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知巢與許,千載跡猶新。 于武陵 尋山
巢由薄天下,俗士營一官。 唐彥謙 六月十三日上陳微博士
若非堯運及垂衣,肯許巢由脫俗機。 姚鵠 送賀知章入道
遂令巢由輩,遠逐麋鹿群。 岑參 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
園綺生雖逢漢室,巢由死不謁堯階。 徐夤 聞司空侍郎訃音
今日巢由舊冠帶,圣朝風化勝堯時。 戎昱 贈韋況徵君
荀宋五言行世早,巢由三詔出溪遲。 方干 獻王大夫
雖登洛陽殿,不屈巢由身。 李白 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若使巢由桎梏于軒冕兮,亦奚異乎夔龍蹩躠于風塵。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
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 杜甫 奉贈蕭二十使君
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jié)。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嘗聞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權(quán)德輿 奉送柘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如何巢與由,天子不知臣。 沈千運 山中作
曾是巢許淺,始知堯舜深。 王維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
但愿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 盧照鄰 行路難
跡愧巢由隱,才非管樂儔。 秦系 山中崔大夫有書相問
秦人辨雞犬,堯日識巢由。 綦毋潛 題沈東美員外山池
自憐葦帶同巢許,不駕蒲輪佐禹湯。 羅鄴 費拾遺書堂
吳楚煙波里,巢由季孟間。 羅隱 途中逢劉知遠
卻笑巢由輩,何須隱白云。 賈島 易州過郝逸人居
漱流今已矣,巢許豈堯臣。 賈島 長孫霞李溟自紫閣白閣二峰見訪
始傍巢由蹤,吾其獲心曲。 閻防 百丈溪新理茅茨讀書
寄謝巢由客,堯年正在斯。 韋承慶 直中書省
巢由應(yīng)共到,劉阮想同登。 韋莊 漁塘十六韻
知君久負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間。 韓琮 潁亭
未能方管樂,翻欲慕巢由。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
秦爭漢奪空勞力,卻是巢由得穩(wěn)眠。 齊己 題鄭郎中谷仰山居
顏回:指有修養(yǎng)、能安于貧困生活的賢才。唐王績《被召謝病》:“顏回唯樂道,原憲豈傷貧?!?/p>
陋巷滿蓬蒿,誰知有顏子。 于濆 秦富人
春草秋風老此身,一瓢長醉任家貧。 劉商 醉后
顏回徒恨少成古,彭祖何曾老至今。 劉威 感寓
回也一瓢飲,賢哉常晏如。 孟浩然 西山尋辛諤
顏子既殂謝,孔門無輝光。 孟郊 哭李觀
安得顏子耳,曾未如此聽。 孟郊 讀經(jīng)
顏氏豈嫌瓢里飲,孟光非取鏡中妍。 徐夤 人事
馬卿自愧長嬰疾,顏子誰憐不是愚。 徐夤 詠懷
石家恃富身還滅,顏子非貧道不遭。 徐夤 驕侈
顏巷蕭條知命后,膺門感激受恩初。 方干 歸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顏子命未達,亦遇時人輕。 曹鄴 偶懷
僻居城南隅,顏子須泣血。 曹鄴 成名后獻恩門
他日趨庭應(yīng)問禮,須言陋巷有顏回。 朱灣 逼寒節(jié)寄崔七
季子禍從憐富貴,顏生道在樂簞瓢。 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四
顏淵徒有德,伯道且無兒。 李嘉祐 故吏部郎中贈給事中韋公挽歌二首之一
秀才何翩翩,王許回也賢。 李白 同吳王送杜秀芝赴舉入京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李白 月下獨酌四首之四
顏子方敦行,支郎久住禪。 李端 寄暢當
孔席亡顏子,僧堂失謝公。 李端 慈恩寺懷舊
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 李賀 春歸昌谷
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 杜甫 八哀詩贈佐仆射鄭國公尹公武
身為陋巷客,門有絳轅車。 楊衡 寄贈田倉曹灣
二紀樂簞瓢,煙霞暮與朝。 權(quán)德輿 送少清赴潤州參軍因思練舊居(得銷字)
原憲貧無愁,顏回樂自持。 沈佺期 傷王學士
辛勤到老慕簞瓢,于我悠悠竟何有。 溫庭筠 醉歌
春深顏子巷,花映老萊衣。 王貞白 贈劉凝評事
若比簞瓢人,吾今太富貴。 白居易 夏日閑放
陶廬閑自愛,顏巷陋誰知。 白居易 自題小草亭
顏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我年過顏子,敢道不自強。 盧仝 冬行三首之二
三徑春自足,一瓢歡有馀。 盧綸 同柳侍郎題侯釗侍郎新昌里
感物如有待,況依回也賢。 盧綸 送趙真長歸夏縣舊山依陽徵君讀書
朱戶昨經(jīng)新棨戟,風帆常覺戀簞瓢。 盧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悵望添燕琯,蹉跎厭魯瓢。 羅隱 大梁見喬詡
人地應(yīng)無比,簞瓢奈屢空。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吾徒自多感,顏子只簞瓢。 羅隱 秋寄張坤
陋巷滿蓬蒿,誰知有顏子。 羅隱 秦中富人
輔嗣俄長往,顏生即短辰。 褚亮 傷始平李少府正己
顏巷雪深人已去,庾樓花盛客初歸。 許渾 李秀才近自涂口遷居新安適枉緘書見寬悲戚因以此答
顏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樓迥碧山多。 許渾 聞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簡邢群評事
簞瓢貧守道,書劍病忘機。 許渾 題官舍
國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顏巷守簞瓢。 路德延 感舊詩
顏子不得祿,誰謂天道平。 邵謁 贈鄭殷處士
幽林嘗伴許,陋巷亦隨回。 鄭審 酒席賦得匏瓢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 錢起 宿華侍御宅
三徑與囂遠,一瓢常自怡。 錢起 山園棲隱
從軍誰謂仲宣樂,入室方知顏子貧。 錢起 過張成侍御宅
因知富德不富財,顏氏簞瓢有深意。 陸龜蒙 慶封宅古井行
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棲拙。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柳下官資顏子居,閑情入骨若為除。 高駢 依韻奉酬李迪
陶隱居:喻雅逸情趣。唐高適《送虞城劉明府謁魏郡苗太守》:“今日逢明圣,吾為陶隱居。”
陶仙謾學長生術(shù),暑往寒來更寂寥。 張又新 青嶂山
可愛剡溪僧,獨尋陶景舍。 戴叔倫 新年第二夜答處上人宿玉芝觀見寄
南朝峻潔推弘景,東晉清狂數(shù)季鷹。 韓偓 格卑
今日逢明圣,吾為陶隱居。 高適 送虞城劉明府謁魏郡苗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