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5
詞典
1
分類詞匯
34
共34,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剴諷
微文
微辨
托諷
筆諫
向言
怨句
書廚
微諷
風(fēng)切
諷興
諷勸
諷論
諧隱
諷切
《漢語大詞典》:
剴諷(剴諷)
諷喻。
《
新唐書·杜如晦傳
》
:“監(jiān)察御史 陳師合 上
《拔士論》
,謂一人不可總數(shù)職,陰剴諷 如晦 等。”
分類:
諷喻
《國語辭典》:
微文
拼音:
wéi wén
1.隱微諷諫的文辭。《文選。班固。典引》:「微文刺譏,貶損當(dāng)世,非誼士也?!姑?。邵璨《香囊記》第三出:「春秋以褒貶為義,屬詞比事,微文隱義。」
2.繁苛的法律條文?!妒酚洝>硪欢?。汲黯傳》:「陛下縱不能得匈奴之資以謝天下,又以微文殺無知者五百馀人,是所謂『庇其葉而傷其枝』者也?!?/div>
分類:
苛細(xì)
隱寓
禮節(jié)
諷喻
法律
律條
文辭
法令
條文
細(xì)小
《漢語大詞典》:
微辨
亦作“ 微辯 ”。 隱約而委婉地諷喻。
《
禮記·儒行
》
:“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shù)也?!?span id="5h0zybr" class="book">《孔子家語·儒行》作“微辯”。
分類:
隱約
委婉
諷喻
《國語辭典》:
托諷(託諷)
拼音:
tuō fèng
借他事以抒表己意。如:「這篇文章表面上是頌古,實則借古喻今,托諷時事?!?/div>
分類:
寄托
諷喻
《國語辭典》:
筆諫(筆諫)
拼音:
bǐ jiàn
借書法之理寄托諷諫。《舊唐書。卷一六五。列傳。柳公綽》:「穆宗政僻,嘗問公權(quán)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上改容,知其筆諫也?!顾?。
蘇軾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
二首之二:「何當(dāng)火急傳家法,欲見誠懸筆諫時?!?/div>
分類:
借用
書法
運(yùn)筆
道理
諷喻
勸諫
《漢語大詞典》:
向言(嚮言)
古籍所載的一種特異現(xiàn)象。嚮,通“ 響 ”。
《
晉書·五行志中
》
:“ 吳孫休 時, 烏程 人有得困病,及差,能以響言者,言於此而聞於彼。自其所聽之,不覺其聲之大也。自遠(yuǎn)聽之,如人對言,不覺聲之自遠(yuǎn)來也。聲之所往,隨其所向,遠(yuǎn)者所過十?dāng)?shù)里……言不從之咎也?!焙笥脼榻ㄑ灾S喻而使在上者明察下情的典故。 清
錢謙益
《嚮言》
詩序:“善聽嚮言者,莫如圣人。有瞻言之圣人,言從作乂,而天下無嚮言之咎矣?!?/div>
分類:
古籍
特異
建言
言諷
諷喻
明察
下情
《漢語大詞典》:
怨句
(1).諷喻的詩句。 唐
韓愈
《贈崔立之評事》
詩:“頻蒙怨句刺棄遺,豈有閒官敢推引?!?br />(2).指抒寫哀怨的詩詞。 宋
陸游
《臨江仙·離果州作》
詞:“只道真情易寫,那知怨句難工。水流云散各西東?!?/div>
分類:
諷喻
抒寫
詩句
哀怨
詩詞
《國語辭典》:
書廚(書廚)
拼音:
shū chú
1.藏書的匱子。
2.比喻學(xué)識淵博,博學(xué)強(qiáng)記的人?!端问?。卷三四七。列傳。吳時》:「時敏于為文,未嘗屬稿,落筆已就,兩學(xué)目之曰:『立地書廚』?!?br />3.譏諷讀書多卻不能靈活運(yùn)用的人?!赌淆R書。卷三九。列傳。陸澄》:「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弧?/div>
分類:
藏書
諷喻
學(xué)問
讀書
櫥柜
人
運(yùn)用
《漢語大詞典》:
微諷(微諷)
微言勸諫;暗中諷喻。
《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下
》
:“ 呂倉 , 魏王 之臣也,而善於 秦 荊 ,微諷 秦 荊 令之攻 魏 ,因請行和以自重也?!?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諧隱
》
:“昔 齊威 酣樂,而 淳于 説甘酒; 楚襄 讌集,而 宋玉 賦
《好色》
:意在微諷,有足觀者。” 元
顧瑛
《至正十一年冬秉燭相對如夢寐》
詩:“談玄味妙理,謔笑雜微諷?!?/div>
分類:
勸諫
暗中
諷喻
《漢語大詞典》:
風(fēng)切(風(fēng)切)
諷喻切責(zé)。 宋
阮閱
《
詩話總龜后集·隱逸門
》
:“ 淮南小山 作
《招隱》
,極道山中窮苦之狀,以風(fēng)切遁世之士使無遐心,其旨深矣?!?
分類:
諷喻
切責(zé)
《漢語大詞典》:
諷興(諷興)
借物起興以諷喻。 唐
元稹
《授張籍秘書郎制》
:“
《傳》
云:‘王澤竭而詩不作。’又曰:‘采詩以觀人風(fēng)?!挂嗑柚皇乱?。以爾 籍 雅尚古文,不從流俗,切磨諷興,有助政經(jīng)?!?/div>
分類:
起興
諷喻
《漢語大詞典》:
諷勸(諷勸)
諷喻勸勉。
《
后漢書·班固傳上
》
:“ 固 感前世 相如 、 壽王 、 東方 之徒,造構(gòu)文辭,終以諷勸,乃上
《兩都賦》
,盛稱 洛邑 制度之美,以折西賓淫侈之論。” 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呼夢么》
:“其家人憂之,請以 陸生 事演成
《夢呼么》
十有六折,以資諷勸。” 朱自清
《國文教學(xué)·論朗讀》
:“作者在清華大學(xué)一個集會里也試過 渾家先生 的
《奉勸大爺》
(二十五年二月三日
《立報》
),那是諷勸 胡漢民 先生的?!?/div>
分類:
諷喻
勸勉
《漢語大詞典》:
諷論(諷論)
諷喻議論。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才略
》
:“而
《集靈》
諸賦,偏淺無才,故知長於諷論,不及麗文也?!?span id="o8pvivb" class="book">《
北史·恩幸傳·和士開
》:“ 士開 見人將加刑戮,多所營救,既得免罪,即令諷論,責(zé)其珍寶,謂之贖命物?!?/div>
分類:
諷喻
議論
《漢語大詞典》:
諧隱(諧隱)
猶言微言諷喻。 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語智·鄭涉》
:“ 劉玄佐 鎮(zhèn) 汴 ,嘗以讒怒,欲殺軍將 翟行恭 ,無敢辨者,處士 鄭涉 能諧隱,見 玄佐 曰:‘聞 翟行恭 抵刑,愿付尸一觀?!?玄佐 怪之。對曰:‘嘗聞枉死人面有異,一生未識,故借看耳。’ 玄佐 悟,乃免?!?/div>
分類:
言諷
諷喻
《漢語大詞典》:
諷切(諷切)
諷喻切責(zé)。
《
晉書·傅咸傳
》
:“ 咸 復(fù)與 駿 箋諷切之。 駿 意稍折,漸以不平。” 明
葉盛
《
水東日記·尹鳳岐詩諷時事
》
:“ 尹鳳岐 先生在翰林,好作詩諷切時事?!?章炳麟
《〈革命軍〉序》
:“嗟乎!世皆嚚昧而不知話言,主文諷切,勿為動容。”
分類:
諷喻
切責(z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