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柯汝賢(?~?),鳳山縣茂才〖參考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藝文〉?!?。其他生平不詳。(黃美娥撰)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羅賢胄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湖南益陽人,字直夫。順治貢生。留心文獻,紀明末義軍攻陷長沙始末甚詳。有《楓香亭草》。
賴用賢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福建清流人,字鴻逵。事母孝。母病,親自服侍十年。時稱孝子。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本名德賢,字仲可,號竹所。邑令,以才能薦任慶元路大使。居官公謹,不以家累,自隨后世變謝職還家,至元二十五年生,至正二十四年卒,年七十有七。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六
釋悟賢,字愚嶺。姓周氏,銅梁人也。襁褓多疾,寄養(yǎng)空門,稍長因披衲城北壽隆寺。資性穎悟,超卓倫輩,諷誦馀間,兼習(xí)文翰,六寅波崙,皆所棲止。嘗游東南,歷覽名區(qū),禪機既暢,吟詠益工。因與同里廖先達、王明誠、左昌華、吳乃賡,合州孝廉張乃孚、禹湛、巴縣龔有融諸名士結(jié)社賦詩,極一時韻事,著有《六寅唱和集》及自定《詩草》一卷。銅梁雅秀,僧中以愚嶺為清代首稱云。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真賢,字獨愚,泗州人,寶華見月弟子也。賦性簡約,敦崇實行,外內(nèi)典籍,靡不博覽。尤精于教觀,深得楞嚴之旨。自稟具千華,究心三學(xué),凡所傳集,貫澈精微。故分座演法,稱為律匠。有行僧藍盂者,建齋僧館于楚州古枚里,謀之漕督帥中丞,擴張舊址,聿宏戒法,請賢住持,帥公欣然允許,改僧齋為大悲院,仍施膳僧田地,豁免差役。賢既戾止,初闡教乘,遂建戒幢。大淮南北,律學(xué)昌明,自賢始也。然經(jīng)營伊始,不過數(shù)楹,饑饉之馀,艱窘莫支。賢殫心造筑,精誠感發(fā),檀護頻來施舍,相繼卒立,叢林殿堂廊廡,罔不完備。又念止作二持,末法津梁,律門向?qū)?,必入大歲,庶不負著述苦心,并晰鏡磚疑議。因發(fā)憤往京師,留居待時,將達所志,而積勞成病,終不服藥,謂幻化空體,聚散不常,何勞人事。唯棲心凈土,超然善化。弟子遍知正奉靈骨歸。世壽、僧臘殊無可考。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七
賢巖,字天成,昆山人。主甫里海藏寺。有《續(xù)蓮集》。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七十八
錢夢鈴,字祚賢,號五峰,嘉善人。諸生。有《補巢書屋集》。
黃齊賢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浙江嘉興人,字敬思。有《孝史類編》。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辛齊光(?~?),字愧賢,澎湖奎璧澳人。嘉慶六年(1801)臺灣府學(xué)歲貢,十八年(1813)癸酉科欽賜舉人。家裕而樂善好施,嘗捐數(shù)百金修文石書院及臺灣府城試館,又修路造橋、修堤建祠,遇貧困者周恤之,告貸不能償者免之,多行善事,義聲聞鄉(xiāng)里。少年力學(xué),二十三歲為諸生,應(yīng)鄉(xiāng)試十馀科,內(nèi)渡遭風(fēng)幾殆,時母年高,慮風(fēng)波不測,遂決意杜門養(yǎng)母。母九十馀歲沒,齊光年六十六矣,盡哀盡禮。服闋再赴秋闈,皓首登瀛,為澎士先。耄年尤杖策一上公車,歸課子孫,藏書滿家,留心考據(jù)。既又主講文石書院,善誘后學(xué),教人重實踐,課諸生終日,諄諄不怠。年七十六,無病而卒?!杜旌m(xù)編?人物紀?列女》傳記中有數(shù)則為辛齊光參與采輯。(許俊雅撰)
楊俊士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楊俊士,字伯賢,山西平陽府蒲州人,錦衣衛(wèi)官籍,進士出身。
殷齊賢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殷齊賢,字欲恩,貴州貴陽人,同進士出身。嘉慶十九年(1814年)甲戌科進士,三甲二十三名,后事不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孫序賢,字墨村,舒城人,嘉慶庚辰進士,官刑部員外郎。

人物簡介

維基
張聰賢(?—1831年),字序侯,號愛濤,安徽桐城人。清朝官員。張聰賢家族為桐城張氏,自六世祖張英起,其家族翰林、進士、舉人輩出。其五世祖張廷璐為張英第三子,曾祖父張若震為雍正元年(1723年)舉人。聰賢自幼聰穎,勤奮讀書,嘉慶六年(1801年)鄉(xiāng)試中舉,嘉慶十年(1805年)考中乙丑科二甲第四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甘泉知縣,后調(diào)長安知縣,升直隸州同知。道光初年,補潼關(guān)廳同知。曾修《長安縣志》30卷。道光十一年(1831年)卒于官。入祀長安縣名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