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虛假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不實之義。謂無實體也。輔行五之三曰:「假者,只是不實為義?!谷僦?。(參見:三假)
三假
【佛學大辭典】
(名數)梵音曰波羅攝提Pra%jn^apti,譯作假施設。假為虛妄不實之義。為破實我實法之執(zhí)而說三種之假。(參見:假)
【佛學大辭典】
(名數)為破凡情實我實法之執(zhí)于般若經明三種之假,名三波羅攝提Prajn^apti,又名三攝提,三假施設。智度論四十一曰:「經曰: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名假設。受假施設。法假施設。如是應當學。」一法假,法者,色心等各自之法,此法自性本來虛假不實,故名法假。諸法因緣生,無實性,故是自性假也。二受假,受者總法含受別法而成一體也。如含受四大而成草木,攬五蘊而成眾生。即攬別為總,名曰受假。是積聚假也。三名假,一切諸法之名也。名者由法依想而假施設者,故名名假。此三假依觀入破遣之次第,則先破名假,次破受假,后破法假,而到法之實相。法之實相者,即諸空也。舊譯仁王經觀空品曰:「世諦故三假故,名見眾生。」同天臺疏曰:「三假者,謂法假,受假,名假也。」【又】成實論假名相品說三假:一因成假,一切之有為法必以因緣而生,是名因成假,即前之法假也。二相續(xù)假,有為法前后相續(xù)而存在,是名相續(xù)假,如蘊體相續(xù)而成人之一期。三相待假,如待短而有長,待苦而有樂,是名相待假。
【三藏法數】
(出止觀輔行)
〔一、因成假〕,謂一切諸法,必有所因和合方成。如諸眾生,因于父母生成此身,是名因成。了達此身虛幻不實,是名為假。一切諸法,亦復如是,故名因成假。
〔二、相續(xù)假〕,謂眾生心識念念相續(xù),前念既滅,后念復生,是名相續(xù)。了此相續(xù),本無實體,是名為假;一切諸法相續(xù)不斷,亦復如是,故名相續(xù)假。
〔三、相待假〕,待即對也。謂一切諸法各有待對,如對長說短,對短說長,對無說有,對有說無,是名相待。了此一切對待之法,本無實體,皆是假名,是名為假。又如眾生身中,以生對死,以少對老,亦復如是,故名相待假。
虛假心
【佛學大辭典】
(術語)虛偽而不真實之心也。謂凡夫自力之心。
虛假行
【佛學大辭典】
(術語)非真實之行也。謂內心與外相不調之行。又云自力雜毒善。
虛假雜毒善
【佛學大辭典】
(術語)凡夫所修之善根,皆虛假不實,無不雜我執(zhí)煩惱之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