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身帶(身帶)
后漢書朱浮傳:豈有身帶三綬,職典大邦。而不顧恩義,生心外畔者乎。
分類:身帶組綬
《分類字錦》:身帶霜威(身帶霜威)
劉禹錫 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詩 身帶霜威辭鳳闕,口傳天語到雞林。
分類:奉使
《分類字錦》:龍身帶雪(龍身帶雪)
翁卷 道上人房老梅詩 仙魄乘槎去,龍身帶雪來。
分類:
《國語辭典》:粉蝶  拼音:fěn dié
動物名。鱗翅目粉蝶科。成蟲多為白、黃、橙色,喜愛十字花科植物,常產(chǎn)卵于菜葉反面,以葉片為食。最常見者為白粉蝶,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他尚有小巧美麗的黃蝶,及華貴的紅衽蝶等。幼蟲青綠而細長,為農業(yè)害蟲。
《國語辭典》:火龍(火龍)  拼音:huǒ lóng
1.火形和龍形的圖案,多用于古代帝王的服飾?!蹲髠?。桓公二年》:「火龍黼黻,昭其文也。」晉。杜預。注:「火,畫火也;龍,畫龍也?!?br />2.神話傳說中口中噴火的神龍。唐。王轂 苦熱行:「祝融南來鞭火龍,火旗焰焰燒天紅?!?br />3.形容連綿不絕的燈火。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詩:「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br />4.形容燃燒的烈火。宋。梅堯臣送黃殿丞通判潤州〉詩:「前年江州飛火龍,樓殿化盡山將镕。」
《國語辭典》:攜帶(攜帶)  拼音:xī dài
1.隨身帶著。《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身邊所有銀子,不便攜帶,恐有失所,要尋個寄放的去處?!?br />2.尊稱別人對自己的提攜幫助。《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多謝攜帶。我是清白漢子,不吃這樣不義無名之酒。」
《漢語大詞典》:壓身(壓身)
猶言護身。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論江賊書》:“故賊云:‘以茶壓身,始能行得。’凡千萬輩,盡販私茶?!弊宰ⅲ骸把噪S身有茶,即人不疑是賊?!卑矗?唐 代的劫江大盜往往隨身帶茶葉,假充茶商,故謂以茶葉當護身物。
《漢語大詞典》:籯糧(籯糧)
裹糧。出行時身帶口糧。 清 唐孫華 《南巡扈蹕詩為宋藥洲太史賦》:“西征昔歲動鑾輿,躍馬籯糧請隨從。”
《國語辭典》:空中芭蕾  拼音:kōng zhōng bā lěi
一種在空中跳芭蕾舞的技藝。藝人身帶降落傘從一萬二千呎的高空跳下,下降至二千呎時開始表演芭蕾舞,因為身在空中,所以要藉空氣調整動作。比賽時,得有人陪伴錄影,裁判以錄影內容評定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