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40
詞典
9
分類詞匯
331
共331,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1
12
13
1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白撰
俗議
群喙
張風(fēng)
雜論
論題
詭辯
風(fēng)言
眾喙
勝談
切論
嘖言
進(jìn)議
決議
論旨
《漢語大詞典》:
白撰(白譔)
杜撰。 清
王鳴盛
《
十七史商榷·新舊五代史二·追尊四代
》
:“高曾之名,恐皆是貴后白譔出。用筆超妙之至。”
(1).見“ 白選 ”。
(2).猶杜撰。沒有根據(jù)的議論。 宋
沈作喆
《
寓簡
》
卷一:“今之俚諺謂白撰無所本者為杜田。或曰杜園者,語轉(zhuǎn)而然也?!?span id="yjpdupa" class="book">《
朱子語類
》卷七五:“諸爻立象,圣人必有所據(jù),非是白撰?!?/div>
分類:
杜撰
有根
議論
《漢語大詞典》:
白選(白選)
漢 錢幣名。
《
史記·平準(zhǔn)書
》
:“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兩,圜之,其文龍,名曰‘白選’,直三千。”
《
漢書·食貨志下
》
作“白撰”。 章炳麟
《訄書·制幣》
:“方時困窮,而害金播飛如熒火,白選弗臧?!?/div>
分類:
錢幣
《漢語大詞典》:
俗議(俗議)
世俗的議論。
《
史記·李斯列傳贊
》
:“人皆以 斯 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div>
分類:
世俗
議論
《漢語大詞典》:
群喙
眾口;眾人的議論。 元
劉詵
《贈張漢臣游金陵詩》
:“大音既寥闊,羣喙何間關(guān)。”
分類:
眾口
眾人
議論
《漢語大詞典》:
張風(fēng)(張風(fēng))
(1).鼓著風(fēng)。 唐
元稹
《送友封》
詩之二:“鵬翼張風(fēng)期萬里,馬頭無角已三年。”
(2).方言。招人議論。 李準(zhǔn)
《不能走那條路》
:“就是借錢這事他怕張風(fēng)。”
分類:
方言
招人
議論
《漢語大詞典》:
雜論(雜論)
(1).共同議論。
《
漢書·韋賢傳
》
:“是時王未就國, 玄成 受詔,與太子太傅 蕭望之 及五經(jīng)諸儒雜論同異于 石渠閣 ,條奏其對。”
(2).漫無中心,涉及面廣的議論。 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
:“ 可覲 復(fù)與雜論延年及夫婦壽算等語,展轉(zhuǎn)不寐。”
分類:
共同
同議
議論
中心
涉及
《國語辭典》:
論題(論題)
拼音:
lùn tí
討論的題目。邏輯學(xué)上指論者所主張,但真實性尚需證明的命題。如:「對這個論題,大家都沒興趣,以至發(fā)言者寥寥無幾。」
分類:
論題
詩文
邏輯學(xué)
題目
真實性
議論
需要
要證
證明
命題
《國語辭典》:
詭辯(詭辯)
拼音:
guǐ biàn
詭異狡詐的辯說。《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shè)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也作「佹辯」。
分類:
詭辯
邏輯
邏輯名詞
外表
貌似
正確
像是
運用
卻是
推理
顛倒是非
議論
《國語辭典》:
風(fēng)言(風(fēng)言)
拼音:
fēng yán
傳聞。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九:「懸身井半,風(fēng)言沸騰,尺水丈波,古今常事。」《歧路燈》第一○二回:「忽聽一個風(fēng)言,說場中搜出夾帶來了?!?/div>
分類:
私下里
流言
議論
御史
無根據(jù)
暗中
監(jiān)察
中散
散布
職務(wù)
官員
傳聞
彈劾
官吏
《國語辭典》:
風(fēng)聞言事(風(fēng)聞言事)
拼音:
fēng wén yán shì
把傳聞的事情向上級報告?!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也有一班妒忌魏生少年登高科的,將這樁事只當(dāng)做風(fēng)聞言事的小小新聞,奏上一本。」
分類:
時御
御史
傳聞
向上
監(jiān)察
檢舉
官吏
職務(wù)
官員
進(jìn)諫
彈劾
《漢語大詞典》:
眾喙(衆(zhòng)喙)
群鳥的嘴。借指各種議論。 宋
劉克莊
《寄徐直翁侍郎》
詩之二:“憶昨紛紛眾喙鳴,怪君噤齘久無聲?!?明
沈德符
《
野獲編·禮部二·四賢從祀
》
:“上出嚴(yán)旨,斥 唐 ( 唐伯元 )偏見支詞,撓毀盛典,於是眾喙始息。” 朱自清
《航船中的文明》
:“這一段批評大約十分巧妙,說出諸位‘批評家’所要說的,于是眾喙都息,這便成了定論?!?/div>
分類:
議論
《漢語大詞典》:
勝談
高明的議論。
《晉書·孫綽傳》
:“今作勝談,自當(dāng)任道而遺險;校實量分,不得不保小以固存?!?元
張雨
《緝熙殿御制墨梅詩帖》
詩:“ 宣和 妙賞緇衣句,傳在 夷門 作勝談?!?/div>
分類:
高明
議論
《漢語大詞典》:
切論(切論)
激切的議論。 宋
真德秀
《跋二吳公帖》
:“蓋 正肅 參大政,時朝列多君子,雖危言切論,數(shù)與小人忤,坐是不果相,然始終寵遇不少衰?!?/div>
分類:
激切
議論
《漢語大詞典》:
嘖言(嘖言)
責(zé)備的議論。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劉朔齋再娶》
:“ 魏鶴山 之女初適 安子文 家,既寡,謀再適人。鄉(xiāng)人以其兼二氏之撰,爭欲得之,而卒歸於 朔齋 。以故,不得者嫉之。 朔齋 以是多嘖言。”
分類:
責(zé)備
議論
《漢語大詞典》:
進(jìn)議(進(jìn)議)
謂向皇帝進(jìn)呈議論得失的奏表。 宋 文瑩
《續(xù)湘山野錄》
:“ 明肅太后 欲謁太廟,詔禮官草議。時學(xué)臣皆以
《周官》
后服進(jìn)議?!?明
顧起元
《
客座贅語·乘馬衣冠
》
:“ 唐 景龍 二年,皇太子將親釋奠於國學(xué),有司草儀注,令從臣皆乘馬衣冠。左庶子 劉知幾 進(jìn)議非之?!?清
吳振棫
《
養(yǎng)吉齋馀錄
》
卷八:“翼日進(jìn)議,復(fù)至?xí)h所具論得失。”
分類:
進(jìn)呈
議論
得失
奏表
帝王
《國語辭典》:
決議(決議)
拼音:
jué yì
1.對議論做決定。唐。
常袞
〈
授崔圓左仆射制
〉:「嘗決議于廟堂,早書勛于王府?!?br />2.凡議案經(jīng)主席提付表決者,不論可否,即稱為「決議」。
分類:
決議
討論
議論
出決
決定
法定
多數(shù)
《漢語大詞典》:
論旨(論旨)
議論的旨趣;論題的主旨。 南朝 宋 謝靈運
《辨宗論》
:“若人皆得意,亦何貴於攝悟假知之論旨?!?南朝 梁
陶弘景
《與武帝啟》
之四:“論旨所謂,殆同璿璣神寶,曠世以來,莫繼斯理。” 梁啟超
《菲斯的人生天職論述評》
:“而吾認(rèn)其論旨之內(nèi)容為較完善者也?!?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
第二編第六章第三節(jié):“比起 漢 朝今古文經(jīng)學(xué)之爭、 魏 晉 儒學(xué)玄學(xué)之爭,規(guī)模擴(kuò)大得多,論旨深入得多。”
分類:
議論
旨趣
論題
主旨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