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御 → 禦御”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杜格
陷阱中的尖樁。古代的一種軍事防御設(shè)施。墨子·備蛾傅:“杜格,貍四尺,高者十丈,木長短相雜,兌其上,而外內(nèi)厚涂之?!?孫詒讓 間詁:“杜格義難通,疑當作柞格。國語·魯語云:‘設(shè)穽鄂?!?韋 注云:‘穽,柞格也?!酢⒍判谓`。”
《國語辭典》:基圍(基圍)  拼音:jī wéi
建有堤圍以防水患的近海田地。《大馬扁》第八回:「且說康有為原籍西樵地方,有一條基圍,喚做桑園。那基圍包圍許多田畝相連,十三鄉(xiāng)倒靠那桑園圍防御水患?!?/div>
《漢語大詞典》:滾木
一種作戰(zhàn)防御用的圓木。從城上、山上推滾下去殺傷進攻的敵人。明史·韓雍傳:“賊魁 侯大狗 等大懼,先移其累重於 桂州 橫石塘 ,而立柵南山,多置滾木、礧石、鏢鎗、藥弩拒官軍。” 吳先恩 《難忘的歲月》:“我們堅守城樓,架起 太平天囯 留下的土炮,用罐子裝上石灰,設(shè)上滾木、擂石,跟反革命搏斗?!?/div>
《漢語大詞典》:捍牌
一種盾牌類的防御武器。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經(jīng)畧又命火攻,先為捍牌御鎗礮,眾挾膏薪隨之?!?/div>
《漢語大詞典》:笓籬戰(zhàn)格(笓籬戰(zhàn)格)
古代城墻上的防御設(shè)施。由竹或荊柳編織而成,用以遮隔矢石。
《漢語大詞典》:避捍
躲避和防御。 北齊 顏之推 還冤記·弘氏:“ 少卿 端坐,便見 弘 來,初猶避捍,后乃款服,但言乞恩,嘔血而死?!?/div>
分類:躲避防御
《國語辭典》:避實擊虛(避實擊虛)  拼音:bì shí jí xū
避開堅強的而攻擊虛弱的。語本《孫子。虛實》:「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贡扔鞴稠毘颂摱?。明。劉基〈贈交棋相子先序〉:「避實擊虛,投間抵隙,兼弱取亂之道,無所不備?!挂沧鳌副軐嵕吞摗?、「就虛避實」。
《國語辭典》:持久戰(zhàn)(持久戰(zhàn))  拼音:chí jiǔ zhàn
時間持續(xù)很長的戰(zhàn)爭。通常是居劣勢的一方,借此避免決戰(zhàn),以逐步恢復(fù)軍力,削弱敵人的戰(zhàn)略。
《漢語大詞典》:皮艦(皮艦)
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戰(zhàn)艦。南史·鄧琬傳:“ 休仁 因此命 沈攸之 、 吳喜 、 佼長生 、 劉靈遺 、 劉伯符 等進攻 濃湖 ,造皮艦千乘,拔其營柵,苦戰(zhàn)移日,大破之。”
《國語辭典》:守望相助  拼音:shǒu wàng xiāng zhù
相互幫助,共同守衛(wèi)、瞭望。《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救,民是以和睦?!?/div>
《漢語大詞典》:少壘(少壘)
小型城堡,防御建筑。新唐書·吐蕃傳上:“ 昱 以 劍南 兵入攻 安戎 城,筑二少壘左右之?!?/div>
《漢語大詞典》:三表五餌(三表五餌)
漢 代 賈誼 陳獻的防御匈奴的辦法。以立信義、愛人之狀和好人之技為“三表”;以賜之盛服車乘、盛食珍味、音樂婦人、高堂邃宇府庫奴婢和親近安撫為“五餌”。見新書·匈奴。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 賈生 固天下奇才,所言亦一時之良策……當時將相羣臣豈無 賈生 之比,三表五餌,人知其疎,而欲以困中行,説尤不可信矣。” 宋 葉適 《外論一》:“雖然, 誼 於制患之術(shù)淺矣,請自為典屬,用三表五餌而繫之,若是者,先王待夷 狄 之意乎?”亦省作“ 三表 ”。 清 霅中人 《〈中西紀事〉后序》:“三表不聞於 漢 庭,五利奚裨於 晉國 ?!?/div>
《漢語大詞典》:救御(救禦)
阻止,防御。國語·晉語二:“殺無罪以為諸侯笑,使百姓莫不有藏惡於其心中,恐其如壅大川,潰而不可救御?!?韋昭 注:“御,止也?!?/div>
分類:阻止防御
《漢語大詞典》:木馬子(木馬子)
(1).木制馬桶。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華元郡王 允良 ……好坐木馬子,坐則不下?!?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八大王之子:“木馬子者竟是便溺之器……在 宋 時已有馬子桶之稱,則 允良 所坐木馬子必是此物?!?br />(2).軍中防御用具。上面一橫木,下置三足(或四足),高三尺,長六尺,縱橫布置營陣之外,以阻敵騎。 明 茅元儀 武備志·軍資乘·器式一:“皮竹笆……兩邊以木馬子倚定,開箭窗,可以射外。”
《國語辭典》:免疫力  拼音:miǎn yì lì
抵抗任何特殊疾病、微生物或毒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