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遺書(遺書)  拼音:yí shū
1.前代散逸的書?!稘h書。卷三○。藝文志》:「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使謁者陳農(nóng)求遺書于天下?!?br />2.前人遺著,由后人替他刊行的,稱為「遺書」。如船山遺書、章氏遺書。
3.死者所遺留的文字?!度龂萘x》第五七回:「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賴哉?既遺書特薦子敬,孤敢不從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將及危急之際,寫下遺書二紙,將一紙付與魯氏。」
4.留下書信。如:「遺書出走」。
《國語辭典》:金匱(金匱)  拼音:jīn guì
金制的藏書匱,比喻縝密之意。《漢書。卷四九。晁錯傳》:「刻于玉版,藏于金匱,歷之春秋,紀(jì)之后世。」唐。劉禹錫〈送分司陳郎中祇召直史館重修三圣實錄〉詩:「重修東觀帝王書,常時載筆窺金匱?!?/div>
《漢語大詞典》:墨莊(墨莊)
指藏書;書叢。 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文學(xué)·收書:“ 劉式 死,其妻聚書千餘卷,指示諸子曰:‘此汝父嘗謂此為墨莊,今貽汝輩,為學(xué)植之具?!?清 查為仁 蓮坡詩話四十:“家伯查浦老人……一日飲 遂閒堂 ,留別主人云:‘……客位新咨目,書叢舊墨莊?!庇秩?宋 張邦基 著有墨莊漫錄十卷,自序稱性喜藏書,因?qū)⒆约旱脑⑺∶?墨莊 ,并以為書名。
《漢語大詞典》:儲書(儲書)
藏書。 清 伍崇曜 《〈焦氏筆乘〉跋》:“ 竹垞 又稱其儲書之富,幾勝中簿。”
分類:藏書
《國語辭典》:蓄書(蓄書)  拼音:xù shū
藏書。清。江藩《漢學(xué)師承記。卷四。袁廷梼》:「蓄書萬卷,皆宋槧元刻秘笈精抄,以及法書名畫,金石碑版。」
分類:藏書
《漢語大詞典》:鴻函鉅櫝(鴻函鉅櫝)
指豐富的藏書。 明 胡應(yīng)麟 詩藪·遺逸中:“詎意零落異時,遽同草木,鴻函鉅櫝,散若晨星?!?/div>
分類:豐富藏書
《國語辭典》:中書(中書)  拼音:zhōng shū
1.宮中所藏的書籍。《漢書。卷八八。儒林傳??装矅鴤鳌罚骸赋傻蹠r求其古文者,霸以能為百兩徵,以中書校之,非是?!埂逗鬂h書。卷六四。盧植傳》:「并在東觀校中書五經(jīng)記傳,補續(xù)漢記?!?br />2.中書令的簡稱。參見「中書令」條。
3.中書舍人的簡稱。參見「中書舍人」條。
4.中書省的簡稱。參見「中書省」條。
5.宋代的政事堂。宋。葉少蘊《石林詩話。卷中》:「文潞公在樞府,嘗一日過中書,與荊公行至題下,特遲留誦詩?!?/div>
《國語辭典》:中書君(中書君)  拼音:zhōng shū jūn
唐韓愈《毛穎傳》的虛構(gòu)人物。毛穎居中山為蒙恬所擒,獻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后累拜為中書令,與上親狎,上呼之為「中書君」。見唐。韓愈《毛穎傳》。后用來指毛筆。宋。蘇軾自笑〉詩:「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三。宮室類》:「管城子、中書君,悉為筆號。」
《國語辭典》:名山  拼音:míng shān
有名的山。如:「親眼見到名山的壯麗,真是美得難以比擬。」南朝梁。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既絕故老之口,必資不刊之書,而藏諸名山,則陵谷遷貿(mào)?!固?。李白 秋下荊門詩:「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div>
《國語辭典》:閣下(閣下)  拼音:gé xià
1.對人的敬稱。初為對顯貴者的尊稱,后乃泛用。《漢書。卷一。高帝紀(jì)下》「大王陛下」句下漢。應(yīng)劭。注:「因卑以達尊之意也。若今稱殿下、閣下、侍者、執(zhí)事,皆此類也?!埂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搁w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來做點事情實在可惜!」也作「閤下」。
2.樓閣之下。《后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時漢書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馬融伏于閣下,從昭言嶊?!?/div>
《國語辭典》:金馬(金馬)  拼音:jīn mǎ
1.以金鑄成,其狀如馬的珍玩?!稘h書。卷六一。張騫傳》:「天子既好宛馬,聞之甘心,使壯士車令等持千金及金馬以請宛王貳師城善馬?!?br />2.毛色如金的馬?!段倪x。左思。蜀都賦》:「夜啼金馬騁光而絕景,碧雞倏忽而曜儀?!?br />3.漢代宮門之一。參見「金馬門」條。
4.福建省沿海金門、馬祖兩島的合稱。
《國語辭典》:金馬玉堂(金馬玉堂)  拼音:jīn mǎ yù táng
漢代的金馬門與玉堂殿。后世用以指翰林院,引申為顯赫的高位。明。陳汝元《金蓮記》第八出:「吾想金馬玉堂,雖然清貴,竹籬茆舍,亦自逍遙?!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一。文臣類》:「金馬玉堂,羨翰林之聲價?!挂沧鳌赣裉媒瘃R」、「玉堂金門」。
《國語辭典》:藏書(藏書)  拼音:cáng shū
1.收藏書籍?!俄n非子。喻老》:「書者言也,言生于知,知者不藏書?!埂都t樓夢》第四二回:「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里也愛藏書?!?br />2.收藏的書籍。宋。趙抃 書院詩:「雨久藏書蠹,風(fēng)高老屋斜?!?br />3.書名。明李贄撰。泛論古今,不以示人,故稱為「藏書」。
《國語辭典》:蘭臺(蘭臺)  拼音:lán tái
1.漢代宮中藏書的地方。西漢以御史中丞掌管,東漢置蘭臺令史,典校圖籍,治理文書。唐代為秘書省的別稱,掌圖書秘籍。《后漢書。卷四○。班彪傳上》:「顯宗甚奇之,召詣校書部,除蘭臺令史,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共成世祖本紀(jì)。」唐。白居易 秘書省中憶舊山詩:「猶喜蘭臺非傲吏,歸時應(yīng)免動移文?!挂卜Q為「蘭省」。
2.術(shù)數(shù)用語。相術(shù)家稱人的鼻翼為「蘭臺」。
3.地名。位于湖北省鐘祥縣東。
《國語辭典》:東觀(東觀)  拼音:dōng guàn
東漢時皇家藏書樓,在洛陽南宮,也是宮中著述和修史的地方?!逗鬂h書。卷五。孝安帝紀(jì)》:「詔謁者劉珍及五經(jīng)博士,校定東觀五經(jīng)、諸子、傳記、百家藝術(shù),整齊脫誤,是正文字?!固啤U聭烟?。注:「洛陽宮殿名曰:『南宮有東觀。』」
《國語辭典》:天祿(天祿)  拼音:tiān lù
1.天所授與的祿位。指帝位。《書經(jīng)。大禹謨》:「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埂段宕菲皆?。周史。卷下》:「雨日大寒,朕于宮中食珍饈,深愧無功于民,而坐享天祿。」
2.動物名。漢代多雕刻成形以避邪,謂能祓除不祥,永綏百祿,故稱為「天祿」?!逗鬂h書。卷八。孝靈帝紀(jì)》:「復(fù)修玉堂殿,鑄銅人四,黃鐘四,及天祿、蝦蟆?!挂沧鳌柑炻埂?。
3.漢代貯藏典籍的宮殿。參見「天祿閣」條。漢。班固西京賦〉:「又有天祿石渠,典籍之府。」《幼學(xué)瓊林。卷四。文事類》:「道觀蓬萊,盡藏簡編之所。石渠天祿,悉貯史籍之場?!?br />4.遼世宗的年號(西元947~951)。
《國語辭典》:天祿閣(天祿閣)  拼音:tiān lù gé
漢代宮中的藏書閣。漢高祖時創(chuàng)建,劉向、劉歆、揚雄曾在此校書。
《國語辭典》:東壁(東壁)  拼音:dōng bì
1.東側(cè)的墻壁?!段倪x。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88' target='_blank'>李白 寄上吳王詩三首之二:「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床。」
2.星官名。壁宿的別名?!稌x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東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圖書之秘府也?!购笫浪於嘤脼閳D書之典故,如「東壁圖書府」之類。參見「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