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詞典 5分類詞匯 4
《漢語大詞典》:賜食(賜食)
(1).國君贈予熟食。論語·鄉(xiāng)黨:“君賜食,必正席先嘗。” 邢昺 疏:“君賜食必先嘗之者,謂君以熟食賜己,必正席而坐,先品嘗之?!?br />(2).多指皇帝宴請臣下。 唐 韓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詩:“殿前羣公賜食罷,驊騮蹋路驕且閑。” 徐珂 《清稗類鈔·恩遇·世祖賜宋犖食于中和殿》:“上愛重之,恒賜食 中和殿 ?!?/div>
《分類字錦》:御廚賜食(御廚賜食)
歸田錄:國朝之制,大宴,樞使、副不坐,侍立殿上。既而退就御廚賜食,與閤門引進(jìn)、四方館使列坐廡下,親王一人伴食。
分類:燕饗
《分類字錦》:朝官賜食(朝官賜食)
春明退朝錄:唐日御宣政,設(shè)殿中細(xì)仗、兵部旗幡等于庭。朝官退,皆賜食。
分類:朝會
《分類字錦》:調(diào)羹賜食(調(diào)羹賜食)
唐書李白傳:天寶初,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見金鑾殿,論當(dāng)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diào)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授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shù)宴見。
分類:館閣
《分類字錦》:賜食奉母(賜食奉母)
唐書陳叔達(dá)傳:嘗賜食,得葡萄不舉。帝問之,對曰:臣母病渴,求不能致,愿歸奉之。帝流涕曰:卿有母遺乎?因賜之,又賚物百段。
分類:葡萄
《漢語大詞典》:臘面(臘麪)
亦稱“ 臘八麪 ”。 明 時宮中于十二月初八日賜食之面。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列朝一·賜百官食:“臘月八日吃臘麪?!?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臘八面》:“十二月初八日,釋氏以餳果諸物煮粥,名臘八粥。 明 宮中有臘八麪?!?/div>
《漢語大詞典》:廊餐
亦作“ 廊飡 ”。 古代常朝百官,朝退后皇帝賜食于殿前廊下,謂之廊餐。也叫廊食、廊下餐、廊下食。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jì)二:“十二月乙丑,帝以文武常參官每月一、五、九日赴朝,奏請備廊飡,詔從之?!?宋 王溥 五代會要·常朝:“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二月,中書門下奏每日常朝,百官皆拜,獨(dú)兩省官不拜;準(zhǔn)本朝故事,朝退于廊下賜食,謂之廊餐。百官遂有謝食拜,唯兩省官本省有廚,不赴廊餐,故不拜?!?span id="njmrqpr" class="book">《文獻(xiàn)通考·王禮二》:“廊下食起 唐 貞觀 ,其后常參官每日朝退賜食,謂之廊餐。 唐 末浸廢,但於入閣起居日賜食?!眳⒁姟?廊下食 ”。
《漢語大詞典》:廊下食
即廊餐。 宋 王溥 唐會要·廊下食:“ 貞觀 四年十二月詔,所司于外廊置食一頓?!?宋 王溥 唐會要·廊下食:“ 貞元 二年九月,舉故事,置武班朝參,其廊下食等,亦宜加給。”參見“ 廊餐 ”。
《漢語大詞典》:益食
加賜食邑。漢書·夏侯嬰傳:“ 漢王 既至 滎陽 ,收散兵,復(fù)振,賜 嬰 食邑 沂陽 ……至 魯 ,益食 茲氏 。”漢書·夏侯嬰傳:“從擊 代 ,至 武泉 、 云中 ,益食千戶。”
分類:賜食食邑
《漢語大詞典》:餼賚(餼賚)
(1).饋賜食物。南史·后妃傳論:“而愛止帷房,權(quán)無外授,戚屬餼賚,歲時不過肴漿,斯為美矣?!?br />(2).指饋賜的食物。宋書·隱逸傳·宗炳:“ 高祖 數(shù)致餼賚,其后子弟從祿,乃悉不復(fù)受?!?/div>
分類:賜食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