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0詞典 5分類詞匯 165
《國語辭典》:脫離(脫離)  拼音:tuō lí
離開、斷絕。如:「脫離險境」、「脫離關(guān)系」?!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公主鞋弓襪小,如何脫離得歸來?」
《高級漢語詞典》:脫離編隊  拼音:tuō lí biān duì
用躍升倒轉(zhuǎn)向飛行編隊外側(cè)脫離,尤指從梯形底層向外脫離編隊,以便進入急俯沖或降落
《國語辭典》:脫離常軌(脫離常軌)  拼音:tuō lí cháng guǐ
比喻人的言行舉止不照正常的尺度而為。如:「青少年的反叛期,常有脫離常軌的行為發(fā)生,家長需多關(guān)注?!?/div>
《國語辭典》:脫離速度(脫離速度)  拼音:tuō lí sù dù
一物體,如人造衛(wèi)星或行星等,能脫離地心引力作用而飛行的速度。
《國語辭典》:脫離苦海(脫離苦海)  拼音:tuō lí kǔ hǎi
逃離苦難的環(huán)境或情況。如:「我們應(yīng)幫助窮人早日脫離苦海?!?/div>
《國語辭典》:擺脫(擺脫)  拼音:bǎi tuō
設(shè)法撇開牽絆的事物,不受其拘束。唐。韓偓送人棄官入道〉詩:「忸怩非壯志,擺脫是良圖。」《宣和畫譜。卷一八。易元吉》:「初以工花鳥專門,及見趙昌畫,乃曰:『世未乏人,要擺脫舊習(xí),超軼古人之所未到,則可以謂名家?!弧?/div>
《漢語大詞典》:別卻
脫離;離開。 唐 李賀 《昌谷北園新筍》詩之一:“更容一夜抽千尺,別卻池園數(shù)寸泥?!?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 楊素 問 密 曰:‘何虞書生耽學(xué)若此?’《新史》減‘虞’字,便別卻本意?!?/div>
分類:脫離離開
《國語辭典》:出落  拼音:chū luò
1.顯出、表現(xiàn)。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紐門兒扣,比著你舊時肥瘦,出落得精神,別樣的風(fēng)流?!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八回:「那位太太近來越發(fā)出落得風(fēng)騷,逢人都有說有笑,因此危瑚齋也常常往來?!?br />2.弄到如此、只落得。元。秦??夫《東堂老》第二折:「你有一日出落得家業(yè)精,把解典處本利停,房舍又無,米糧又磬?!?br />3.少年男女到了青春期間,體態(tài)容貌轉(zhuǎn)為美好出眾?!度辶滞馐贰返谖迦兀骸柑嫒擞懥艘粋€童養(yǎng)媳婦,長到十六歲,卻出落得十分人才?!埂都t樓夢》第一六回:「寶玉心中品度黛玉,越發(fā)出落的超逸了?!?/div>
《漢語大詞典》:免脫
(1).謂免除罪罰;免禍。《漢書·吾丘壽王傳》:“盜賊不輒伏辜,免脫者眾,害寡而利多,此盜賊所以蕃也?!?span id="pgzcedj" class="book">《后漢書·樊宏傳》:“會 漢 兵日盛, 湖陽 惶急,未敢殺之,遂得免脫?!?br />(2).免掉;脫離。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一人修道,濟度幾許蒼生,免脫幾身罪累?!?/div>
《國語辭典》:離開(離開)  拼音:lí kāi
分散、分開。如:「他們又離開了?!?/div>
《國語辭典》:離脫(離脫)  拼音:lí tuō
脫離?!队罉反蟮鋺蛭娜N。小孫屠。第六出》:「娘行離脫風(fēng)塵去,從今且免得,人折柳梢枝?!埂毒劳ㄑ?。卷三八。蔣淑真刎頸鴛鴦會》:「且如趙象知相識務(wù),離脫虎口,免遭毒手,可謂善悔過者也?!?/div>
分類:脫離
《國語辭典》:摘離(摘離)  拼音:zhāi lí
分離、離開?!端疂G傳》第二回:「只一挾,把陳達輕輕摘離了嵌花鞍,款款揪住了線??膞,丟在馬前受降?!姑?。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想佳期心攘攘,盼歡會眼巴巴。他怕不是難摘離老人家?!?/div>
分類:脫離分離
《漢語大詞典》:閑離(閒離)
亦作“間離”。
(1).猶離間。戰(zhàn)國策·燕策二:“ 蘇代 自 齊 使人謂 燕昭王 曰:‘臣間離 齊 趙 , 齊 趙 已孤矣,王何不出兵以攻 齊 ?臣請王弱之?!?span id="jxytrbs" class="book">《后漢書·竇融傳》:“ 囂 自知失 河西 之助,族禍將及,欲設(shè)閒離之説,亂惑真心,轉(zhuǎn)相解搆,以成其姦?!?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斡宰造之權(quán),無容入巧;窒閒離之隟,莫若推誠?!?br />(2).脫離。 明 袁宗道 《雜說》:“今宗門諸大祖師,縱使間離蓋纏,語出窩臼,豈能即過 龍樹 ?”
分類:脫離離間
《漢語大詞典》:離摘(離摘)
脫離;離開。 元 李好古《張生煮?!?/span>第二折:“猛地里難迴避,可教人怎離摘?!?/div>
分類:脫離離開
《國語辭典》:真人  拼音:zhēn rén
1.道家稱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稱道士?!肚f子。天下》:「關(guān)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金瓶梅》第一二回:「有一孫真人,擺著筵席請人,卻教座下老虎去請?!?br />2.奉天命降生人世的真命天子。唐。杜光庭《虬髯客傳》:「嘗識一人,愚謂之真人也;其馀,將帥而已?!埂度龂萘x》第三一回:「后五十年,當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br />3.史前時代的人類,由體質(zhì)特徵介于人形猿和現(xiàn)代人之間的猿人,進化至形態(tài)接近現(xiàn)代人的人類,稱為「真人」。以在中國發(fā)現(xiàn)的「山頂洞人」和法國發(fā)現(xiàn)的「克人」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