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清福建閩縣人,字子希,號希齋。道光十九年舉人,咸豐元年舉孝廉方正。有《伊園詩鈔》。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三
王景賢,字希齋,閩縣人。道光己亥舉人。咸豐辛亥舉孝廉方正。有《伊園詩鈔》。
人物簡介
釋覺賢,字妙勝,姓曹氏。母氏梁,夢僧入室趺坐,寤而生子。兒時嘻戲,即陳佛事。年十二,落紺旌陽楠木院禮常為師,從塾師讀聞講《中庸》天命性道章旨,悉心體會,頗有所省。每日晡時,從塾返院,皆有定晷。獨此向暮,不見其歸,常甚怪之,使人覓得,出數(shù)里外。常詰其故,且謂:“熟路日行,何至迷失?”賢言:“方聆性道,未契旨歸,心有所在,循涂而走,竟忘南北?!背熡纱似嬷?。嘗誦《金剛經(jīng)》至“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必反覆數(shù)四,若別有悟入者。常師聞之曰:“此不凡器也?!鼻寮螒c癸酉,受戒于寶光繼彰。由是力涉經(jīng)論,兼窮教外別傳心印。丙子南游,謁江天寺志學(xué),偕至馀杭,跋山涉水,渴飲饑餐。忽有所得,求證于志,志欲擴其知識,不囿一隅,乃曰:“今天寧之恒贊、圓明之真月、高旻之方聚,皆有道者也,汝盍往參之?!辟t如其言,往還三寺,勤劬數(shù)載,互相啟發(fā),盡聞法要。癸未歸蜀,奉養(yǎng)慈親,藥鼎湯壚,備極勞瘁。及母壽告終,補藏諷經(jīng)于開元寺,欲資冥福,冀得超登。忽忽三年,更下江天,與志學(xué)諸耆宿,往復(fù)議論,則超然塵??之外矣。復(fù)至寶光寺,有經(jīng)樓而無藏經(jīng),人多惜之。賢與州人李祖德善,勸其資助,得數(shù)千金,攜之北上。未幾,橐載數(shù)十篋以歸,贊嘆之聲,徹于遠近。會月耀勌勞,方思退處,以席讓賢,遂主寶光。盡心誘掖,凡所造請,先后接踵,達二千馀人。病者藥之,寒者衣之,望風(fēng)投止,僧至如歸。戊戌,建蓮社堂,創(chuàng)普同塔,養(yǎng)生送死,各得其所。戊申,筑藏經(jīng)樓,崇高五丈,規(guī)制閎廓,更東造問本堂,西營靜照亭,以翼輔之。己酉,修羅漢堂。咸豐五年戊午,重新佛殿,高壯稱經(jīng)樓,于是殿堂樓閣,礙日凌云,比美江南。而賢亦老矣,是秋九月九日示寂。
人物簡介
【生卒】:約1816—? 【介紹】: 清廣西潯州人,一作象州人。原名賢達,因避翼王石達開諱而改名。粗通文墨,在拜上帝會時與洪秀全、馮云山密撰《天條書》、《三字經(jīng)》等。咸豐元年永安建制時,負責(zé)定禮作樂。后升職同檢點,封恩賞丞相后又封春官丞相,鎮(zhèn)國侯。旋以夫妻同宿犯天條被革職。奉命刪改《六經(jīng)》,后不詳。
人物簡介
敖冊賢,字金甫,榮昌人。咸豐癸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截取知府。有《椿蔭軒詩鈔》。維基
敖冊賢(1823年4月11日—?年),字文卿,號金甫,四川重慶府榮昌縣人,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舉人,咸豐癸丑科進士,庶吉士,官刑部主事。
人物簡介
【生卒】:1819—1885 【介紹】: 清江蘇長洲人,號芍亭。彭蘊章子。以蔭生授主事,咸豐五年成舉人。官終湖北巡撫。在鄂浚河建閘,筑圩代賑,有政聲。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822—1863 【介紹】: 清浙江歸安人,字竹生。道光二十四年舉人。捐官內(nèi)閣中書。咸豐間率民兵守湖州三年御太平軍。官至福建督糧道。后以糧盡,城破被執(zhí),死于蘇州。謚忠節(jié)。晚晴簃詩匯·卷一四六
趙景賢,字季侯,號竹生,歸安人。道光甲辰舉人,歷官福建督糧道,守湖州。殉難,贈巡撫,謚忠節(jié)。
人物簡介
【生卒】:約1826—? 【介紹】: 清廣西人。加入太平軍。清咸豐三年升監(jiān)軍,又升金四總制,守天京太平門。六年,進援湖北武昌,后轉(zhuǎn)戰(zhàn)江西、安徽。曾參與摧毀江南大營之役。同治元年封奉王。次年逼祁門。后又降清。
人物簡介
【生卒】:1834—1865 【介紹】: 清廣西藤縣人。貧農(nóng)出身。李秀成堂弟。咸豐元年加入太平軍。天京內(nèi)訌后,以善戰(zhàn)為朝眾所舉,封侍天福、左軍主將,主持皖南軍務(wù)。參加樅陽會議,與陳玉成攻克廬州。攻溧陽,取句容,參加進攻第二次江南大營之役,以功封侍王。隨即與李秀成東征,下丹陽、常州、蘇州。又轉(zhuǎn)戰(zhàn)浙皖贛等地,一度進逼曾國藩祁門大營。天京陷后,轉(zhuǎn)戰(zhàn)閩粵,曾占領(lǐng)福建漳州。后入鎮(zhèn)平汪海洋軍中,為汪所害。
人物簡介
【生卒】:1840—1891 【介紹】: 清道光帝第七子,愛新覺羅氏。曾參與祺祥政變,得慈禧太后信任。以醇郡王為御前大臣管神機營。同治末晉親王。同治死后子載湉入繼帝位。德宗光緒間中法戰(zhàn)時,入軍機,主海軍衙門,挪海軍經(jīng)費建頤和園。卒謚賢。晚晴簃詩匯·卷六
醇賢親王奕譞,號樸庵,宣宗第七子。有《九思堂詩稿》、《九思堂詩稿續(xù)編》。
人物簡介
貴賢(1841年—?),李氏,字尊谷,號哲生、哲生,內(nèi)務(wù)府漢軍鑲黃旗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善書法。同治九年(1870)庚午舉人,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進士。光緒四年,任戶部山西司郎中。光緒十年,任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后任吏科給事中、禮科掌印給事中。光緒二十一年,任太常寺少卿。后改大理寺少卿。光緒二十三年,署宗人府府丞,任奉天府府丞兼學(xué)政。光緒二十四年(1898),因病解職。贈二品頂戴。在禮科掌印給事中任上,擔(dān)任《欽定臺規(guī)》(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分校官同事時戶科給事中、正藍旗漢軍進士胡俊章,兩人系光緒二年進士同榜)。與內(nèi)務(wù)府正白旗漢軍進士延茂為宜泉的《春柳堂詩稿》(光緒十五年(1889)己丑刊本,系當(dāng)代紅學(xué)有爭論的文本)作序(內(nèi)務(wù)府鑲黃旗滿洲進士濟中作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