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38,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陸沉
小隱
長往
離居
高步
巢穴
君平
無終
懸車
避秦
漁竿
遺世
傅說
隱士
林薄
《國語辭典》:陸沉(陸沉)  拼音:lù chén
1.陸地陷沒。如:「超量抽取地下水,使整個地區(qū)陸沉為沼澤?!?br />2.比喻國土淪陷。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輕詆》:「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br />3.比喻賢者隱居于市朝中?!肚f子。則陽》:「其聲銷,其志無窮,其口雖言,其心未嘗言,方且與世違,而不屑與之俱,是陸沉者也。」晉。郭象。注:「人中隱者,譬無水而沉也?!?br />4.昏沉愚昧。漢。王充《論衡。謝短》:「夫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div>
《漢語大詞典》:小隱(小隱)
謂隱居山林。 晉 王康琚 《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宋 陸游 《寓嘆》詩:“小隱終非隱,休官尚是官?!?/div>
分類:隱居山林
《漢語大詞典》:長往(長往)
(1).一去不返。 唐 馮贄 云仙雜記·冰山:“﹝ 張彖 ﹞后登第為 華陰 尉,嘆曰:‘丈夫有凌云蓋世之志,拘于下位,若立身于矮屋中,使人抬頭不得。’遂拂衣長往?!?span id="brnbtpv" class="book">《西湖二集·灑雪堂巧結良緣》:“兄途中謹慎,早早到家,有便再來,勿為長往?!?br />(2).指避世隱居。 晉 潘岳 《西征賦》:“悟山潛之逸士,卓長往而不反?!?唐 王度 《古鏡記》:“又將遍游山水,以為長往之策?!?明 何景明 《與何粹夫書》:“先生乃復欲憤世自遂,長往之情得矣!”
(3).死亡的婉詞。 南朝 宋 顏延之 《吊張茂度書》:“豈謂中年,奄為長往!” 宋 沈括 夢溪筆談·神奇:“俄頃,又舉頭顧 希文 曰:‘亦無鬼神,亦無恐怖?!杂櫵扉L往。”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愚民含忿輕生:“見其幼弟氣尚未絶,灌救得生。其餘六人則已長往?!?/div>
《漢語大詞典》:離居(離居)
(1).離開居處,流離失所。語出書·盤庚下:“今我民用蕩析離居,罔有定極?!?孔穎達 疏:“播蕩分析,離其居宅,無安定之極?!?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述離居,則愴怏而難懷?!?李大釗 《大哀篇》:“刀兵水火,天災乘之,人禍臨之,蕩析離居,轉死溝洫?!?br />(2).散處;分居。《詩·小雅·雨無正》:“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勩?!?鄭玄 箋:“長官之大夫於王流于 彘 而皆散處。”左傳·文公十六年:“夫 麇 與 百濮 謂我饑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 百濮 離居,將各走其邑,誰暇謀人?!?唐 宋之問 《江南曲》:“妾住 越 城南,離居不自堪?!?明 高啟 《擬古》詩之二:“上有離居婦,哀歌撫弦琴?!?清 納蘭性德 《歲晚感舊》詩:“時序忽云暮,離居倍悄然。”
(3).猶離房,別室。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鬱紆將難進,親愛在離居。”
(4).猶放棄、停止。莊子·山木:“ 魯侯 曰:‘吾學先王之道,脩先君之業(yè),吾敬鬼尊賢,親而行之,無須臾離居?!?郭慶藩 集釋引 俞樾 曰:“ 崔譔 本無離字,而以居字連上句讀,當從之。《呂覽·慎人篇》‘胼胝不居’, 高誘 訓居為止。‘無須臾居’者,無須臾止也,正與上句行字相對成義。學者不達居字之旨,而習於《中庸》‘不可須臾離’之文,遂妄加離字,而居字屬下讀,失之矣?!?br />(5).指隱居者。《楚辭·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王逸 注:“離居,謂隱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高步
(1).闊步,大步。 晉 左思 《詠史》之五:“被褐出 閶闔 ,高步追 許由 ?!?明 雷士俊《寄王筑夫》詩:“琴書敦宿好,高步蹈 顏 曾 ?!?br />(2).猶高蹈。指隱居。 唐 劉長卿 《潁川留別司倉李萬》詩:“想君疇昔高步時,肯料如今折腰事?!?宋 曾鞏 《送鄭州邵資政》詩:“雋游追幕府,高步集 蓬萊 。”
(3).超群出眾。 唐 顏真卿 皇甫曾 等《七言重聯(lián)句》:“頃持憲簡推高步,獨占詩流橫素波?!?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下》:“ 戣 ( 孔戣 )高步公卿間,以方嚴見憚?!?明 胡應麟 詩藪·國朝上:“ 成化 以還,詩道旁落, 唐 人風致,幾於盡隳。獨 李文正 才具宏通,格律嚴整,高步一時,興起 李 何 ,厥功甚偉。”
《國語辭典》:巢穴  拼音:cháo xuè
1.鳥獸棲息的地方。南朝宋。顏延之北使洛〉詩:「宮陛多巢穴,城闕生云煙?!?br />2.隱居的地方。《后漢書。卷五三。周燮傳》:「吾既不能隱處巢穴,追綺季之跡,而猶顯然不遠父母之國,斯固以滑泥揚波,同其流矣?!?br />3.敵人或盜賊藏身的地方?!度龂萘x》第一○六回:「我料賊眾大半在此,其巢穴空虛,不若棄卻此處,徑奔襄平?!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改婷绯惭?,正在野羊塘。」也作「巢窟」。
《國語辭典》:君平  拼音:jūn píng
漢代高士嚴遵的字。參見「嚴遵」條。
《漢語大詞典》:無終(無終)
(1).沒有終止;沒有窮極。莊子·則陽:“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南朝 齊 明僧紹 《正二教論》:“道常出乎無始,入乎無終,靡應非身,塵劫非遐,此其所以為教也?!?br />(2). 三國 魏 田疇 志行卓越,隱居 無終山 。后人因以為隱逸之典。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二:“辭家夙嚴駕,當往志 無終 。” 清 閻爾梅 《汧置草堂讀史》詩:“ 郭泰 辭徵虛有道, 田疇 抗節(jié)隱 無終 ?!?br />(3).古代 山戎 國名。 春秋 時分布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東,后遷至 河北省 玉田縣 西北 無終山 ,因山而得名。左傳·襄公四年:“ 無終子 嘉父 使 孟樂 如 晉 ,因 魏莊子 納虎豹之皮,以請和諸 戎 。” 杜預 注:“ 無終 , 山戎 國名?!?/div>
《漢語大詞典》:懸車(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眳⒁姟?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br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span id="dbzrbpd" class="book">《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br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br />(5).指隱居不仕。后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懸車束馬(懸車束馬)
形容險阻。國語·齊語:“懸車束馬,踰 太行 與 辟耳 之谿 拘夏 ?!?韋昭 注:“ 太行 、 辟耳 ,山名也。 拘夏 , 辟耳 之谿也,三者皆山險谿谷,故懸鉤其車,偪束其馬以渡。”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公卷甲北塞,懸車束馬,遂得策預 葭萌 ,勛參 綿竹 ?!?明 唐順之 《〈前后入蜀稿〉序》:“宦游覊旅之士,其力足以窮懸車束馬之徑,凌跕鳶掛猱之阻?!币嘧鳌?懸兵束馬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涪水:“ 鄧艾 自 陰平 、 景谷 步道,懸兵束馬,入 蜀 逕 江油 、 廣漢 者也?!?/div>
分類:險阻
《國語辭典》:避秦  拼音:bì qín
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后比喻逃離暴政的迫害。元。無名氏〈梧葉兒。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戶,朝無客扣門。見幾個捕魚人,猶自向山中避秦?!?/div>
《漢語大詞典》:漁竿(漁竿)
釣魚的竹竿。多作垂釣隱居的象征。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祗緣五斗米,孤負一漁竿。” 清 吳烺 《寄德甫》詩:“何當與爾乘船去,手把漁竿變姓名?!?/div>
《國語辭典》:遺世(遺世)  拼音:yí shì
棄絕世間的俗事?!段倪x。孫綽。游天臺山賦》:「非夫遺世玩道絕粒茹芝者,烏能輕舉而宅之?!?/div>
《國語辭典》:傅說(傅說)  拼音:fù yuè
人名。生卒年不詳。為殷高宗的賢相。初隱居于傅巖,高宗夢到他,往訪而知其賢,于是舉他為相,國家大治。
《國語辭典》:隱士(隱士)  拼音:yǐn shì
隱居避世的人。《荀子。正論》:「天下無隱士、無遺善。」《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魏有隱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jiān)者?!?/div>
《國語辭典》:林薄  拼音:lín bó
草木叢雜的地方。南朝梁。沈約 鐘山詩應西陽王教詩:「北阜何其峻,林薄杳蔥青?!埂缎绿茣?。卷一七六。列傳。韓愈》:「林薄蒙翳,下有積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