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30
詞典
3
分類詞匯
427
共427,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革心
檢討
失腳
小過
過舉
不對
防微
失足
謬誤
教訓
失陷
失策
陷溺
差誤
前轍
《國語辭典》:
革心
拼音:
gé xīn
1.改變心意,向上向善?!段簳>砣?。刁雍傳》:「令木石革心,鳥獸率舞。包天地之情,達神明之德?!?br />2.從事革命工作的人,必先革除心中的虛偽,以保存革命的真誠,謂之「革心」。
分類:
改正
正錯
錯誤
思想
《國語辭典》:
檢討(檢討)
拼音:
jiǎn tǎo
1.檢驗探討。如:「檢討得失」、「檢討成敗」。
2.職官名。宋有史館檢討,掌修國史。明、清時隸屬翰林院,位次于編修,與修撰編修同稱為「史官」。
分類:
官名
查核
總結
檢查
研討
自己
整理
錯誤
史館
言行
檢討
翰林院
《國語辭典》:
失腳(失腳)
拼音:
shī jiǎo
1.走路不小心而跌倒。《水滸傳》第一八回:「朱仝只做失腳撲地,倒在地下?!埂都t樓夢》第一二回:「少不得扯謊,說黑了,失腳掉在毛廁里了?!挂沧鳌甘ё恪埂?br />2.失意、受挫折。唐。
白居易
〈
東南行
〉:「翻身落霄漢,失腳倒泥涂。」元。
張可久
〈
慶東原。殺三士
〉曲:「他得志笑閒人,他失腳閒人笑?!?/div>
分類:
舉步
不慎
受挫
受挫折
挫折
跌倒
犯錯
錯誤
《國語辭典》:
小過(小過)
拼音:
xiǎo guò
1.小的過錯、輕微的過失?!豆茏?。五輔》:「薄徵斂,輕征賦,弛刑罰,赦罪戾,宥小過,此謂寬其政?!?br />2.稍微過量。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昨食酪小過,通夜委頓。」
3.《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震(?)上,表示利于守正,只可做小事,不宜做大事之象。
4.一種學校、機關團體對犯錯者的行政處分。
分類:
小過
稍微
機關
過錯
工廠
學校
犯錯
錯誤
《漢語大詞典》:
過舉(過舉)
(1).誤加擢用。
《
戰(zhàn)國策·楚策一
》
:“王過舉而已,不然,無以至此。”
《
史記·樂毅列傳
》
:“先王過舉,廁之賓客之中,立之羣臣之上,不謀父兄,以為亞卿?!?唐
張九齡
《歲初巡屬縣登高安南樓言懷》
詩:“不才叨過舉,唯力酬明恩?!?宋
司馬光
《論公主宅內臣狀》
:“伏望圣慈察臣愚忠,追止前命,無使四方指目,以為過舉,虧損盛德,非細故也?!?br />(2).錯誤的行為。
《商君書·墾令》
:“大臣不荒,則國事不稽,主無過舉?!?span id="awastkz" class="book">《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 叔孫生 曰:‘人主無過舉?!?宋
周邦彥
《汴都賦》
:“奕世載德,蔑聞過舉?!?/div>
分類:
錯誤
擢用
《國語辭典》:
不對(不對)
拼音:
bù duì
1.錯誤。如:「這樣做是不對的?!埂高@件事有什么不對?」
2.合不來。如:「他們兩個人素來不對?!埂抖膛陌阁@奇》卷一二:「一班風月場中人自然與道學不對,但是來看嚴蕊的沒一個不罵朱晦庵兩句。」
3.異于正常。如:「一進門,便發(fā)現氣氛不對?!?br />4.不合適。《紅樓夢》第四三回:「那湯雖好,就只不對稀飯。」
分類:
不對
不夠格
不合
不正常
正確
正常
錯誤
《漢語大詞典》:
防微
在錯誤或壞事剛萌發(fā)時,就加以制止。
《
晉書·慕容垂載記
》
:“ 垂 為三軍之統(tǒng),卿為謀 垂 之主,用兵制勝之權,防微杜貳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
:“常謂盡誠可以絶嫌猜,徇公可以弭讒愬。謂慎獨防微為近隘,謂艱貞用晦為廢忠?!?宋
羅大經
《
鶴林玉露
》
卷十一:“古之婦人,夫不在家,則不為容飾也,其遠嫌防微,至於如此?!?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一·二戴》
:“凌霄桑寄生,滋蔓尚可懼。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樹?!?/div>
分類:
錯誤
壞事
萌發(fā)
制止
《國語辭典》:
失足
拼音:
shī zú
1.舉止不莊重?!抖Y記。表記》:「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br />2.走路不小心而摔倒?!段宕鷿h。王定保。唐摭言。卷九。誤掇惡名》:「楊篆員外,乾符中佐永寧劉丞相淮南幕,因游江失足墜水?!骨濉:桶铑~《夜譚隨錄。卷一。碧碧》:「少年遑遽,極力擠之,孫猝不及防,失足墜巖下?!挂沧鳌甘_」。
3.因不慎而墮落、失節(jié)或誤入歧途。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三出:「少逢漂泊,偶爾失足于風塵。」《花月痕》第二五回:「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
分類:
失足
不慎
舉止
跌倒
墮落
不莊
莊重
嚴重
站穩(wěn)
錯誤
《國語辭典》:
謬誤(謬誤)
拼音:
miù wù
1.錯誤。《三國志。卷四一。蜀書。向朗傳》:「猶手自校書,刊定謬誤,積聚篇卷,于時最多?!?br />2.語言運用或心理臆測的疏失。也作「悖誤」。
分類:
謬誤
錯誤
差錯
《國語辭典》:
教訓(教訓)
拼音:
jiào xun
1.教導訓戒?!度辶滞馐贰返谌换兀骸附鼇砻缮贍數慕逃?,才曉得書是該念的?!埂段拿餍∈贰返诙兀骸咐戏蜃咏逃柕脴O是,兄弟偏見了。」
2.從失敗或錯誤的經驗中取得的認識。如:「你應牢記這一次的教訓,下次才不會再犯?!?/div>
分類:
教訓
教養(yǎng)
懲罰
教育
教導
失敗
訓練
訓戒
錯誤
取得
經驗
認識
《國語辭典》:
失陷
拼音:
shī xiàn
領土、城市等被敵人攻占?!端疂G傳》第六三回:「大名危如累卵,破在旦夕。倘或失陷,河北縣郡如之奈何?」
分類:
失陷
被俘
土地
財物
犯錯
俘虜
錯誤
城池
損失
敵方
攻占
《國語辭典》:
失策
拼音:
shī cè
計謀失誤。《后漢書。卷四四。胡廣傳》:「是以慮無失策,舉無過事?!埂段倪x。陸機。辯亡論上》:「謀無遺谞,舉不失策?!挂沧鳌甘恪?。
分類:
失策
策略
錯誤
謀劃
不當
《國語辭典》:
陷溺
拼音:
xiàn nì
1.陷入、沉溺。指喪失本性,沉迷不悟?!睹献?。告子上》:「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br />2.陷于困苦之境?!逗鬂h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公家息壅塞之費,百姓無陷溺之患?!?/div>
分類:
被水
浸潤
水淹
深深
淹沒
影響
深陷
陷入
水深火熱
錯誤
變壞
泥淖
禍害
害人
自拔
《漢語大詞典》:
差誤(差誤)
亦作“ 差悮 ”。 錯誤,差錯。
《
韓非子·制分
》
:“是以賞罰擾亂,邦道差誤,刑賞之不分白也?!?唐
韓愈
《進順宗皇帝實錄表狀》
:“臣當修撰之時,史官 沈傳師 等採事得於傳聞,詮次不精,致有差誤?!?span id="hnmecnv" class="book">《
朱子語類
》卷九二:“ 政和 中編此書時,多非其人,所以差誤如此?!?元 史樟
《莊周夢》
第二折:“便誘的心猿順,怎防著意馬驕,奴不如金丹修煉,差悮在分毫。”
分類:
差誤
錯誤
差錯
《漢語大詞典》:
前轍(前轍)
(1).以前車輪壓出的痕跡。喻以前的錯誤或教訓。
《
南史·齊高帝諸子傳下論
》
:“自 宋 受 晉 終, 馬氏 遂為廢姓, 齊 受 宋 禪, 劉 宗盡見誅夷, 梁武 革 齊 ,弗取前轍, 子恪 兄弟,并皆録用。” 明
徐渭
《奉答馮宗師書》
:“如以為 魏公 既作法象章,又作圓三五章,則重復之病,不犯前轍耶?”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閻王
》
:“由是立改前轍,遂稱賢淑?!?br />(2).喻指前人的作品。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封禪
》
:“雖復道極數殫,終然相襲,而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轍焉?!?/div>
分類:
以前
前車
前人
車輪
作品
痕跡
錯誤
教訓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