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20,分55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散仙
神丹
三官
青白
紫皇
道妙
神霄
講經(jīng)
玄言
修真
煉丹
六甲
虛皇
三洞
八仙
《漢語大詞典》:散仙
(1).道教語。仙人未授仙職者之稱。 唐 韓愈 《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br />(2).比喻放曠不羈、自由閑散的人。 唐 白居易 《雪夜小飲贈夢得》詩:“久將時背成遺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唐 王轂 《逢道者神和子》詩:“酒里消閒日,人間作散仙?!?清 黃遵憲 《宮本鴨北索和》詩:“登樓北望方多事,未許偷閑作散仙。”
《漢語大詞典》:神丹
(1).道教所煉的靈藥。謂服之能成仙。 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余問諸道士以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內(nèi)文》召天神地祇之法,了無一人知之者?!?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之一:“琉璃作盌牙作盤,金鼎玉匕合神丹。合神丹,戲紫房,紫房綵女弄明璫?!?宋 陸游 《齋中雜興》詩之三:“神丹卒難求,百疾起如蝟?!?br />(2).古時 印度 對我國之別稱。參見“ 震旦 ”。
《國語辭典》:震旦  拼音:zhèn dàn
中國。梵語cina的音譯。古印度對中國的稱呼。《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吾意欲往震旦地方打一轉(zhuǎn)輪回?!挂沧g作「支那」。
《國語辭典》:三官  拼音:sān guān
1.三種官的合稱:(1)司徒、司馬、司空的總稱?!蹲髠?。昭公四年》:「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以書勛?!埂抖Y記。王制》:「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齋戒受質(zhì),百官各以其成,質(zhì)于三官?!?2)漢代均輸、鐘官、辨銅令的合稱?!妒酚?。卷三○。平準書》裴骃集解引〈漢書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屬官有上林均輸、鐘官、辨銅令?!蝗粍t上林三官,其是此三令乎?」
2.道教以天、地、水為「三官」。也稱為「三元」。
3.人身上的三要處:(1)耳、目、心之三器官?!秴问洗呵?。審分覽。任數(shù)》:「凡耳之聞也,藉于靜;目之見也,藉于昭;心之知也,藉于理。君臣易操,則上之三官者廢矣?!?2)身體食、視、聽三要處?!痘茨献?。詮言》:「三官交爭,以義為制者,心也?!?/div>
《漢語大詞典》:青白
(1).白色。史記·天官書:“﹝歲星﹞色青白而赤灰,所居野有憂?!?span id="50565c6" class="book">《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回路歸家,正行間,只見一個漢子,頭上帶個竹絲笠兒,穿著一領(lǐng)白段子兩上領(lǐng)布衫,青白行纏扎著褲子口,著一雙多耳麻鞋?!?艾蕪 《暮夜行》:“縷縷青白的炊煙,伸向明凈微藍的天際?!?br />(2).灰白。 魯迅 《吶喊·孔乙己》:“﹝ 孔乙己 ﹞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茅盾 《子夜》十五:“女工們青白的臉偶然在暝色中一閃?!?孫犁 《白洋淀紀事·麥收》:“槍聲響的越來越密…… 二梅 的臉有些青白?!?br />(3).青色和白色之物。指道教煉丹用的鉛、汞等物。 唐 羅隱 《寄第五尊師》詩:“朱黃揀日囚尸鬼,青白臨時注腦神。”
(4).指青眼和白眼。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四:“﹝ 楊誠齋 ﹞嘗自贊云……青白不形眼底,雌黃不出口中,只有一罪不赦,唐突明月清風。” 明 徐渭 《鸚鵡眼》詩:“認客休青白,韜光混瑾瑕?!眳⒁姟?青白眼 ”。
(5).黑與白。 清 阮元 《書梁昭明太子〈文選序〉后》:“此篇奇偶相生,音韻相合,如青白之成文,如《咸》《韶》之合節(jié)?!?br />(6).比喻是非、曲直。《封神演義》第十六回:“若放了女子,妖精一去,青白難分?!?br />(7).清白。明明白白。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滿 ﹞越想越惱。著甚來由,用了這主屈財,卻不是青白晦氣?!?張?zhí)煲?《萬仞約》五:“今天我們大家都跟你有話講,要跟你問個青白?!?/div>
《國語辭典》:青白眼  拼音:qīng bái yǎn
表示重視或輕視的眼色?!稌x書。卷四十九。阮籍傳》:「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赍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div>
《漢語大詞典》:紫皇
道教傳說中最高的神仙。太平御覽卷六五九引《秘要經(jīng)》:“太清九宮,皆有僚屬,其最高者,稱 太皇 、 紫皇 、 玉皇 ?!?唐 李白 《飛龍引》之二:“載玉女,過 紫皇 , 紫皇 乃賜白兔所擣之藥方。” 元 劉塤 《隱居通議·詩歌四》:“ 紫皇 一夕下綸旨,細祓丹鉛勘文字?!?/div>
分類:道教神仙
《漢語大詞典》:道妙
(1).佛教或道教學說的精義、經(jīng)典。 唐 韋應物 《春月觀省屬城始憩東西林精舍》詩:“道妙茍為得,出處理無偏?!?宋 真德秀 《送湯伯紀歸安仁》詩:“正須澄心愿,乃許窺道妙?!?清 陳確 《黃山道士韓養(yǎng)元師弟傳》:“ 尊覺 雖少年,而勤思道妙,甘淡泊。”
(2).指文章。 唐 韓愈 《記夢》詩:“夜夢神官與我言,羅縷道妙角與根。” 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汪琬 曰:“意當時有權(quán)貴不學,自詡能詩,欲得公之稱譽者,故作此以託諷歟?” 清 王筠 《菉友肊說》:“化神奇為腐臭,則典籍亦糟粕也;化臭腐為神奇,則瓦甓皆道妙也?!?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 梁 之 劉勰 ,至謂‘人文之元,肇自太極’(文心雕龍·原道),三才所顯,并由道妙,‘形立即章成矣,聲發(fā)則文生矣’,故凡虎斑霞綺,林籟泉韻,俱為文章。”
《漢語大詞典》:神霄
(1).道教謂九天中之最高者。宋史·方技傳下·林靈素:“既見,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其治曰府。’”
(2).仙境,天庭。 明 劉基 《題紫虛觀用周伯溫韻》:“傳聞仙子常時到,應是神霄有路通?!?br />(3).謂神靈消失而不可復見。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霄而蔽光?!?span id="jt0s610" class="book">《文選·洛神賦》作“神宵”, 李善 注:“宵,化也?!?/div>
《國語辭典》:講經(jīng)(講經(jīng))  拼音:jiǎng jīng
講演宗教經(jīng)典。《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上》:「當時天王與羅漢曰:『此人三生出世,佛教俱全?!槐阏埾陆绶◣熜噬v經(jīng)?!?/div>
《漢語大詞典》:玄言
(1).指 魏晉 間崇尚 老莊 玄理的言論或言談。晉書·簡文帝紀:“﹝ 簡文帝 ﹞及長,清虛寡欲,尤善玄言。”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 陽元 既沒,瞻舊宅而無成; 康伯 不存,對玄言而誰與?” 明 袁宗道 《訪陳晦伯先生》詩:“兕觥湛緑醑,麈尾發(fā)玄言。” 章炳麟 《學變》:“載其厭世,至導引求神仙,而皆崇法 老 莊 ,玄言自此作矣?!眳⒁姟?玄談 ”、“ 玄學 ”。
(2).指 老莊 之書。南史·張敷傳:“﹝ 張敷 ﹞性整貴,風韻甚高,好讀玄言。”舊唐書·傅奕傳:“﹝ 奕 曰﹞佛是胡中桀黠……模寫 老 莊 玄言,文飾妖幻之教耳?!?br />(3).指道教義理。 唐 張祜 《硫黃》詩:“一粒硫黃入貴門,寢堂深處問玄言?!?明 楊珽《龍膏記·開閣》:“慕你軒軒眉宇,望吐玄言。”
《漢語大詞典》:修真
道教謂學道修行為修真。 唐玄宗 《送道士薛季昌還山》詩:“洞府修真客, 衡陽 念舊居?!?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畫人物必分貴賤氣貌、朝代衣冠。釋門有善功方便之顏,道像具修真度世之范?!?span id="6v1db56"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其次者修真煉性,吐故納新,筑坎離以延年,煮鉛汞以濟物?!?/div>
《國語辭典》:煉丹(煉丹)  拼音:liàn dān
古代道士將汞、鉛、丹砂等礦石藥物置于爐火中燒煉成丹。傳說服之可治病強身且長生不老。其目的雖未完全達成,卻開啟中國化學的先河,造成火藥的發(fā)明。今中醫(yī)亦將礦石藥物燒煉成丹來治病,如鉛丹可治療結(jié)膜炎、腋臭、切傷、吐逆、反胃等。
《國語辭典》:鍊丹  拼音:liàn dān
古代道士將汞、鉛、丹砂等礦石藥物置于爐火中燒煉成丹。傳說服之可治病強身且長生不老。其目的雖未完全達成,卻開啟中國化學的先河,造成火藥的發(fā)明?,F(xiàn)今中醫(yī)亦有以礦石藥物煉成丹治病者,如鉛丹。也作「煉丹」。
《國語辭典》:六甲  拼音:liù jiǎ
1.天干地支相配計算時日,其中有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故稱為「六甲」?!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始知室家長幼之節(jié)?!?br />2.俗稱女子懷孕為「身懷六甲」。相傳男女于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天配合,最易懷孕,故名。《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受幸,身懷六甲,已兩月矣?!?br />3.一種五行方術(shù),可據(jù)以隱遁或避除神鬼。南朝陳。徐陵答諸求官人書〉:「五行有驛馬之言,六甲有官鬼之說?!?br />4.道教指供天帝驅(qū)使的陽神。道士可用符咒召請以祈驅(qū)鬼?!端问?。卷七一。律歷志四》:「以育六甲,六甲,天之使,行風電,筴鬼神?!?br />5.星名。《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華蓋杠旁六星曰六甲,可以分陰陽而配節(jié)候,故在帝旁,所以布政教而授農(nóng)時也?!?/div>
《漢語大詞典》:虛皇
道教神名。 南朝 梁 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并證心清,俱漏身濁。離有離無,且華且樸。結(jié)號虛皇,筌法正覺?!?唐 吳筠 《步虛詞》之九:“爰從太微上,肆覲虛皇尊?!?宋 陸游 《江上觀月》詩:“詩成莫駕長鯨去,自是虛皇白玉京?!?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知君舊籍隸虛皇,列近侍班行,謫來塵土離仙仗?!?/div>
《漢語大詞典》:三洞
(1).道教經(jīng)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稱“三洞”。言通玄達妙,其統(tǒng)有三,故云“三洞”。見《云笈七籤》卷六引《道門大論》。 南朝 梁簡文帝 《吳郡石像銘》:“又有受持 黃 老 ,好尚神仙,職在三洞,身帶八景,更竭丹款,復共奉迎。”
(2).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 唐 顧況 《步虛詞》:“迥步游三洞,清心禮七真。” 宋 王禹偁 《太一宮祭迴寄韓德純道士》詩:“自慙懷祿仕,蠹此力穡民。又拋三洞趣,來入九衢塵。”
《國語辭典》:八仙  拼音:bā xiān
1.神話傳說中的八位仙人:(1)漢鐘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八人。見《四游記。東游記。第五五回》。(2)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莊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見明。楊慎《升庵外集》卷一三。也稱為「蜀中八仙」。
2.唐代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璉、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位皆善飲酒賦詩,稱為「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