
分類:脂肪心力
《國語辭典》:肥實(肥實)  拼音:féi shí
1.肥胖。如:「這頭牛很肥實?!?br />2.脂肪多。如:「這塊肉很肥實?!?br />3.肥沃。如:「土地肥實」。
《國語辭典》:蠔油(蠔油)  拼音:háo yóu
一種調(diào)味料。由牡蠣脂肪提煉而成,色褐,味鮮美。
《漢語大詞典》:餰餌(餰餌)
浸泡過的稻米拌和動物脂肪而煎成的食品。亦指厚粥。
《國語辭典》:脫脂(脫脂)  拼音:tuō zhī
去除物質(zhì)中的脂肪質(zhì)。某些纖維和乳類常常經(jīng)脫脂處理后應用。如:「脫脂奶粉」。
《國語辭典》:脂膘  拼音:zhī biāo
脂肪、肥肉。元。秦??夫《趙禮讓肥》第二折:「我是個餓損的人,有甚么脂膘?」
《國語辭典》:鯨油(鯨油)  拼音:jīng yóu
將鯨的皮下脂肪煎熬提煉所得的油質(zhì)。色淡黃,有腥味,可作潤滑劑或加工制成肥皂、蠟燭等,用途很廣。
《國語辭典》:奶油  拼音:nǎi yóu
一種從牛奶提煉出來的脂肪性食品。黃色或白色,特具香味。通常用來涂面包,作餅乾、蛋糕等。也稱為「白脫油」、「牛乳油」、「牛油」、「酥油」。
《漢語大詞典》:軟脂(軟脂)
(1).一種油煠的面食,細條相連或扭成各種花樣。俗稱馓子。 宋 宇文懋昭 《大金國志·婚姻》:“酒三行,進大軟脂、小軟脂,如中國寒具?!币槐咀鳌?軟指 ”。
(2).植物油和動物脂肪中所含的白色柔軟的物質(zhì),是軟脂酸和甘油的化合物。用來制造肥皂、蠟燭、甘油等。
《國語辭典》:牛油  拼音:niú yóu
1.一種從牛奶提煉出的脂肪性食品。參見「奶油」條。
2.一種從肥牛肉取得的脂肪。
《國語辭典》:魚肝油(魚肝油)  拼音:yú gān yóu
由鱈魚或其同屬魚類的肝臟精制得到的脂肪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D。用于防治乾眼病、夜盲癥、佝僂癥等。
《國語辭典》:硬脂  拼音:yìng zhī
動物脂肪中所含的白色固體。為長鏈飽和脂肪酸(如硬脂酸)和甘油的化合物,可溶于乙醚、氯仿、二硫化碳等物之中而不溶于水。可制肥皂、蠟燭、化妝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