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0詞典 5分類詞匯 165
《國語辭典》:游仙(遊仙)  拼音:yóu xiān
比喻脫離塵俗,游心仙境。
《國語辭典》:魂魄  拼音:hún pò
附于人體的精神靈氣?!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是故董賢喪其魂魄,遂自絞殺。」《紅樓夢》第一六回:「那秦鐘早已魂魄離身,只剩得一口悠悠的馀氣在胸?!?/div>
《國語辭典》:出塵(出塵)  拼音:chū chén
超出塵俗?!段倪x??字晒纭1鄙揭莆摹罚骸阜蛞怨⒔榘嗡字畼?biāo),蕭灑出塵之想?!埂抖鲙肪硭模骸笇ぢ晫徛?,泠然出塵幽韻?!?/div>
《國語辭典》:民兵  拼音:mín bīng
由人民組織而成的武裝部隊(duì)。平時將軍事教育實(shí)施于民間,使國民具有一定的軍事知識及技能,遇戰(zhàn)時組織起來編成部隊(duì),擔(dān)任戰(zhàn)斗任務(wù),稱為「民兵」?!度龂萘x》第一三回:「臨敵則驅(qū)民兵在前,名曰『敢死隊(duì)』,賊勢浩大。」
《漢語大詞典》:離魂(離魂)
(1).指遠(yuǎn)游他鄉(xiāng)的旅人。 前蜀 韋莊 《家叔南游卻歸因獻(xiàn)賀》詩:“旅夢遠(yuǎn)依 湘水 闊,離魂空伴 越 禽飛?!?明 劉基 《正月十五夜燈花大開作》詩:“漫沽濁酒餉離魂,豈必忘憂惟樹萱?!?清 納蘭性德 《浣溪沙》詞:“春色已看濃似酒,歸期安得信如潮,離魂入夜倩誰招?”
(2).指游子的思緒。 宋 柳永 《滿江紅》詞之四:“兩兩棲禽歸去急,對人相并聲相喚。似笑我、獨(dú)自向長途,離魂亂?!?span id="ophuhk3" class="book">《花月痕》第八回:“卅年聚散總關(guān)情,銷盡離魂是此行!去日苦多來日少,春風(fēng)凄切子規(guī)聲?!?br />(3).脫離軀體的靈魂。 宋 姜夔 《踏莎行》詞:“別后書辭,別時針錢,離魂暗逐郎行遠(yuǎn)?!?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然所見者,人耶鬼耶?抑離魂耶?則不可知矣。”
《國語辭典》:空談(空談)  拼音:kōng tán
1.不切實(shí)際的言談。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封禪》:「空談非徵,勛德而已。」
2.只見于口說而不實(shí)行。也作「空言」。
《國語辭典》:出神  拼音:chū shén
1.神魂飛出軀體之外?!段饔斡洝返诙呋兀骸冈瓉硇姓吣且话舨辉驓⒀?,妖精出神去了?!?br />2.精神專注于某事而發(fā)怔?!都t樓夢》第一三回:「今見賈珍苦苦的說到這步田地,心中已活了幾分,卻又眼看著鳳姐出神?!埂段拿餍∈贰返谖逅幕兀骸赋錾窦?xì)看,看完了一遍。」
《國語辭典》:玄談(玄談)  拼音:xuán tán
1.魏晉時代知識分子的哲學(xué)談?wù)?,以老莊思想為談?wù)搩?nèi)容,不涉及現(xiàn)實(shí)事務(wù)。后亦指不切實(shí)際的言論。如:「他的玄談高論,常令人聽得一頭霧水。」也稱為「清談」。
2.中國古代佛教大師講解經(jīng)論時,先于文前分判一經(jīng)的深義,稱為「玄談」。如華嚴(yán)玄談。也稱為「玄義」。
佛教語。脫離苦難。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書》:“泥洹以離苦為樂,法身以接苦為身,所以使餐仰之徒,不能自絶耳。”
《國語辭典》:高調(diào)(高調(diào))  拼音:gāo diào
1.比喻理想甚高,雖動聽而不切實(shí)際或難以實(shí)行的論調(diào)。如:「他喜歡唱高調(diào),不切實(shí)際,所以一事無成。」
2.明朗、輕淡的色調(diào)。畫面上灰、白部分占較多的比例而黑色較少。也稱為「明調(diào)」。
《國語辭典》:出險(出險)  拼音:chū xiǎn
1.脫離險境。清。秦瀛〈齊息園先生小像贊〉:「晚年蒙難,猝蹈艱危,圣主鑒之,出險就夷?!埂锻ㄋ壮Q允枳C。文事。直捷了當(dāng)》引《病玉緣》:「不如待俺自救這小姐出險,一直送到俺的甥兒那邊,豈不直捷了當(dāng)呢?」
2.發(fā)生危險或涉險。如:「他總喜歡騎快車,早晚要出險!」?jié)h。揚(yáng)雄《太玄經(jīng)。卷一。礥卦》:「測曰:『出險登丘,莫之伐也。』」
3.發(fā)生理賠事件。如:「保險業(yè)務(wù)員出門幫客戶辦理出險理賠?!埂副槐kU人若因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出險,最高可獲賠三千萬元。」
《漢語大詞典》:游神(遊神)
(1).猶游心。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漢 馮衍 《說鄧禹書》:“誠少游神乎經(jīng)書之林,馳情乎玄妙之中。” 宋 蘇轍 《謝太中大夫門下侍郎表》之二:“此蓋伏遇皇帝陛下,游神淵默,灼見羣臣之情;運(yùn)智密微,陰扶圣母之?dāng)?。?明 梁辰魚 《江東白苧·效沉青門唾窗絨體引》:“但峻志未就,每托跡于醉鄉(xiāng);逸氣不伸,常游神於花陣?!眳⒁姟?游心 ”。
(2).巡游之神;游蕩之鬼。 清 尤侗 《西堂雜俎·瑤宮花史小傳》:“ 王母 聞其以腴詞贈答,切責(zé)之,命游神巡察,不許私至?!?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于去惡:“數(shù)十年游神耗鬼,雜入衡文,吾輩寧有望耶!”
(3).方言。流氓。 郭沫若 《初出夔門》一:“我們的一批和清華學(xué)生的一批,便不能不成為了輪船上的游神--游神者 四川 話之流氓也?!?br />(1).謂專心致志。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未若游神典文,吐故納新,求飽乎耒耜之端,索緼乎杼軸之閒?!?晉 李興 《故使持節(jié)侍中太傅鉅平成侯羊公碑》:“游神元默,散志青云?!?宋 孫沔 《論治本》:“伏望皇帝陛下,游神清浄,毓德太寧。”
(2).謂脫離塵俗,隱居成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洹水:“縣北有 隆慮山 ,昔 帛仲理 之所游神也?!?吳越 錢鏐 《天柱觀記》:“具悉我國家集慶仙源,游神道域,普天之下靈跡甚多?!?br />(3).指死亡。《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北魏叔孫協(xié)墓志》:“春秋卅,游神放世?!?br />(4).古代方士迷信認(rèn)為精神可以離開軀體出游。 唐 陳鴻 《長恨歌傳》:“﹝道士﹞又能游神馭氣,出天界,沒地府以求之,不見?!?吳越 錢镠 《天柱觀記》:“方 瑤水 以游神,復(fù) 華胥 而入夢。” 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妖僧:“頃之, 劉 忽瞑眩欲死,以語 行果 , 行果 曰:‘是將游神,神游而復(fù)可以昇矣。’”
(5).“游弈神”的省稱。道教認(rèn)為有游弈神,游弈人間,伺察善惡,有“日游神”、“夜游神”之稱。 明 湯顯祖 《邯鄲夢·行宮望幸》:“到頭天樣大事,撞著一個老太歲游神?!?span id="gqemncw" class="book">《天雨花》第一回:“因此,驚動日夜游神,奏之上帝。”
《漢語大詞典》:游心(遊心)
(1).潛心;留心。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纍瓦結(jié)繩竄句,游心於堅(jiān)白同異之閒,而敝跬譽(yù)無用之言非乎?而 楊 墨 是已?!?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銘》:“ 休 少以好學(xué),游心典謨,既綜七經(jīng),又精羣緯。” 宋 蘇軾 《諫買浙燈狀》:“臣雖至愚,亦知陛下游心經(jīng)術(shù),動法 堯 舜 ?!?明 唐順之 《答顧東橋少宰書》:“及屏居山林,自幸尚有餘日,將以游心六籍,究賢圣之述作,鑒古今之沿革,以進(jìn)其識而淑諸身?!?br />(2).浮想騁思。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游心泰玄?!?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凡畫,氣韻本乎游心,神采生於用筆,意在筆先,筆周意內(nèi),畫盡意在,像應(yīng)神全?!?葉圣陶 《城中·搭班子》:“他一向游心于理想的境界,對于 錢先生 的話不免生疏,因生疏而不免詫怪?!?br />(3).游惰之心。 唐 白居易 《息游墮策》:“方今人多游心,地有遺力,守本業(yè)者,浮而不固;逐末作者,蕩而忘歸?!?br />留心;心神傾注在某一方面。莊子·德充符:“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span id="ztwqu8j" class="book">《梁書·韋叡傳》:“每虛室獨(dú)坐,游心墳素?!?清 龔自珍 《擬進(jìn)上〈蒙古圖志〉表文》:“翹首昭代之蹟,游心官書之府。”
《漢語大詞典》:退院
(1).指僧人脫離寺院。 宋 無名氏 道山清話:“長老遂退院而去。” 宋 陸游 《初夜》詩:“身似游邊客,心如退院僧?!?清 趙翼 《歸田即事》詩:“署門客散無投刺,退院僧高自掩關(guān)。” 郁達(dá)夫 《沉淪》六:“他近來只同退院的閑僧一樣,除了怨人罵己之外,更沒有別的事了?!?br />(2).離院;出院。 魯迅 《書信集·致謝敦南》:“本人大約兩三星期后即可退院。”
《國語辭典》:佛果  拼音:fó guǒ
佛的果位。隋。煬帝〈天臺設(shè)齋愿文〉:「下度眾生,上求佛果。」
《國語辭典》:虛談(虛談)  拼音:xū tán
空談?!逗鬂h書。卷一八。吳漢傳》:「君與劉公積不相能,而信其虛談,不為之備,終受制矣。」《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張公好虛談而無實(shí)用,傾險小人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