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9詞典 1分類詞匯 198
《漢語大詞典》:極諫(極諫)
盡力規(guī)勸。古多用于臣下對(duì)君主。韓非子·外儲(chǔ)說左下:“ 桓公 問置吏於 管仲 。 管仲 曰:‘……犯顏極諫,臣不如 東郭牙 ,請(qǐng)立以為諫臣?!?漢 劉向 說苑·善說:“夫大臣重祿而不極諫,近臣畏罪而不敢言?!?唐 陳子昂 《諫靈駕入京書》:“明王不惡切直之言以納忠,烈士不憚死亡之誅以極諫?!?span id="155fzbx" class="book">《清史稿·高宗紀(jì)一》:“戊辰,策試貢士,詔能深悉時(shí)政直言極諫者聽?!?/div>
《國語辭典》:賜宴(賜宴)  拼音:sì yàn
皇帝召賜臣下共宴?!侗笔?。卷六四。韋瑱傳》:「上召師與左仆射高颎、上柱國韓擒等于臥內(nèi)賜宴,令各敘舊事,以為笑樂?!埂缎绿茣?。卷一○○。楊恭仁傳》:「帝見其詩,為擿諷嗟賞。后賜宴,帝曰:『聞公每酣賞,捉筆賦詩,如宿構(gòu)者,試為朕為之?!弧?/div>
《國語辭典》:封贈(zèng)(封贈(zèng))  拼音:fēng zèng
古代對(duì)有功諸臣已去世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子授封榮典。
《漢語大詞典》:下濟(jì)(下濟(jì))
(1).利澤下施,長養(yǎng)萬物。《易·謙》:“彖曰:謙亨。天道下濟(jì)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孔穎達(dá) 疏:“下濟(jì)者謂降下濟(jì)生萬物也?!?br />(2).指君王施恩惠于臣下百姓。《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宣游弘下濟(jì),窮遠(yuǎn)凝圣情?!?呂向 注:“大為下濟(jì)之道,以成圣人之情。” 唐 白居易 《策尾》:“幸遇陛下發(fā)旁求之詔,垂下濟(jì)之恩。”
《國語辭典》:蹈舞  拼音:dào wǔ
足蹈手舞,比喻非??鞓贰!缎绿茣>矶鹨?。文藝傳上。杜審言傳》:「后武后召審言,將用之,問曰:『卿喜否?』審言蹈舞謝。」
《國語辭典》:狗馬(狗馬)  拼音:gǒu mǎ
1.?1.狗與馬。?指供人玩弄之物。?《史記。卷三。殷本紀(jì)》:「益收狗馬奇物,充仞宮室??!埂?后漢書。卷七八?;抡吡袀鳌?序》:「狗馬飾雕文,土木被緹繡。」
2.臣對(duì)君自稱的謙卑辭。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今臣志狗馬之微功,?竊自惟度,終無伯樂?、韓國之舉。?」?
《漢語大詞典》:奏書(奏書)
(1). 漢 時(shí)在諸侯王國中,臣下向王公陳述意見的文書稱“奏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 戰(zhàn)國 以前,君臣同書; 秦 漢 立儀,始有表奏,王公國內(nèi),亦稱奏書?!?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上》:“奏之為言進(jìn)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書,於公府曰奏記?!?br />(2).泛指奏章。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學(xué)士挽詞》:“同學(xué) 金陵 最少年,奏書曾用牘三千?!?br />(3).臣下向君主進(jìn)呈文書。 唐 元稹 《沂國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書於陛下?!?br />(4).叢辰名。為歲之貴神,主奏記與伺察。一說為水神,是歲君的諫臣。《協(xié)紀(jì)辨方書·義例一·奏書》:“《廣圣歷》曰:‘奏書者,歲之貴神也,掌奏記,主伺察?!?曹震圭 曰:‘奏書者,水神也,為歲君之諫臣?!?/div>
《國語辭典》:宣召  拼音:xuān zhào
帝王召見臣民。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故事一》:「唐制,自宰相而下,初命皆無宣召之禮,惟學(xué)士宣召?!埂都t樓夢》第八三回:「昨日奉過旨意,宣召親丁四人進(jìn)里頭探問?!?/div>
《漢語大詞典》:下考
(1).科舉考試或官吏考績列為下等。北史·杜銓傳:“﹝ 正玄 ﹞ 隋 開皇 十五年舉秀才,試策高第。曹司以策過左僕射 楊素 ,怒曰:‘ 周 孔 更生,尚不得為秀才,刺史何忽妄舉此人?可附下考?!?宋 張栻 《斜川日雪觀所賦》詩:“政拙甘下考,智短空百憂?!?br />(2).考察臣下。韓非子·揚(yáng)權(quán):“主上不神,下將有因。其事不當(dāng),下考其常。” 陳奇猷 集釋:“常,謂常例。此謂臣下為事有不當(dāng)者,而法令又無其文,則以常例考之?!?/div>
《漢語大詞典》:視膳(視膳)
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雙親進(jìn)餐的一種禮節(jié)。語本禮記·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jié);食下,問所膳?!?span id="h5djjzr" class="book">《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天子巡狩,諸侯辟舍,納筦籥,攝衽抱機(jī),視膳於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聽朝也?!?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孝女視膳,令婦執(zhí)笄?!?span id="vzfvvxb"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至此吉禮告成,他三人從此問安視膳,弋雁聽雞,卿繡儂吟,婦隨夫唱?!?/div>
《漢語大詞典》:淵聽(淵聽)
猶言圣明的斷決。古時(shí)臣下稱頌皇帝聽斷奏議的套語。 宋 陸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請(qǐng)建重明節(jié)表》之三:“淵聽未回,確爾執(zhí)謙之意?!?宋 岳珂 桯史·燕山先見:“臣既與軍政,茍有所見,豈敢隱嘿,輒具利害,仰干淵聽?!?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九月》:“遽報(bào)翠華之移幸,深虞中外之難安,愿罄孤忠,冀回淵聽?!?/div>
《國語辭典》:子衣  拼音:zǐ yī
1.小兒的胎胞?!端鍟?。卷八一。東夷傳。流求傳》:「婦人產(chǎn)乳,必食子衣,產(chǎn)后以火自灸,令出汗,五日便平復(fù)?!?br />2.古代天子對(duì)臣下諸侯賜衣,以明所封的爵位、職等。后稱天子所賜的衣服為「子衣」。
3.植物種皮上,另被有一皮層,這種假種皮即稱為「子衣」。
《漢語大詞典》:術(shù)數(shù)(術(shù)數(shù))
猶言以隧道計(jì)數(shù)。墨子·非儒下:“三年之內(nèi), 齊 吳 破國之難,伏尸以言術(shù)數(shù)?!?孫詒讓 間詁:“術(shù)當(dāng)為遂。為隧之假字,以隧計(jì)數(shù),猶言以澤量也。”
《國語辭典》:綴旒(綴旒)  拼音:zhuì liú
1.旌旗的垂飾。引申有表率、歸依之意?!对娊?jīng)。商頌。長發(fā)》:「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br />2.旗旒為臣下所執(zhí)持,故比喻國君為臣下所挾持,大權(quán)旁落或處境危殆。《后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君若綴旒,人無所麗?!埂段倪x。劉琨。勸進(jìn)表》:「國家之危,有若綴旒?!挂沧鳌纲橃肌?。
《漢語大詞典》:奏劄
亦作“ 奏札 ”。 臣下上殿奏對(duì)時(shí)呈給皇帝的文書。 宋 趙升 朝野類要·文書:“奏札,又謂之殿札,蓋上殿奏對(duì)所入文字也。凡知州以上見辭,皆用此?!?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洎因奏忤旨,上怒,就 趙 ( 趙普 )手掣奏札子,挼而擲之?!?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一·各文之始:“奏疏之名不一,曰上疏,曰上書,曰奏札,曰奏狀,曰奏議。恐其漏泄,俱封囊以進(jìn),故謂之封事?!?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是,臣下是早就見到,正想擬具一個(gè)奏札來陳述自己的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