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10
詞典
1
分類詞匯
4
佛典
5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證 → 證證”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詞典
證入
分類詞匯
悟入
法界觀
證圣
證位
佛類詞典
果界證入
證入
證入生
證入成佛
證入因果
《漢語大詞典》:
證入(證入)
佛教語。謂以正智如實證得真理。
《水滸傳》
第九七回:“席間 公孫勝 對 喬道清 説:‘足下這法,上等不比諸佛菩薩累劫修來,證入虛空三昧,自在神通。’” 明
宋濂
《寶蓋山實際禪居記》
:“沙門年既壯,出游叢林,歷叩諸師,久未能證入?!?明
李贄
《復焦弱侯書》
:“非如 王先生 字字皆解脫門,既得者讀之足以印心,未得者讀之足以證入也?!?/div>
分類:
證入
佛教語
如實
實證
得真
真理
《漢語大詞典》:
悟入
(1).佛教語。謂覺知并證入實相之理。語本
《法華經(jīng)·方便品》
:“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xiàn)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xiàn)於世?!?唐
宗密
《
禪源諸詮集都序
》
卷下之一:“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頓漸,根性悟入之頓漸?!?元 德異
《〈壇經(jīng)〉序》
:“有 可大師 者,首於言下悟入,未上三拜得髓?!?br />(2).泛指領會。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
卷一:“舟中讀 張載人
《
儒門事親
》
一書,覺耳目一新,頗有悟入處?!?/div>
分類:
悟入
佛教語
領會
覺知
證入
實相
《漢語大詞典》:
法界觀(法界觀)
佛教語。
《華嚴經(jīng)》
所說證入“法界”的觀法。 中國 佛教華嚴宗據(jù)以立“四法界”觀。 宋
王安石
《再答呂吉甫書》
:“示及法界觀文字,輒留玩讀,研究義味也?!?/div>
分類:
佛教語
佛教
證入
中國
華嚴宗
《漢語大詞典》:
證圣(證聖)
佛教語。謂證入圣果。 南朝 齊
蕭子良
《凈住子·敬重正法門》
:“雜録正經(jīng),七千餘卷,詞義明敏,談味無遺,近則安國利人,遠則超凡證圣?!?宋
張商英
《宗禪辯》
:“一切眾生,小則遷善遠罪,大則明心證圣。”
分類:
佛教語
證入
入圣
《漢語大詞典》:
證位(證位)
謂參悟得道而證入仙界。 清
鄒弢
《三借廬筆談·疏香小影》
:“﹝ 葉仲韶 ﹞年十七,著
《返生香集》
。歿后,託乩筆與人談禪,前生本玉京仙女,今證位也?!?/div>
分類:
參悟
得道
證入
仙界
果界證入
【佛學大辭典】
(術語)證入于佛果也。
證入
【佛學大辭典】
(術語)以正智如實證得真理也。此有分滿。二乘之極果及初地以上乃至十地等覺為分,妙覺為滿。
【佛學常見辭匯】
證得妙道而入于真理。
證入生
【佛學大辭典】
(術語)華嚴宗所立三生成佛第三。(參見:三生)
【三藏法數(shù)】
證入生者,謂舍利弗,于逝多林中,令海覺等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彼諸比丘聞是說已,心意清凈,信解堅固,頂禮文殊,作如是言:仁者所有色身相好,愿我悉得。于是文殊為諸比丘開示演說大乘之法,令諸比丘成就深信,獲大智慧,于一生內(nèi),證入法界也。(梵語舍利弗,華言身子。梵語逝多,華言勝林,即給孤獨園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
三生
【佛學大辭典】
(術語)即三世轉生之意。傳燈錄曰:「有一省郎,夢至碧巖下一老僧前。煙穗極,微云此是檀越結愿,香煙存而檀越已三生矣?!拱拙右自姡骸甘勒f三生如不謬,共疑巢許是前身?!拱复巳皋D生而言。其外又有諸宗所立三生成佛之義者有數(shù)家,今列之如圖。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
〔一、見聞生〕,見聞生者,謂八難眾生,宿世見聞華嚴大經(jīng)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毀謗,故感八難之報,墮地獄中,受諸極苦。今蒙如來放足下輪相清凈功德光明所照,由其宿有見聞華嚴大經(jīng)善種,即得脫地獄苦,生兜率天,而得成道,于一生內(nèi),超登十地也。(八難者,地獄難、畜生難、餓鬼難、長壽天難、北郁單越難、盲聾瘖啞難、世智辨聰難、生在佛前佛后難也。梵語兜率,華言知足。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二、解行生〕,解行生者,謂善財童子于福城東初見文殊,得蒙開發(fā)而啟信解,遂令參問諸善知識,皆獲開示修行法門,乃至最后參見普賢,令其入于毛孔剎中,修行菩薩廣大愿因,圓滿諸佛無上道果。如此解行,即于一生而得圓滿也。
〔三、證入生〕,證入生者,謂舍利弗,于逝多林中,令海覺等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彼諸比丘聞是說已,心意清凈,信解堅固,頂禮文殊,作如是言:仁者所有色身相好,愿我悉得。于是文殊為諸比丘開示演說大乘之法,令諸比丘成就深信,獲大智慧,于一生內(nèi),證入法界也。(梵語舍利弗,華言身子。梵語逝多,華言勝林,即給孤獨園也。梵語比丘,華言乞士。梵語文殊師利,華言妙德。)
證入成佛
【佛學大辭典】
(術語)華嚴宗所立三生成佛各生成佛之一。(參見:三生成佛)
【佛學常見辭匯】
華嚴宗所立三生成佛之一。(參見:三生成佛)
三生成佛
【佛學大辭典】
(術語)華嚴宗所立,成佛有二義:一、以此三生配于過現(xiàn)未之三世,于過去生見佛聞法,植佛種子,于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于來世之生證入果海,即以三生而成佛,故謂之三生成佛,是為通途之義。二、見聞等三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經(jīng)隨好品記地獄天子于前生見聞華嚴大經(jīng)之正法而毀謗之,故今雖處于地獄,而為佛光所照,由前之見聞力即脫地獄之苦,而生于兜率天,于此一生成就十地解行遂得成佛。是見聞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經(jīng)入法界品謂善財童子于福城之東始見文殊,自此南詢,最后見普賢菩薩,一切解行于此一生得圓滿成就。是解行之一生成佛也。又本經(jīng)入法界品謂舍利弗等于逝多林使六千比丘觀察文殊師利。文殊為彼等說大法。使彼等證入法界。是證入之一生成佛也。說見華嚴大疏鈔三。(參見:三圣)
【佛學常見辭匯】
華嚴宗所立,謂以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生而成佛。于過去生見佛聞法,植佛種子,于今生完成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于未來世之生證道得果。
證入因果
【三藏法數(shù)】
謂第九會逝多林,說證入法界妙門。自第六十卷至第八十卷,共一品。初明佛果大用,后顯菩薩起用修因,謂因果二門,俱時證入,故名證入因果也。(梵語逝多,華言勝林。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