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6詞典 2分類詞匯 34
《國語辭典》:陷阱  拼音:xiàn jǐng
1.為捉捕野獸而掘的深坑?!痘茨献印1浴罚骸富⒈粍?dòng),不入陷阱。」
2.害人的計(jì)謀。《禮記。中庸》:「人皆曰予知,驅(qū)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埂!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夫縣法以誘民,使入陷阱,孰積于此!」
《國語辭典》:自墜陷阱(自墜陷阱)  拼音:zì zhuì xiàn jǐng
比喻落人圈套或自取禍害。如:「他原想讓對(duì)方出丑,卻反倒讓自己進(jìn)退兩難,可謂自墜陷阱,自作自受了?!?/div>
《漢語大詞典》:陷井
陷阱。 杜鵬程 《難忘的摩天嶺》:“猛地,轟隆一聲,好,有什么野獸掉在 張鄉(xiāng)長 挖的陷井里了?!眳⒁姟?陷阱 ”。
分類:陷阱
《國語辭典》:陷阱  拼音:xiàn jǐng
1.為捉捕野獸而掘的深坑。《淮南子。兵略》:「虎豹不動(dòng),不入陷阱。」
2.害人的計(jì)謀?!抖Y記。中庸》:「人皆曰予知,驅(qū)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稘h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夫縣法以誘民,使入陷阱,孰積于此!」
《國語辭典》:坑陷  拼音:kēng xiàn
陷害、構(gòu)陷。《水滸傳》第一一回:「誰想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chǎng),文了面,直斷送到這里?!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五:「才有歡愛之事,便有迷戀之人;才有迷戀之人,便有坑陷之局?!?/div>
《國語辭典》:陷坑  拼音:xiàn kēng
1.陷阱?!度龂萘x》第一二回:「操急引軍退五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鉤手?!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呕兀骸盖叭湛傛?zhèn)馬大老爺出兵,竟被青楓城的番子用計(jì)挖了陷坑,連人和馬都跌在陷坑里?!?br />2.洼下的深坑。
分類:陷坑陷阱
《漢語大詞典》:阱坑(阱阬)
陷阱。比喻苦難的深淵。 清 黃景仁《平定兩金川大功告成恭紀(jì)》詩:“類造上帝告宗祊,往救赤子離阱阬?!?
《漢語大詞典》:陷機(jī)(陷機(jī))
猶陷阱。 龔振黃 《青島潮》第四章:“下列各外交秘約,即 日本 預(yù)設(shè)之陷機(jī)也?!?/div>
分類:陷阱
《漢語大詞典》:窞阱
即陷阱。 唐 韓愈 《守戒》:“今人有宅於山者,知猛獸之為害,則必高其柴楥而外施窞穽以待之。”
分類:陷阱
《漢語大詞典》:陷坎
即陷阱。《水滸傳》第六十回:“貧道作起道法,教這三人在陣中前后無路,左右無門。卻于坎地上掘一陷坎,直逼此三人到于那里。兩邊埋伏下?lián)香^手,準(zhǔn)備捉將?!?/div>
分類:陷阱
《漢語大詞典》:阨阱
陷阱。喻困厄的境地。 清 惲敬 《吳城萬壽宮者祀》:“有斯世之責(zé)者,方將搔其芽而揠其心,窒其源而障其潰,豈可隨俗接踵,陷於阨阱哉!”
《漢語大詞典》:毒阱
指陷阱。比喻害人的圈套。 郭沫若 《十批判書·韓非子的批判》:“一句莫須有的罪狀,‘ 非 之來也未必不以其能存 韓 也為重于 韓 也’,便被陷入了他自己所最得意的‘行飲食’的毒穽?!?/div>
《漢語大詞典》:機(jī)阱(機(jī)穽)
(1).設(shè)有機(jī)關(guān)的捕獸陷阱。后漢書·文苑傳下·趙壹:“有一窮鳥,戢翼原野。罼網(wǎng)加上,機(jī)穽在下?!?李賢 注:“機(jī),捕獸機(jī)檻也。穽,穿地陷獸?!?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逸麟逍遙大荒之表,故無機(jī)穽之禍?!?宋 秦觀 《盜賊上》:“故捕虎之術(shù),必先設(shè)機(jī)穽,旁置網(wǎng)罟?!?br />(2).比喻險(xiǎn)境或坑害人的圈套。 宋 蘇舜欽 《依韻和王景章見寄》:“世間機(jī)穽知難避,往者圖書可自箴。” 明楊珽《龍膏記·修郄》:“生平笑里藏機(jī)穽,么么小輩敢相輕?!?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夫人心叵測(cè),險(xiǎn)於山川;機(jī)穽萬端,由斯隱伏?!?/div>
《漢語大詞典》:坎井
(1).亦作“ 埳井 ”。廢井;淺井。莊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成玄英 疏:“埳井,猶淺井也?!?span id="01qku02" class="book">《荀子·正論》:“淺不足與測(cè)深,愚不足與謀知,坎井之鼃,不可與語東海之樂,此之謂也?!?span id="dlfps02" class="book">《后漢書·杜篤傳》:“彼埳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李賢 注:“埳井喻小也。”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xù)錄一:“﹝鬼﹞或隱入坎井,人過乃徐徐出?!?br />(2).陷阱,井,通“ 阱 ”。喻艱難或險(xiǎn)阻。陳書·江總姚察傳論:“至於九流、《七略》之書,名山、石室之記, 汲郡 、 孔堂 之書,玉箱、金板之文,莫不窮研旨奧,遍探坎井,故道冠人師,搢紳以為準(zhǔn)的?!?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北史·隋紀(jì)下》:“又 滄海 道軍,舟艫千里,高颿電逝,巨艦云飛。橫斷 沮江 ,逕造 平壤 。島嶼之望斯絶,坎井之路已窮。”
《高級(jí)漢語詞典》:坑阱
深坑
《漢語大詞典》:檻阱(檻穽)
亦作“ 檻阱 ”。
(1).捕捉野獸的機(jī)具和陷坑。后漢書·宋均傳:“郡多虎暴,數(shù)為民患,常募設(shè)檻穽而猶多傷害。” 李賢 注:“檻,為機(jī)以捕獸。穽謂穿地陷之?!?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卷二:“彼以孤軍入重地,正猶虎豹自投於檻穽中。”《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 勤自勵(lì) ﹞行至中途,地名 大樹坡 ,見一黃斑老虎,誤陷于檻穽之中?!?清 心青 《廿世紀(jì)女界文明燈彈詞·茶會(huì)》:“如果一個(gè)女子,雖是十分文明,卻只家庭中與男子相見,不能出外交游,仍是束縛其自由之權(quán),與檻阱中牛馬無異。”
(2).喻人世間的陷阱、牢籠。 宋 歐陽修 《別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自茲遭檻穽,一落誰引汲?” 宋 曾鞏 《書閣》詩:“世路因仍憂檻穽,他鄉(xiāng)衰暮傍風(fēng)塵。”資治通鑒·后漢高祖乾祐元年:“今 延壽 方墜檻穽,吾何忍更害 匡贊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