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百萬呼盧
彩盧連擲
贏如劉毅
一擲成盧
呼盧勝
摴蒲百萬
繞床呼盧
劉毅擲
繞床呼一擲
五木盡作爐
擲盧使氣
劉毅輸百萬
希樂豪
相關人物劉毅(字希樂)
《宋書》卷一〈武帝本紀〉~7~
玄自聞軍起,憂懼無復為計?;蛟唬骸竸⒃5缺娏ι跞?,豈辦之有成,陛下何慮之甚?!剐唬骸竸⒃W銥橐皇乐郏粍⒁慵覠o擔石之儲,摴蒲一擲百萬;何無忌,劉牢之甥,酷似其舅。共舉大事,何謂無成?!?/span>
《晉書》卷八十五〈劉毅列傳〉~220~
毅剛猛沈斷,而專肆很愎,與劉裕協成大業(yè),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及居方岳,常怏怏不得志,裕每柔而順之。毅驕縱滋甚,每覽史籍,至藺相如降屈于廉頗,輒絕嘆以為不可能也。嘗云:「恨不遇劉項,與之爭中原?!褂种^郗僧施曰:「昔劉備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今吾與足下雖才非古賢,而事同斯言?!贡娤虗浩淞臧敛贿d。及敗于桑落,知物情去己,彌復憤激。初,裕征盧循,凱歸,帝大宴于西池,有詔賦詩。毅詩云:「六國多雄士,正始出風流?!棺灾涔Σ桓?,故示文雅有馀也。后于東府聚摴蒱大擲,一判應至數百萬,馀人并黑犢以還,唯劉裕及毅在后。毅次擲得雉,大喜,褰衣繞床,叫謂同坐曰:「非不能盧,不事此耳。」裕惡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試為卿答?!辜榷淖泳愫?,其一子轉躍未定,裕厲聲喝之,即成盧焉。毅意殊不快,然素黑,其面如鐵色焉,而乃和言曰:「亦知公不能以此見借!」既出西藩,雖上流分陜,而頓失內權,又頗自嫌事計,故欲擅其威強,伺隙圖裕,以至于敗。
例句
君莫笑劉毅從來布衣愿,家無儋石輸百萬。
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呼一擲。
徒言萬事有盈虛,終朝一擲知勝負。
繞床呼盧恣樗博,張燈達晝相謾欺。
六博在一擲,梟盧叱回旋。
《漢書》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傳·路溫舒〉~2367~
路溫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也。父為里監(jiān)門。使溫舒牧羊,溫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稍習善,求為獄小吏,因學律令,轉為獄史,縣中疑事皆問焉。太守行縣,見而異之,署決曹史。又受春秋,通大義。舉孝廉,為山邑丞,坐法免,復為郡吏?!瓋仁放e溫舒文學高第,遷右扶風丞。時,詔書令公卿選可使匈奴者,溫舒上書,愿給?養(yǎng),暴骨方外,以盡臣節(jié)。事下度遼將軍范明友、太仆杜延年問狀,罷歸故官。久之,遷臨淮太守,治有異跡,卒于官。
典故劉寬
蒲鞭懸
施鞭蒲
蒲豈非鞭
政成蒲鞭
示恥蒲鞭
相關人物劉寬(字文饒)
《東觀漢記》卷十三〈劉寬傳〉~474~
劉寬遷南陽太守,溫仁多恕,吏民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
《后漢書》卷二十五《劉寬傳》
「劉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也?!埂富傅蹠r,大將軍辟,五遷司徒長史。時京師地震,特見詢問,再遷,出為東海相。延熹八年,徵拜尚書令,遷南陽太守。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常以為『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災異或見,引躬克責。每行縣止息亭傳,輒引學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執(zhí)經對講。見父老慰以農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人感德興行,日有所化?!?/span>
簡釋
蒲鞭:詠官吏實施仁政。宋陸游《江東韓曹唏道寄楊庭秀所贈》:“政成蒲鞭亦不用,地上錢流倉粟紅?!?/p>
例句
蒲鞭掛檐枝,示恥無撲抶。
推誠廢鉤距,示恥用蒲鞭。
龔遂劉寬同煦嫗,張飛關羽太驅馳。
庾亮風流澹,劉寬政事超。
典故霜點鬢
吳霜點鬢
鬢點吳霜
新霜點鬢斑
侵鬢吳霜
身與塘蒲共晚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還自會稽歌〉
野粉椒壁黃,濕螢滿梁殿【濕蛩滿梁殿】。臺城應教人,秋衾夢銅輦。吳霜點歸鬢,身與塘蒲晚。脈脈辭金魚,羈臣守迍賤。
典故博涼州
蒲萄一斗
五斗涼州
一斗得涼州
刺史葡萄酒
酒換西涼州
取涼州牧
《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92~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輔決錄》曰:「伯郎,涼州人,名不令休。其注曰:伯郎姓孟,名他,扶風人。靈帝時。中常侍張讓專朝政,讓監(jiān)奴典護家事。他仕不遂,乃盡以家財賂監(jiān)奴,與共結親,積年家業(yè)為之破盡。?奴皆慚,問他所欲,他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許諾。時賓客求見讓者,門下車常數百乘,或累日不得通。他最后到,?奴伺其至,皆迎車而拜,徑將他車獨入。眾人悉驚,謂他與讓善,爭以珍物遺他。他得之,盡以賂讓,讓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遺讓,即拜涼州刺史?!?/span>
《后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張讓傳〉
靈帝時,讓、忠并遷中常侍,封列侯,與曹節(jié)、王甫等相為表里。節(jié)死后,忠領大長秋。讓有監(jiān)奴典任家事,交通貨賂,威形諠赫。扶風人孟佗,資產饒贍,與奴朋結,傾竭饋問,無所遺愛。奴咸德之,問佗曰:「君何所欲?力能辦也。」曰:「吾望汝曹為我一拜耳?!箷r賓客求謁讓者,車恒數百千兩,佗時詣讓,后至,不得進,監(jiān)奴乃率諸倉頭迎拜于路,遂共輿車入門。賓客咸驚,謂佗善于讓,皆爭以珍玩賂之。佗分以遺讓,讓大喜,遂以佗為涼州刺史。
簡釋
一斗得涼州:喻以行賄得官,或喻美酒。宋蘇軾《次韻秦觀秀才見贈》:“將軍百戰(zhàn)竟不侯,伯郎一斗得涼州?!?/p>
晉·葛洪《神仙傳》卷三《王興》
漢武上嵩山,登大愚石室,起道宮,使董仲舒、東方朔等齋潔思神。至夜,忽見有仙人長二丈,耳出頭顛,垂下至肩,武帝禮而問之。仙人曰:「吾九疑之神也。聞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節(jié),可以服之長生,故來采耳?!购鋈皇袢怂?。帝顧侍臣曰:「彼非復學道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篂橹奢牌?,服之,經三年,帝覺悶不快,遂止。時從官多服,竟末能持久。唯王興聞仙人教武帝服菖蒲,乃采服之不息,遂得長生?!梗〒墩f庫》引,個別文字據《太平廣記》卷十校改)
例句
嵩岳逢漢武,疑是九疑仙。我來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終忽不見,滅影入云煙。
《荊楚歲時記》第一部〈寶顏堂秘笈本〉~352~
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四民并蹋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
《五朝小說大觀·魏晉小說》卷八〈雜志家〉
晉·嵇含《南方草木狀》卷上:「菖蒲。番禺東有澗,澗中生昌蒲,皆一寸九節(jié),安期生采服仙去,但留玉?焉?!?/span>
《藝文類聚》卷八十一〈藥香草部上·菖蒲〉~386~
《神仙傳》曰:王興者,陽城人。漢武帝上嵩高,忽見仙人,長二丈,耳出頭,下垂肩。帝禮而問之,仙人曰:「吾九疑人也,聞中岳有菖蒲,一寸九節(jié)食之可以長生,故來釆之?!购鋈徊灰?。帝謂侍臣曰:「彼非欲服食者,以此諭朕耳?!?/span>
《太平御覽》卷九百九十九〈百卉部六·菖蒲〉~4553~2~
《風俗通》曰:「菖蒲放花,人得食之長年。」
《荊楚歲時記》第一部〈寶顏堂秘笈本〉~352~
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四民并蹋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八〈韓愈十二·進學解〉~5647~
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y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
典故待月西廂下
獨立西廂花拂墻
西窗疑是故人來
鶯鶯相候
月下待紅娘
明月過西廂
蒲東倦客
相關人物張生
《太平廣記》卷四百八十八〈雜傳記五·鶯鶯傳〉~402~
唐貞元中,有張生者,性溫茂,美風容,內秉堅孤,非禮不可入?;蚺髲挠窝纾瑪_雜其間,他人皆洶洶拳拳,若將不及;張生容順而已,終不能亂。以是年二十三,未嘗近女色。知者詰之,謝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兇行。馀真好色者,而適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嘗不留連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乖懻咦R之。無幾何,張生游于蒲,蒲之東十馀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張生寓焉。適有崔氏孀婦,將歸長安,路出于蒲,亦止茲寺。崔氏婦,鄭女也;張出于鄭,緒其親,乃異派之從母。是歲,渾洌薨于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于軍,軍人因喪而擾,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財產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駭,不知所托。先是張與蒲將之黨有善,請吏護之,遂不及于難。十余日,廉使杜確將天子命以總戎節(jié),令于軍,軍由是戢。鄭厚張之德甚,因飾饌以命張,中堂宴之。復謂張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攜幼稚,不幸屬師徒大潰,實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猶君之生,豈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禮奉見,冀所以報恩也?!姑渥樱粴g郎,可十余歲,容甚溫美。次命女:「出拜爾兄,爾兄活爾?!咕弥o疾,鄭怒曰:「張兄保爾之命,不然,爾且擄矣,能復遠嫌乎?」久之乃至,常服氫容,不加新飾。垂鬟接黛,雙臉銷紅而已,顏色艷異,光輝動人。張驚為之禮,因坐鄭旁。以鄭之抑而見也,凝睇怨絕,若不勝其體者。問其年紀,鄭曰:「今天子甲子歲之七月,終于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張生稍以詞導之,不對,終席而罷。張自是惑之,愿致其情,無由得也。崔之婢曰紅娘,生私為之禮者數四,乘間遂道其衷。婢果驚沮,腆然而奔,張生悔之。翼日,婢復至,張生乃羞而謝之,不復云所求矣。婢因謂張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姻族,君所詳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張曰:「馀始自孩提,性不茍合?;驎r綺間居,曾莫流盼。不為當年,終有所蔽。昨日一席間,幾不自持。數日來,行忘止,食忘飽,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月間,索我于枯魚之肆矣。爾其謂我何?」婢曰:「崔之貞慎自保,雖所尊不可以非語犯之,下人之謀,固難入矣。然而善屬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試為喻情詩以亂之,不然則無由也?!箯埓笙?,立綴春詞二首以授之。是夕,紅娘復至,持彩箋以授張曰:「崔所命也?!诡}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詞曰:「待月西廂下,近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箯堃辔⒂髌渲?,是夕,歲二月旬有四日矣。崔之東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張因梯其樹而逾焉,達于西廂,則戶半開矣。紅娘寢于床,生因驚之。紅娘駭曰:「郎何以至?」張因之曰:「崔氏之箋召我也,爾為我告之?!篃o幾,紅娘復來,連曰:「至矣!至矣!」張生且喜且駭,必謂獲濟。及崔至,則端服嚴容,大數張曰:「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見托。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詞,始以護人之亂為義,而終掠亂以求之,是以亂易亂,其去幾何?試欲寢其詞,則保人之奸,不義;明之于母,則背人之惠,不祥;將寄與婢仆,又懼不得發(fā)其真誠。是用托短章,愿自陳啟,猶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其必至。非禮之動,能不愧心,特愿以禮自持,無及于亂?!寡援?,翻然而逝。
典故蒲柳衰
蒲柳先秋
凋蒲柳
蒲柳凋
蒲柳先衰
侵蒲柳
早衰蒲柳
依蒲柳
君叔傷蒲柳
相關人物顧悅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7~
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fā)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鼓铣?#183;劉孝標注引顧凱之為父傳曰:「君以直道陵遲于世。入見王,王發(fā)無二毛,而君已斑白,問君年,乃曰:『卿何偏蚤白?』君曰:『松柏之姿,經霜猶茂;臣蒲柳之質,望秋先零。受命之異也?!煌醴Q善久之?!?/span>
《晉書》卷七十七〈殷浩列傳·顧悅之〉~2048~
顧悅之字君叔,少有義行。與簡文同年,而發(fā)早白。帝問其故。對曰:「松柏之姿,經霜猶茂;蒲柳常質,望秋先零?!购單膼偲鋵?。始將抗表訟浩,浩親故多謂非宜,悅之決意以聞,又與朝臣爭論,故眾無以奪焉。時人咸稱之。為州別駕,歷尚書右丞,卒。子凱之,別有傳。
例句
孤舟亂春華,暮齒依蒲柳。
交橫集斧斤,凋喪先蒲柳。
蒲柳質易朽,麋鹿心難馴。
風云才子冶游思,蒲柳老人惆悵心。
《漢書》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列傳·史丹〉~3377~
竟寧元年,上寢疾,傅昭儀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進見。上疾稍侵,意忽忽不平,數問尚書以景帝時立膠東王故事。是時,太子長舅陽平侯王鳳為衛(wèi)尉侍中,與皇后太子皆憂,不知所出。丹以親密臣得侍視疾,候上間獨寢時,丹直入臥內,頓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適長立,積十馀年,名號系于百姓,天下莫不歸心臣子。見定陶王雅素愛幸,今者道路流言,為國生意,以為太子有動搖之議。審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爭,不奉詔。臣愿先賜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見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曰:「吾日困劣,而太子兩王幼少,意中戀戀,亦何不念乎!然無有此議。且皇后謹慎,先帝又愛太子,吾豈可違指!駙馬都尉安所受此語?」丹即卻,頓首曰:「愚臣妄聞,罪當死!」上因納,謂丹曰:「吾病寖加,恐不能自還。善輔道太子,毋違我意!」丹噓唏而起。太子由是遂為嗣矣。唐·顏師古注引應劭曰:「以青規(guī)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span>
簡釋
伏蒲:詠忠臣直諫。唐許渾《聞邊將劉皋無辜受戮》:“卻賴漢庭多烈士,至今猶自伏蒲論?!?/p>
例句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為言。
斯時伏青蒲,延爭守御床。
青蒲甘受戮,白發(fā)竟誰憐。
議高通白虎,諫切伏青蒲。
峨豸忝備列,伏蒲愧分涇。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六〈襄陽歌〉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撥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千金駿馬換小妾【千金駿馬換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車傍側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摧,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頭剝落生莓苔【龜龍剝落生莓苔】,淚亦不能為之墮。心亦不能為之哀【案:一本此下有:誰能憂彼身后事。金鳧銀鴨葬死灰二句。】。清風朗月不用一錢買【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鐺,李白與爾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東流猿夜聲。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輕詆〉~843~
庾道季詫謝公曰:「裴郎云:『謝安謂裴郎乃可不惡,何得為復飲酒?』裴郎又云:『謝安目支道林,如九方皋之相馬,略其玄黃,取其俊逸?!弧怪x公云:「都無此二語,裴自為此辭耳!」庾意甚不以為好,因陳東亭經酒壚下賦。讀畢,都不下賞裁,直云:「君乃復作裴氏學!」于此語林遂廢。今時有者,皆是先寫,無復謝語。南朝梁·劉孝標注引《續(xù)晉陽秋》曰:「晉隆和中,河東裴啟撰漢、魏以來迄于今時,言語應對之可稱者,謂之語林。時人多好其事,文遂流行。后說太傅事不實,而有人于謝坐敘其黃公酒壚,司徒王珣為之賦,謝公加以與王不平,乃云:『君遂復作裴郎學。』自是眾咸鄙其事矣。安鄉(xiāng)人有罷中宿縣詣安者,安問其歸資。答曰:『嶺南凋弊,唯有五萬蒲葵扇,又以非時為滯貨?!话材巳∑渲姓咦街谑蔷熓渴偰蕉?。價增數倍,旬月無賣。夫所好生羽毛,所惡成瘡痏。謝相一言,挫成美于千載,及其所與,崇虛價于百金。上之愛憎與奪,可不慎哉!」
《漢書》卷五十一《枚乘傳》
武帝自為太子聞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車蒲輪徵乘,道死。
《漢書》卷六〈武帝紀〉
議立明堂。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魯申公。唐·顏師古注曰:「以蒲裹輪,取其安也。」
《后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本紀〉
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養(yǎng)老禮。詔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禮,而未及臨饗。眇眇小子,屬當圣業(yè)。閒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復踐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車軟輪,供綏執(zhí)授。唐·李賢注引宋均曰:「軟輪,以蒲裹輪。」
例句
回看藥灶封題密,強入蒲輪引步遲。
一朝下蒲輪,清輝照巖廊。
四方有翹車,上國有蒲輪。
前詔許真秩,何如巾軟輪。
懿此嘉遁士,蒲車赴丘中。
早攜書劍離巖谷,莫待蒲輪輾白云。
頻蒙露版詔,時降軟輪車。
蒲輪入翠微,迎下天臺峰。
還將文字如顏色,暫下蒲車為魯公。
自憐葦帶同巢許,不駕蒲輪佐禹湯。
不愛春宮分桂樹,欲教天子枉蒲輪。
蒲輪待恐晚,求薦向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