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4
詞典
1
分類詞匯
83
共83,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6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薄軀
薄曉
斧削
擲還
朽材
剪春韭
奉塵
斗膽
貧僧
短筆
薄面
草酌
薄身
暗鈍
滯拙
《漢語大詞典》:
薄軀(薄軀)
微賤的生命。謙辭。 漢
王粲
《鹖賦》
:“令薄軀以免害,從 孔 鶴于園湄。” 明
劉基
《吊岳將軍賦》
:“捐薄軀以報主兮,乃忠臣之素心。”
分類:
微賤
生命
謙辭
《國語辭典》:
薄曉(薄曉)
拼音:
bó xiǎo
天快亮的時候。如:「薄曉時分,他就出門了。」
分類:
拂曉
略知
謙辭
《國語辭典》:
斧削
拼音:
fǔ xuè
請人改削文字的謙詞。如:「若有不當(dāng)之處,尚祈斧削。」也作「斧正」、「斧政」。
分類:
斧削
修改
文字
謙辭
《國語辭典》:
擲還(擲還)
拼音:
zhí huán
請人歸還原物的謙辭。如:「請連同上次送打的稿件,一并擲還?!?/div>
分類:
歸還
還原
原物
謙辭
《漢語大詞典》:
朽材
朽木。喻衰朽之人。常用為謙辭。
《漢書·孔光傳》
:“臣以朽材,前比歷位典大職,卒無尺寸之效,幸免罪誅,全保首領(lǐng)。”
分類:
朽木
衰朽
謙辭
《漢語大詞典》:
剪春韭
古人以春初早韭為美味,故以“翦春韭”為召飲的謙辭。 唐
杜甫
《贈衛(wèi)八處士》
詩:“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币嗍∽鳌?翦韭 ”。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
:“今年尚未與閣下舉盃,春寒宜飲,乞於明日未刻過敝齋翦韭小集?!眳㈤?span id="s165gf5" class="book">《
南史·周颙傳
》。
分類:
美味
謙辭
一月
《漢語大詞典》:
奉塵(奉塵)
送著作給別人的謙辭。謂文筆淺陋,有污尊眼。塵,污染。 梁啟超
《復(fù)劉古愚山長書》
:“拙撰
《西學(xué)書目表》
,淺陋已極,既承相愛,亦以奉塵,尚乞教之?!?/div>
分類:
著作
謙辭
文筆
淺陋
《國語辭典》:
斗膽(斗膽)
拼音:
dǒu dǎn
膽大如斗,古人以為膽量與膽大小成正比。相傳三國時代蜀將姜維即膽如斗大。唐。
胡曾
〈
謝賜錢啟
〉:「推葛亮之秤心,負(fù)姜維之斗膽。」后多形容膽量很大。常用為謙辭?!豆僭捴改稀>硭?。官話問答》:「我斗膽說一句話,求大人可別見怪。」
分類:
大膽
謙辭
膽氣
豪壯
《國語辭典》:
貧僧(貧僧)
拼音:
pín sēng
和尚自稱的謙辭。《初刻拍案驚奇》卷七:「貧僧請取這袈裟,試令羅公取之。不得,是羅公輸;取得,是貧僧輸。」《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老和尚道:『貧僧當(dāng)年住在南京太平府蕪湖縣甘露庵里的,后來在京師報國寺做方丈?!弧?/div>
分類:
貧苦
僧
自稱
謙辭
《國語辭典》:
短筆(短筆)
拼音:
duǎn bǐ
謙稱自己文筆拙劣?!赌鲜贰>矶?。王鎮(zhèn)之傳》:「況仆托慕末風(fēng),竊以敘德為事,但恨短筆不足書美?!?/div>
分類:
拙劣
文筆
謙辭
《國語辭典》:
薄面
拼音:
bó miàn
1.對人謙稱自己的面子。如:「看我薄面,你就饒了他吧!」也作「薄分」、「薄臉」。
2.嬌羞的面孔?!杜逦捻嵏?。卷七六上。霰韻引文徵明詩》:「湖上修眉遠(yuǎn)山色,風(fēng)前薄面小桃花?!?/div>
分類:
薄面
微薄
害羞
情面
謙辭
《漢語大詞典》:
草酌
簡便的筵席。多用作設(shè)宴請客的謙辭。 元
王實甫
《西廂記》
第二本楔子:“到明日略備草酌,著 紅娘 來請,你是必來一會,別有商議?!?明
王玉峰
《焚香記·設(shè)宴》
:“聞老先生今日下車,學(xué)生特設(shè)草酌,在此驛相候,聊申洗塵之敬。”
分類:
簡便
筵席
設(shè)宴
宴請
請客
謙辭
《漢語大詞典》:
薄身
(1).猶賤軀。用作謙辭。
《文選·王粲〈從軍詩〉之四》
:“我有素餐責(zé),誠愧伐檀人。雖無鈆刀用,庶幾奮薄身?!?李周翰 注:“言我雖無鈆刀一割之用,庶幾奮微薄之身,愿以立功事?!?br />(2).謂物質(zhì)生活很儉約。
《文選·顏延之〈陶徵士誄〉》
:“豈若夫子,因心違事,畏榮好古,薄身厚志?!?劉良 注:“薄身,謂自儉約;厚志,謂敦道德也。”
分類:
猶賤
物質(zhì)生活
謙辭
儉約
《漢語大詞典》:
暗鈍(暗鈍)
愚昧遲鈍。多用為謙辭。 三國 魏
曹操
《陳損益表》
:“臣以區(qū)區(qū)之質(zhì),而當(dāng)鐘鼎之任;以暗鈍之才,而奉明明之政?!?唐
羅隱
《讒書·答賀蘭友書》
:“前者吾子不以僕之暗鈍,猥垂教示,大相開發(fā)?!?/div>
分類:
愚昧
遲鈍
謙辭
《漢語大詞典》:
滯拙(滯拙)
(1).遲鈍笨拙。多用作謙辭。 唐
王灣
《晚夏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
詩:“滯拙懷隱淪,書之寄良友?!?宋
曾鞏
《再與歐陽舍人書》
:“復(fù)思若 鞏 之淺狹滯拙而先生遇甚厚,恐己之不稱。”
(2).滯澀粗拙。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緒論外編》
:“四大家未立門庭以前,作者不無滯拙,而詞旨溫厚,不徇詞以失意。”
分類:
遲鈍
滯澀
笨拙
粗拙
謙辭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