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5,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德教
道化
知德
圣智
嶷嶷
德茂
能賢
登賢
仁德
母道
道風(fēng)
德元
德量
載德
倫類
《漢語大詞典》:德教
(1).道德教化。孟子·離婁上:“巨室之所慕,一國慕之;一國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材能:“夫人材不同,能各有異……有德教師人之能?!?唐 元稹 《授入朝契丹首領(lǐng)達(dá)于只枕等果毅別將制》:“朕聞德教加於四海,則遠(yuǎn)人斯屆。”
(2).指德育。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十三章:“若其公理乎,則德教、智教、體教之外,以實(shí)用教為最重?!?/div>
《漢語大詞典》:道化
(1).闡明事物的變化。史記·太史公自序:“是故以節(jié)人,《樂》以發(fā)和,以道事,以達(dá)意,以道化,春秋以道義?!?br />(2).道德風(fēng)化。列子·說符:“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道化凌遲,流遁遂往,賢士儒者,所宜共惜?!?宋 沈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以二帝道化之盛,始於閨房,則二女當(dāng)具 任 姒 之德?!?明 張居正 《書〈胡氏先訓(xùn)〉卷》:“蓋兩翁生先朝全盛時(shí),道化汪濊,故皆知節(jié)誼敦實(shí),而無夸毗市利之習(xí)?!?br />(3).以某種教義教化之。南齊書·皇后傳論:“后妃之德,著自風(fēng)謡,義起閨房,而道化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知德
才智與德行。 章炳麟 《訄書·訂孔》:“﹝ 孔丘 ﹞下比 孟軻 ,博習(xí)故事則賢,而知德少歉矣。”
分類:才智德行
《漢語大詞典》:圣智(聖智)
亦作“ 圣知 ”。 謂聰明睿智,無所不通。亦指具有非凡的道德智慧者。墨子·尚同中:“是故選擇天下賢良圣知辯慧之人立以為天子,使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span id="1111111" class="book">《荀子·宥坐》:“聰明圣知,守之以愚。”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夫人生百體堅(jiān)彊,手足便利,耳目聰明而心圣智,豈非士之愿與?” 晉 潘岳 《西征賦》:“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鬼神莫之要,圣智弗能豫?!?明 王守仁 《諫迎佛疏》:“陛下聰明圣知,昔者青宮,固已播傳四海。” 清 龔自珍 《古史鉤沉論四》:“興王圣智矣,其開國同姓魁杰壽耇,易盡也。” 胡適 《我們對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態(tài)度》:“只有真理可以使你自由,使你強(qiáng)有力,使你聰明圣智。” 呂澄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三講:“要把圣智所說的微言深義傳給凡愚的人理解,時(shí)間距離又這么遠(yuǎn),這也不容易。”
《國語辭典》:嶷嶷  拼音:nì nì
高峻魁梧的樣子。《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唐。韓愈歐陽生哀辭〉:「氣醇以方,容貌嶷嶷然。」
《漢語大詞典》:德茂
謂道德美盛。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 漢 興七十有八載,德茂存乎六世?!?唐 韓愈 《送汴州監(jiān)軍俱文珍序》:“故自 天寳 以來,當(dāng)藩垣屏翰之任,有弓矢鈇鉞之權(quán),皆國之元臣,天子所左右。其監(jiān)統(tǒng)中貴,必材雄德茂,榮耀寵光,能俯達(dá)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為之?!?/div>
分類:道德美盛
《漢語大詞典》:能賢(能賢)
有才能而又有道德者。左傳·隱公三年:“先君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學(xué)也,豈曰能賢。” 唐 錢珝 《為徐相公讓加食邑表》:“臣某伏惟尊號(hào)皇帝陛下文武應(yīng)天,憂勤厚國,旁求翊贊,慎擇能賢,如臣之才,焉可執(zhí)政?”
《漢語大詞典》:登賢(登賢)
舉用有道德有才干的人。后漢書·左周黃傳論:“急登賢之舉,虛降己之禮?!?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野旌伏彥,朝賞登賢。”南史·蔡興宗傳:“每至上朝,輒與令録以下陳欲登賢進(jìn)士之意?!?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自序》:“惟圣明在上,廣開言路,登賢進(jìn)良,直言無隱。”
《國語辭典》:仁德  拼音:rén dé
仁愛的德澤。《淮南子??姺Q》:「善之由我,與其由人,若仁德之盛者也。」《宋書。卷二。武帝本紀(jì)中》:「自歷世所賓,舟車所暨,靡不謳歌仁德,抃舞來庭?!?/div>
《漢語大詞典》:母道
(1).為母之道。道,指道德、天性、天職等。禮記·昏義:“天子脩男教,父道也;后脩女順,母道也?!?漢 劉向 列女傳·棄母姜嫄:“ 棄 母 姜嫄 ,清靜專一。履蹟而孕,懼棄於野。鳥獸覆翼,乃復(fù)收恤。卒為帝佐,母道既畢?!?唐 韓愈 《考功員外盧君墓銘》:“夫人 李 姓, 隴西 人。君在,配君子無違德;君歿,訓(xùn)子女得母道甚?!?br />(2).母親的行輩。禮記·大傳:“其夫?qū)俸醺傅勒?,妻皆母道也?!?孔穎達(dá) 疏:“道,猶行列也。若其夫隨屬於己之父行者,其妻皆即己之母行也,故云‘妻皆母道也’。”
《漢語大詞典》:道風(fēng)(道風(fēng))
(1).道德風(fēng)操。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廬山慧遠(yuǎn)法師序》:“於昔 安公 ,道風(fēng)允被?!?南朝 梁武帝 《罷鳳凰御書詔》:“朕君臨南面,道風(fēng)蓋闕,嘉祥時(shí)至,為媿已多?!?宋 宋祁 《賜皇弟允迪讓恩命不允批答》:“朝渙既頒,何執(zhí)常謙,欲遂素守,道風(fēng)雖亮,允令難稽。”
(2).謂超凡脫俗的風(fēng)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三·慧持:“ 遠(yuǎn) , 持 兄弟也。綽綽焉,信有道風(fēng)矣?!?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予坐客未識(shí)司直者,見其蓬髩電目,面作松鱗,癭處頷左……已而道風(fēng)披揚(yáng),緒論亹出?!?br />(3).謂諸凡道家之教義及其生活實(shí)踐等。 南朝 宋 朱廣之 《諮顧道士〈夷夏論〉書》:“僕夙漸法化,晚味道風(fēng),常以崇空貴無,宗趣一也?!?/div>
《漢語大詞典》:德元
謂德行居于首位,為道德方面的楷模。書·召誥:“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顯?!?孔 傳:“其惟王居位,在德之首。” 唐 韓愈 《上賈滑州書》:“伏惟閤下昭融古之典義,含和發(fā)英,作 唐 德元,簡棄詭説,保任皇極。” 宋 程大昌 考古編·夫子論一:“ 堯 、 舜 、 禹 、 湯 、 文 、 武 ,此六君子者,位在德元,力足以管攝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德量
道德涵養(yǎng)和氣量。世說新語·雅量“顧看 簡文 ,穆然清恬”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帝( 簡文 )舉止自若,音顏無變, 溫 每以此稱其德量?!?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其為相,務(wù)以厚重鎮(zhèn)止浮競,時(shí)人稱其德量。” 清 《過錫山贈(zèng)郭夔一》詩:“至人恢德量,涵納不可窮。”
《漢語大詞典》:載德(載德)
謂記載其德政。新唐書·忠義傳上·高叡:“舉明經(jīng),稍遷 通義 令,有治勞,人刻石載德?!?/div>
分類:記載德政
《國語辭典》:倫類(倫類)  拼音:lún lèi
1.同類。唐。方干 偶作詩:「若于巖洞求倫類,今古疏愚似我多?!?br />2.事物的條理、次序。《荀子。勸學(xué)》:「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xu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