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38,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云林
林壑
冥鴻
臥龍
丘園
柴桑
避地
舊隱
散發(fā)
云鄉(xiāng)
隱者
林巒
墻東
垂綸
林丘
《國語辭典》:云林(雲(yún)林)  拼音:yún lín
1.地名。位于江蘇省金壇縣南西遙村。為明代于玉德所建,有三十六景。
2.山名。位于江西省金溪縣東,勢極峻峭,上接云際,故名。上有三十六峰,最高峰為出云峰。
3.元代畫家倪瓚的別號。參見「倪瓚」條。
4.縣名。位于臺灣中部。參見「云林縣」條。
《國語辭典》:林壑  拼音:lín huò
山林幽深的地方?!段倪x。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8466' target='_blank'>歐陽修 醉翁亭記:「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國語辭典》:冥鴻(冥鴻)  拼音:míng hóng
高飛的鴻雁。比喻避世之士,或高飛遠引。唐。白居易范陽張公墓志銘〉:「天驥冥鴻,始自筮仕。」唐。白居易 與元九書:「時之不來也,為霧豹,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div>
《國語辭典》:臥龍(臥龍)  拼音:wò lóng
1.睡臥的龍。北周。庾信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暗石疑藏虎,盤根似臥龍?!?br />2.比喻隱居而未顯達的曠世奇才?!度龂尽>砣?。蜀書。諸葛亮傳》:「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嵇康,臥龍也,不可起。」
《國語辭典》:丘園(丘園)  拼音:qiū yuán
1.鄉(xiāng)野林園?!兑捉?jīng)。賁卦。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埂杜f唐書。卷五五。劉黑闥傳》:「天下已平,樂在丘園為農(nóng)夫耳。」
2.隱居的地方。漢。蔡邕處士圈典碑〉:「潔耿介于丘園,慕七人之遺風?!埂侗笔贰>砹?。韋孝寬等傳。論曰》:「怡神墳籍,養(yǎng)素丘園?!?br />3.隱居、退隱。《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三》:「臣聞髦俊之才,世所希乏,丘園之秀,因時則揚?!?/div>
《國語辭典》:柴桑  拼音:chái sāng
1.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縣西南。漢置,屬豫章郡。東漢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取荊州,劉備派諸葛亮見孫權(quán)于此。晉陶潛故里。
2.借指故里。唐。杜甫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晉肅入蜀余下沔鄂詩:「正解柴桑纜,仍看蜀道行。」
《國語辭典》:避地  拼音:bì dì
因避亂而遷居他鄉(xiāng)?!逗鬂h書。卷六八。郭符許列傳。許劭》:「方今小人道長,王室將亂,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顾?。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一:「京國亂離,僖皇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潁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div>
《漢語大詞典》:舊隱(舊隱)
(1).舊時的隱居處。 唐 項斯 《送歸江州友人初下第》詩:“新春城外路,舊隱水邊村。”
(2).昔日的隱士。 唐 吳融 《蕭縣道中》詩:“草堂舊隱終歸去,寄語巖猿莫曉驚?!?/div>
《國語辭典》:散發(fā)(散發(fā))  拼音:sàn fā
散布、發(fā)出。如:「散發(fā)傳單」、「蘭花散發(fā)出陣陣清香?!?/div>
《國語辭典》:散發(fā)(散髮)  拼音:sàn fǎ
1.披發(fā)。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詩:「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閒敞?!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188' target='_blank'>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詩:「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2.比喻解冠隱居。《后漢書。卷四五。袁安傳》:「延熹末,黨事將作,閎遂散發(fā)絕世,欲投跡深林?!埂赌鲜?。卷四七。虞玩之傳》:「虞公散發(fā)海隅,同古人之美,而東都之送,殊不藹藹?!?/div>
《漢語大詞典》:云鄉(xiāng)(雲(yún)鄉(xiāng))
白云鄉(xiāng),白云聚集之所。指深山中道士修煉或高士隱居之所。 唐 陳子昂 《續(xù)唐故中岳體玄先生潘尊師碑頌》:“ 有唐 高宗 兮天子之光,好道樂仙兮思彼云鄉(xiāng)?!?宋 賀鑄 《訴衷情》詞:“不堪回首臥云鄉(xiāng),羇宦負清狂?!?宋 楊萬里 《歸去來兮引》詞:“富貴本危機,云鄉(xiāng)不可期。”
《國語辭典》:隱者(隱者)  拼音:yǐn zhě
隱居的人?!墩撜Z。微子》:「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埂度龂萘x》第三七回:「玄德曰:『此亦隱者之言也?!弧?/div>
分類:隱者隱居
《漢語大詞典》:林巒(林巒)
(1).樹林與峰巒。泛指山林。 南朝 齊 孔稚圭 《北山移文》:“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唐 王昌齡 《山行入涇州》詩:“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宋 朱熹 《休庵》詩:“別嶺有精廬,林巒亦幽絶?!?明 皇甫沖 《維摩寺雨坐》詩:“林巒忽不見,但聞山澗響?!?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風景憐殊俗,林巒想故關(guān)?!?br />(2).指隱居的地方。 唐 李白 《贈參寥子》詩:“長揖不受官,拂衣歸林巒?!?/div>
《漢語大詞典》:墻東(牆東)
后漢書·逸民傳·逢萌:“ 君公 遭亂獨不去,儈牛自隱。時人謂之論曰:‘避世墻東 王君公 ?!焙笠蛞浴皦|”指隱居之地。 北周 庾信 《和樂儀同苦熱》:“寂寥人事屏,還得隱墻東?!?唐 王維 《登樓歌》:“執(zhí)戟疲於下位,老夫好隱兮墻東?!?宋 黃庭堅 《次韻謝公定王世弼贈答二絕句》之二:“ 王 謝 風流看二妙,病夫直欲臥墻東?!?明 夏完淳 《避地》詩之三:“滄浪何地穩(wěn)?晞髮問墻東。”
分類:隱居
《國語辭典》:垂綸(垂綸)  拼音:chuí lún
1.釣魚。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二:「赭衣居傅巖,垂綸在渭川?!顾?。張元干 賀新郎。曳杖危樓去詞:「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br />2.隱居或退隱?!侗阕?。外篇。嘉遁》:「漆園垂綸而不顧卿相之貴,柏成操耜而不屑諸侯之高?!?/div>
《漢語大詞典》:林丘(林坵)
亦作“ 林坵 ”。亦作“ 林邱 ”。
(1).樹木與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 宋 謝惠連 《西陵遇風獻康樂》詩:“零雨潤墳澤,落雪灑林丘?!?元 薩都剌 《次張舉韻題皖山金氏繡野亭》:“最喜園林動花竹,不妨城郭帶林丘?!?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私葬》:“殺氣如煙蔽林坵,孤城半掩無人鬭?!?br />(2).指隱居的地方。 晉 謝安 《蘭亭》詩:“伊昔先子,有懷春游,契茲言執(zhí),寄傲林丘?!?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詩之一:“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予賦《留窮詩》,以述其志云:‘……窮自有離合,心何偏去留。踟躕兼晦朔,寂寞且林邱?!?/div>
《漢語大詞典》:林邱
見“ 林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