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38,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伏處
靜憩
巢棲
窮棲
潛隱
潛處
蟠蟄
潛居
遁身
臥隱
貞居
潛精
逸處
蟄處
逃山
《漢語大詞典》:伏處(伏處)
(1).隱居。莊子·在宥:“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 清 姚瑩 《復薦青一兄書》:“愧無古人高潔之行,伏處邱園,而浮沉外吏,數(shù)見黜辱,已自傷矣!”
(2).安處,不四出活動。 魯迅 《華蓋集·十四年的“讀經(jīng)”》:“闊人決不是笨牛,否則,他早已伏處牖下,老死田間了。”
《漢語大詞典》:靜憩
指隱居。 隋 江總 《攝山棲霞寺碑》:“曩日靜憩 鐘巖 ,余便觀止。餐仁飲德,十有餘年?!?/div>
分類:隱居
《漢語大詞典》:巢棲(巢棲)
指隱居。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故 堯 舜 在上,而 箕 潁 有巢棲之客; 夏后 御世,而窮藪有握耒之賢?!?清 黃鷟來 《題洪秋七游黃山圖》詩:“紫庭鬱千仞,巢棲有其時?!?/div>
分類:隱居
《漢語大詞典》:窮棲(窮棲)
(1).隱居。文選·范曄〈宦者傳論〉:“海內嗟毒,志士窮棲?!?呂延濟 注:“窮棲,謂深隱也?!?南朝 宋 顏延之 《和謝監(jiān)靈運》:“寡立非擇方,刻意藉窮棲?!?br />(2).困苦地生活下去。 唐 杜甫 《無家別》詩:“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div>
《漢語大詞典》:潛隱(潛隱)
亦作“潛隱”。
(1).潛藏;隱藏。后漢書·崔駰傳:“窮至賾於幽微,測潛隱之無源。”易·乾“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王弼 注“初則不彰,三則乾乾” 唐 孔穎達 疏:“‘初則不彰’者,謂潛隱不彰顯也?!?葉圣陶 《在民間》:“她們也有潛隱的可貴的心靈,她們也有獨到的深切的見解?!?br />(2).隱居。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爾乃潛隱衡門,收朋勤誨,童蒙賴焉。”晉書·藝術傳·王嘉:“潛隱於 終南山 ,結菴盧而止?!?/div>
《漢語大詞典》:潛處(潛處)
(1).藏匿。 漢 王充 論衡·吉驗:“ 堯 使 禹 治水,驅蛇龍,水治東流,蛇龍潛處?!?br />(2).深居。 漢 班固 《幽通賦》:“靖潛處以永思兮,經(jīng)日月而彌遠?!?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br />(3).猶隱居。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潛處蓬室,不干勢權。”
《漢語大詞典》:蟠蟄(蟠蟄)
(1).蟄居;隱居。 唐 姚合 《贈終南山傅山人》詩:“蟠蟄身仍病,鵬摶力未通?!?張際亮 《送云麓觀察督糧粵東》詩:“蟠蟄泥涂愧頭角,飛騰滄海凌風潮?!?br />(2).藏伏。 宋 司馬光 《癭盆》詩:“海鼃鬭怒腹干張,老鮫蟠蟄鱗鬐禿?!?/div>
《國語辭典》:潛居(潛居)  拼音:qián jū
隱居?!逗鬂h書。卷五一。李恂傳》:「潛居山澤,結草為廬,獨與諸生織席自給?!埂侗阕印M馄?。正郭》:「蓋盤桓潛居之時,非在天利見之會也?!?/div>
《國語辭典》:遁身  拼音:dùn shēn
隱藏身體。如:「遁身術」。
《漢語大詞典》:臥隱(臥隱)
指隱居。 宋 劉敞 《蟬》詩:“ 屈 宋 悲秋苦, 夷 齊 臥隱高?!?/div>
分類:隱居
《漢語大詞典》:貞居(貞居)
猶隱居。 元 虞集 《賦彭氏靜深堂》:“君子憺無欲,淵然事幽潛;貞居觀物初,天機引休恬?!?元 黃溍 《送陳生歸天臺》詩:“歿者歸山丘,存者風雨散;惟餘貞居翁,共喫殘年飯?!?/div>
分類:隱居
《漢語大詞典》:潛精(潛精)
(1).專心一意。 漢 應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潛精墳籍,立身揚名?!?br />(2).隱蔽光輝。精,精光。 三國 魏 曹植 《愁霖賦》:“悼朝陽之隱曜兮,怨北辰之潛精?!?br />(3).謂隱居。 唐 吳筠 《高士詠·樊先生》:“ 巢父 志何遠,潛精人莫知?!?/div>
《漢語大詞典》:逸處(逸處)
(1).猶隱居。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女祭女戚》:“曷為水間,操魚持俎,厥麗安在,離羣逸處?!?br />(2).猶安居。 宋 蘇轍 《晉論》:“使之安居而能勤,逸處而能憂?!?/div>
分類:安居隱居
《漢語大詞典》:蟄處(蟄處)
隱居。 章炳麟 《瑞安孫先生傷辭》:“ 炳麟 喪其師資,且聞 平子 亦蟄處不與世耦,生死未可知?!?/div>
分類:隱居
《漢語大詞典》:逃山
謂隱居。 明 王思任 《謁選濡滯得曹允大予假報》詩之二:“逃山也或清如許,入局之人勇一拚。”
分類: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