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招認(招認)  拼音:zhāo rèn
承認罪狀?!毒劳ㄑ?。卷三三。喬彥杰一妾破家》:「高氏抵賴不過,從頭招認了。」《老殘游記》第一六回:「我勸你們早遲總得招認,免得饒上許多刑具的苦楚?!挂沧鳌刚谐小埂?/div>
《漢語大詞典》:認處(認處)
指可供辨認之處,特征。 元 尚仲賢《單鞭奪槊》楔子:“俺主公有認處:鼻生三竅,腦后鷄冠。你拿首級來我看咱?!?/div>
分類:辨認
《漢語大詞典》:認做(認做)
猶認為。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幸喜已認做是真,留在此居住,早晚必然生出機會來?!?span id="zcdigq0" class="book">《紅樓夢》第六八回:“二姐是個實心人,便認做他是個好人。”
分類:認為
《韻府拾遺 震韻》:獨認(獨認)
白行簡望夫化為石賦:化輕裾于五色,獨認羅衣。
《國語辭典》:認旗(認旗)  拼音:rèn qí
軍隊中區(qū)別所屬的旗號,旗上有主將的官號或姓字?!端疂G傳》第七回:「大鬧中原,縱橫海內(nèi)。直教農(nóng)夫背上添心號,漁父舟中插認旗?!埂度龂萘x》第二八回:「關(guān)公活捉執(zhí)認旗的小卒過來,問取來由?!?/div>
《國語辭典》:認路(認路)  拼音:rèn lù
辨認道路?!冻蹩膛陌阁@奇》卷六:「揀條僻巷躲去,住在人家門檐下,蹲了一夜,天亮了,認路歸家?!?/div>
分類:辨認道路
《漢語大詞典》:認的(認的)
(1).認得。《水滸傳》第六回:“ 智深 道:‘教你認的灑家?!喥鸲U杖,搶那漢?!?span id="kaduedj" class="book">《三俠五義》:“ 丁二爺 問道:‘大哥如何認的他呢?’ 展爺 便將 苗家集 之事述説一回?!?br />(2).承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這學裡老師是朝廷制下的,專管秀才,你就中了狀元,這老師也要認的?!?/div>
分類:承認認得
《韻府拾遺 震韻》:遠認(遠認)
文獻通考:李安世疏曰:遠認魏晉之家,近引親舊之驗。
《國語辭典》:指認(指認)  拼音:zhǐ rèn
指出確認。如:「經(jīng)由秘密證人指認,警察終于破此懸案,逮捕兇手?!?/div>
分類:指認指出
《國語辭典》:認錯(認錯)  拼音:rèn cuò
1.承認過失。《三國演義》第四五回:「操雖心知中計,卻不肯認錯?!埂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肝髑溥@番倒著實服他料得不錯,只自己面子上不肯認錯。」
2.誤認。如:「他經(jīng)常認錯人?!?/div>
《韻府拾遺 有韻》:認柳(認柳)
袁宏道詩:桉圖知應壘,認柳識郵程。
《國語辭典》:認清(認清)  拼音:rèn qīng
辨別清楚。如:「認清事實」。
《國語辭典》:認親(認親)  拼音:rèn qīn
舊俗男女婚后,雙方親屬初次會晤,稱為「認親」。后泛指彼此相認為有親屬關(guān)系。《儒林外史》第三回:「汶上縣的人,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相與的也來認相與。」《紅樓夢》第四九回:「來了好些姑娘奶奶們,我們都不認得。奶奶姑娘們快認親去。」
《韻府拾遺 蕭韻》:認潮(認潮)
許棠早??洛中詩:塹黑初沉月,河明欲認潮。
《漢語大詞典》:認屐(認屐)
辨認鞋子。典出宋書·隱逸傳·劉凝之:“有人嘗認其所著屐。笑曰:‘僕著之已敗,令家中覔新者備君也。’此人后田中得所失屐,送還之,不肯復取?!?span id="i1ujor2" class="book">《南史·隱逸傳下·沈麟士》:“嘗行路,隣人認其所著屐。 麟士 曰:‘是卿屐邪?’即跣而反。隣人得屐,送前者還之, 麟士 曰:‘非卿屐邪?’笑而受之?!?清 黃景仁 《一笑》詩:“認屐將毋錯,懸蛇恐未真?!?/div>
分類:辨認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