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38,分3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巢父隱居
隱居顏氏
陶隱居
隱居求志
詞典
隱居
隱居求志
仙翁隱居
遁世隱居
分類詞匯
青云
山林
漁樵
幽棲
入山
隱淪
青霞
典故   
巢許窟
 
巢由故友
 
上流飲牛人
 
巢父隱居
 
牽犢翁
 
牽犢飲上流

相關(guān)人物
巢父
 
許由

參考典故
巢父
 
許由


《遵生八箋·塵外遐舉箋·歷代高隱姓氏·巢父》~989~
巢父者,堯時隱人也。山居不營世利,年老,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堯之讓許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隱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箵羝溻叨轮S蓯澣徊蛔缘?,乃過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聞貪言,負吾之友矣?!顾烊ィK身不相見。
《昭明文選》卷五十五〈論五連珠·連珠·演連珠五十首〉~2386~
唐·李善注引皇甫謐《逸士傳》曰:「巢父者,堯時隱人也。及堯讓位乎許由也,由以告巢父焉,巢父責由曰:『汝何不隱汝光?何故見若身、揚若名令聞?若汝,非友也?!荒藫羝溻叨轮?。由悵然不自得,乃過清泠之水洗其耳?!褂忠矢χk《高士傳》高士傳云:「巢父聞許由之為堯所讓也,以為污,乃臨池水而洗耳?!?/span>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222~
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皇甫謐《高士傳》云:「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退而遁于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于潁水濱。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怀哺冈唬骸鹤尤籼幐甙渡罟龋说啦煌?,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譽。污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許由歿,葬此山,亦名許由山?!?/span>

例句

如知巢與許,千載跡猶新。 于武陵 尋山

巢由薄天下,俗士營一官。 唐彥謙 六月十三日上陳微博士

若非堯運及垂衣,肯許巢由脫俗機。 姚鵠 送賀知章入道

遂令巢由輩,遠逐麋鹿群。 岑參 過緱山王處士黑石谷隱居

園綺生雖逢漢室,巢由死不謁堯階。 徐夤 聞司空侍郎訃音

今日巢由舊冠帶,圣朝風化勝堯時。 戎昱 贈韋況徵君

荀宋五言行世早,巢由三詔出溪遲。 方干 獻王大夫

雖登洛陽殿,不屈巢由身。 李白 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若使巢由桎梏于軒冕兮,亦奚異乎夔龍蹩躠于風塵。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

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 杜甫 奉贈蕭二十使君

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jié)。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嘗聞陶唐氏,亦有巢由全。 權(quán)德輿 奉送柘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如何巢與由,天子不知臣。 沈千運 山中作

曾是巢許淺,始知堯舜深。 王維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

但愿堯年一百萬,長作巢由也不辭。 盧照鄰 行路難

跡愧巢由隱,才非管樂儔。 秦系 山中崔大夫有書相問

秦人辨雞犬,堯日識巢由。 綦毋潛 題沈東美員外山池

自憐葦帶同巢許,不駕蒲輪佐禹湯。 羅鄴 費拾遺書堂

吳楚煙波里,巢由季孟間。 羅隱 途中逢劉知遠

卻笑巢由輩,何須隱白云。 賈島 易州過郝逸人居

漱流今已矣,巢許豈堯臣。 賈島 長孫霞李溟自紫閣白閣二峰見訪

始傍巢由蹤,吾其獲心曲。 閻防 百丈溪新理茅茨讀書

寄謝巢由客,堯年正在斯。 韋承慶 直中書省

巢由應(yīng)共到,劉阮想同登。 韋莊 漁塘十六韻

知君久負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間。 韓琮 潁亭

未能方管樂,翻欲慕巢由。 高適 奉酬睢陽李太守

秦爭漢奪空勞力,卻是巢由得穩(wěn)眠。 齊己 題鄭郎中谷仰山居

典故  
一瓢飲
 
在陋巷
 
三十二居陋巷
 
樂簞瓢
 
一瓢顏
 
賢哉回也
  
食一簞
 
一瓢陋巷
 
簞瓢人
 
顏巷陋
 
回也賢
 
顏巷樂
  
樂一瓢
 
一簞瓢
 
簞瓢顏子
 
顏淵陋巷
 
一瓢自樂
  
賢哉巷
 
辛苦學顏回
 
隱居顏氏
  
學顏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顏回


《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288~
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少孔子三十歲。顏淵問仁,孔子曰:「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回年二十九,發(fā)盡白,蚤死??鬃涌拗畱Q,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刽敯Ч珕枺骸傅茏邮霝楹脤W?」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注引《家語》:「年二十九而發(fā)白,三十二而死?!?/span>
《論語注疏·雍也》~5~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埂釉唬骸纲t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簡釋

顏回:指有修養(yǎng)、能安于貧困生活的賢才。唐王績《被召謝病》:“顏回唯樂道,原憲豈傷貧?!?/p>


例句

陋巷滿蓬蒿,誰知有顏子。 于濆 秦富人

春草秋風老此身,一瓢長醉任家貧。 劉商 醉后

顏回徒恨少成古,彭祖何曾老至今。 劉威 感寓

回也一瓢飲,賢哉常晏如。 孟浩然 西山尋辛諤

顏子既殂謝,孔門無輝光。 孟郊 哭李觀

安得顏子耳,曾未如此聽。 孟郊 讀經(jīng)

顏氏豈嫌瓢里飲,孟光非取鏡中妍。 徐夤 人事

馬卿自愧長嬰疾,顏子誰憐不是愚。 徐夤 詠懷

石家恃富身還滅,顏子非貧道不遭。 徐夤 驕侈

顏巷蕭條知命后,膺門感激受恩初。 方干 歸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顏子命未達,亦遇時人輕。 曹鄴 偶懷

僻居城南隅,顏子須泣血。 曹鄴 成名后獻恩門

他日趨庭應(yīng)問禮,須言陋巷有顏回。 朱灣 逼寒節(jié)寄崔七

季子禍從憐富貴,顏生道在樂簞瓢。 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四

顏淵徒有德,伯道且無兒。 李嘉祐 故吏部郎中贈給事中韋公挽歌二首之一

秀才何翩翩,王許回也賢。 李白 同吳王送杜秀芝赴舉入京

辭粟臥首陽,屢空饑顏回。當代不樂飲,虛名安用哉。 李白 月下獨酌四首之四

顏子方敦行,支郎久住禪。 李端 寄暢當

孔席亡顏子,僧堂失謝公。 李端 慈恩寺懷舊

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 李賀 春歸昌谷

顏回竟短折,賈誼徒忠貞。 杜甫 八哀詩贈佐仆射鄭國公尹公武

身為陋巷客,門有絳轅車。 楊衡 寄贈田倉曹灣

二紀樂簞瓢,煙霞暮與朝。 權(quán)德輿 送少清赴潤州參軍因思練舊居(得銷字)

原憲貧無愁,顏回樂自持。 沈佺期 傷王學士

辛勤到老慕簞瓢,于我悠悠竟何有。 溫庭筠 醉歌

春深顏子巷,花映老萊衣。 王貞白 贈劉凝評事

若比簞瓢人,吾今太富貴。 白居易 夏日閑放

陶廬閑自愛,顏巷陋誰知。 白居易 自題小草亭

顏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我年過顏子,敢道不自強。 盧仝 冬行三首之二

三徑春自足,一瓢歡有馀。 盧綸 同柳侍郎題侯釗侍郎新昌里

感物如有待,況依回也賢。 盧綸 送趙真長歸夏縣舊山依陽徵君讀書

朱戶昨經(jīng)新棨戟,風帆常覺戀簞瓢。 盧肇 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悵望添燕琯,蹉跎厭魯瓢。 羅隱 大梁見喬詡

人地應(yīng)無比,簞瓢奈屢空。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吾徒自多感,顏子只簞瓢。 羅隱 秋寄張坤

陋巷滿蓬蒿,誰知有顏子。 羅隱 秦中富人

輔嗣俄長往,顏生即短辰。 褚亮 傷始平李少府正己

顏巷雪深人已去,庾樓花盛客初歸。 許渾 李秀才近自涂口遷居新安適枉緘書見寬悲戚因以此答

顏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樓迥碧山多。 許渾 聞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簡邢群評事

簞瓢貧守道,書劍病忘機。 許渾 題官舍

國境未安身未立,至今顏巷守簞瓢。 路德延 感舊詩

顏子不得祿,誰謂天道平。 邵謁 贈鄭殷處士

幽林嘗伴許,陋巷亦隨回。 鄭審 酒席賦得匏瓢

心惟二仲合,室乃一瓢空。 錢起 宿華侍御宅

三徑與囂遠,一瓢常自怡。 錢起 山園棲隱

從軍誰謂仲宣樂,入室方知顏子貧。 錢起 過張成侍御宅

因知富德不富財,顏氏簞瓢有深意。 陸龜蒙 慶封宅古井行

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棲拙。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柳下官資顏子居,閑情入骨若為除。 高駢 依韻奉酬李迪

典故
陶隱居
 
陶景
 
陶仙
 
弘景

相關(guān)人物
陶弘景

參考典故
山中宰相


《梁書》卷五十一〈處士列傳·陶弘景〉~742~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也。初,母夢青龍自懷而出,并見兩天人手執(zhí)香爐來至其所,已而有娠,遂產(chǎn)弘景。幼有異操。年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研尋,便有養(yǎng)生之志?!谑侵褂诰淙葜淝?。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宮,名金壇華陽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漢有咸陽三茅君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茅山。」乃中山立館,自號華陽隱居。始從東陽孫游岳受符圖經(jīng)法……永元初,更筑三層樓,弘景處其上,弟子居其中,賓客至其下,與物遂絕,唯一家僮得侍其旁。特愛松風,每聞其響,欣然為樂。有時獨游泉石,望見者以為仙人。

簡釋

陶隱居:喻雅逸情趣。唐高適《送虞城劉明府謁魏郡苗太守》:“今日逢明圣,吾為陶隱居。”


例句

陶仙謾學長生術(shù),暑往寒來更寂寥。 張又新 青嶂山

可愛剡溪僧,獨尋陶景舍。 戴叔倫 新年第二夜答處上人宿玉芝觀見寄

南朝峻潔推弘景,東晉清狂數(shù)季鷹。 韓偓 格卑

今日逢明圣,吾為陶隱居。 高適 送虞城劉明府謁魏郡苗太守


《論語注疏·季氏》~49~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國語辭典》:隱居(隱居)  拼音:yǐn jū
退居山野,不問世事?!墩撜Z。微子》:「謂虞仲夷,隱居放言?!埂度龂萘x》第一五回:「二人皆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于此。」
《漢語大詞典》:隱居求志(隱居求志)
隱居不仕,以實現(xiàn)自己的志愿。語出論語·季氏:“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邢昺 疏:“‘隱居以求其志’者,謂隱遯幽居以求遂其志也。” 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竊慕隱居求志之風,尤恥譁眾取名之事?!?宋 劉克莊 《哨遍》詞:“有人兮,盤旋於此。送子歸。是他隱居求志。是要明主媒當世?!?/div>
《分類字錦》:仙翁隱居(仙翁隱居)
范成大 孫真人庵詩 何處仙翁舊隱居,青蓮巉絕似蓬壺。
分類:
《漢語大詞典》:遁世隱居(遁世隱居)
避世而深居不仕。 漢 焦贛 《易林·革之旅》:“遁世隱居,竟不逢時?!币嘧鳌?遁世幽居 ”。 北齊 劉晝 新論·遇不遇:“ 齊 之 華士 ,棲志丘壑,而 太公 誅之; 魏 之 干木 ,遁世幽居,而 文侯 敬之?!?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之十六:“杜門宴坐無傷道,遯世幽居也是賢?!?/div>
《國語辭典》:青云(青雲(yún))  拼音:qīng yún
1.青色的云。指天空?!段倪x。揚雄。羽獵賦》:「青云為紛,紅蜺為繯?!埂段倪x。曹植。雜詩六首之三》:「太息經(jīng)長夜,悲嘯入青云?!?br />2.比喻顯要的地位。如:「平步青云」?!妒酚?。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傳》:「賈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賈不敢復(fù)讀天下之書,不敢復(fù)與天下之事?!埂段倪x。揚雄。解嘲》:「當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溝渠?!?br />3.比喻志行高遠?!段倪x。顏延之。五君詠五首之四》:「仲容青云器,實稟生民秀。」唐。王勃 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br />4.比喻隱逸的生活?!赌鲜?。四十一。齊宗室傳。衡陽元王道度傳》:「身處朱門,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闥,而意在青云?!?/div>
《漢語大詞典》:青云路(青雲(yún)路)
喻高位或謀求高位的途徑。 唐 張喬 《別李參軍》詩:“靜想青云路,還應(yīng)寄此身。”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白日圜文:“未得青云路,且坐白日圜?!?況周頤 《蕙風詞話續(xù)編》卷一:“《白雪》曲高,青云路阻。”
《漢語大詞典》:青云士(青雲(yún)士)
史記·伯夷列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惡能施于后世哉?” 張守節(jié) 正義:“若不託貴大之士,何得封侯爵賞而名留后代也?”后因以“青云士”喻指位高名顯的人。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學士》詩:“朝為青云士,暮作白頭囚?!?唐 李咸用 《哭所知》詩:“朝為青云士,暮為玄夜人?!?元 劉永之 《感遇》詩之一:“由來青云士,高視笑泥途。”
《國語辭典》:山林  拼音:shān lín
1.山與林。《禮記。月令》:「命祀山林川澤,犧牲毋用牝。」《文選。郭璞。游仙詩七首之一》:「京華游俠窟,山林隱遁棲?!?br />2.山上的林木?!段倪x。左思。魏都賦》:「山林幽映,川澤回繚。」
3.隱士幽居之處?!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有處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論。」晉。張華 招隱詩二首之一:「隱士托山林,遁世以保真?!?/div>
《漢語大詞典》:漁樵(漁樵)
(1).打魚砍柴。 唐 高適 《封丘縣》詩:“我本漁樵 孟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蘇軾 《前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侶魚鰕而友麋鹿?!?br />(2).漁人和樵夫。 唐 王維 《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宋 范成大 《攜家石湖賞拒霜》詩:“漁樵引入新花塢,兒女扶登小錦城?!?清 顧光旭 《弓插》詩:“隔水斷漁樵,橫斜壞木橋?!?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聽說夢》:“至于另有些夢為隱士,夢為漁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實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而卻思將吃飯范圍擴大起來?!?br />(3).指隱居。 南朝 梁 劉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應(yīng)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唐 杜甫 《村夜》詩:“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乾坤傲,永不踏紅塵向市朝,真喚做圣世漁樵?!?/div>
《漢語大詞典》:幽棲(幽棲)
(1).幽僻的棲止之處。 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羇人感幽棲,窅映轉(zhuǎn)奇絶?!?宋 范仲淹 《與孫元規(guī)書》:“肺疾未愈,賴此幽棲,江山照人,本無他望,以此為多?!?明 練子寧 《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詩:“上有 梅仙 采藥之幽棲,下有 蕭云 讀書之故基。”
(2).隱居。宋書·隱逸傳·宗炳:“ 南陽 宗炳 、 雁門 周續(xù)之 ,并植操幽棲,無悶巾褐,可下辟召,以禮屈之?!?唐 白居易 《與僧智如夜話》詩:“懶鈍尤知命,幽棲漸得朋?!?魯迅 《故事新編·采薇》:“這確是一座好山……是理想的幽棲之所?!?/div>
《國語辭典》:入山  拼音:rù shān
古代隱士多居山林,因稱其出仕為「出山」,歸隱為「入山」。唐。韓愈 上宰相書:「彼惟恐入山之不深,入林之不密,其影響昧昧,惟恐聞于人也?!?/div>
《國語辭典》:隱淪(隱淪)  拼音:yǐn lún
1.隱士。唐。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yè)〉詩:「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隱淪?!?br />2.埋沒、沉淪。南朝宋。鮑照行藥至城東橋〉詩:「尊賢永照灼,孤賤長隱淪?!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上韋左相〉詩:「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隱淪?!?/div>
《漢語大詞典》:青霞
(1).猶青云。 南朝 梁武帝 《直石頭》詩:“翠壁絳霄際,丹樓青霞上?!?唐 韓愈 《李花贈張十一署》詩:“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br />(2).喻高遠。文選·江淹〈恨賦〉:“鬱青霞之奇意,入脩夜之不暘?!?李善 注:“青霞奇意,志意高也。” 清 黃景仁 《送余伯扶之太原序》:“然而抗志青霞,每塌秋風之翅?!?br />(3).引申指高人雅士。 宋 曾鞏 《百花堤》詩:“久翳荒草根,未承青霞步?!?br />(4).喻隱居;修道。 唐 陳子昂 《暉上人房餞齊少府使入京府序》:“朝廷子入,期富貴于崇朝。林嶺吾棲,學神仙而未畢。青霞路絶,朱紱途遙?!?宋 楊萬里 《送王監(jiān)簿民瞻南歸》詩:“黃紙苦催得高臥,青霞成癖誰能那?!?br />(5).引申為隱居、修道之所。 明 宋濂 《哭王架閣辭》:“俟君他日歸休,御款段馬,候君青霞白水間?!?br />(6).指佛家的禪房。 清 厲鶚 《同筠谷太虛上人游花塢諸精舍·精進林》詩:“敷坐是何處,蒼雪圍青霞?!?/div>
《漢語大詞典》:巢居子
泛指隱士。 晉 王康琚 《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 唐 孟浩然 《王山人迥見尋》詩:“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清 吳偉業(yè) 《退谷歌》:“豈無巢居子,長嘯呼 赤松 ?!?/div>
分類:隱士
《漢語大詞典》:巢由
巢父 和 許由 的并稱。相傳皆為 堯 時隱士, 堯 讓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隱居不仕者。漢書·薛方傳:“ 堯 舜 在上,下有 巢由 ?!?五代 齊己 《題鄭郎中谷仰山居》詩:“ 秦 爭 漢 奪虛勞力,卻是 巢 由 得穩(wěn)眠。” 清 趙翼 《途次先寄京師諸故人》詩:“祗應(yīng)晚節(jié)供描畫,共笑 巢 由 下拜勞?!眳⒁姟?巢父 ”、“ 許由 ”。
《漢語大詞典》:巢許(巢許)
(1). 巢父 和 許由 的并稱。 漢 蔡邕 《郭有道碑文》:“將蹈 鴻涯 之遐跡,紹 巢 許 之絶軌。” 唐 賈島 《長孫霞李溟自紫閣白閣二峰見訪》詩:“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 巢 許 豈 堯 臣?”
(2).指隱者。 宋 陸游 《雪中尋梅》詩:“正是花中 巢 許 輩,人間富貴不關(guān)渠。”
《國語辭典》:簞瓢(簞瓢)  拼音:dān piáo
瓢,飲器,以葫蘆剖分而成。簞瓢形容簡樸刻苦的生活?!段倪x。班固。答賓戲》:「顏潛樂于簞瓢,孔終篇于西狩。」宋。陸游 晨起獨行綠陰間詩:「病逢針藥如差減,貧比簞瓢尚庶幾。」
《國語辭典》:簞食瓢飲(簞食瓢飲)  拼音:dān sì piáo yǐn
語本《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怪割伝厣铍m然清苦,卻依舊不改樂道的志趣。后用以比喻安貧樂道。《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子贛傳》:「顏淵簞食瓢飲,在于陋巷。」唐。韓愈 與李翱書:「彼人者,有圣者為之依歸,而又有簞食瓢飲,足以不死,其不憂而樂也?!挂沧鳌负勂奥铩埂?/div>
《國語辭典》:簞瓢陋巷(簞瓢陋巷)  拼音:dān piáo lòu xiàng
比喻安貧樂道。參見「簞食瓢飲」條。明。朱鼎《玉鏡臺記》第四出:「勞黽勉,須學取簞瓢陋巷,暫樂田園?!?/div>
《國語辭典》:簞食(簞食)  拼音:dān sì
形容生活貧苦?!墩撜Z。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乖jP(guān)漢卿《蝴蝶夢》第一折:「咱每日一瓢飲,一簞食,有幾雙箸幾張匙?!?/div>
分類:蔬食飯食
《國語辭典》:顏回(顏回)  拼音:yán huí
人名。(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于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后世稱為「復(fù)圣」,列于孔門德行科。也作「顏子淵」、「顏淵」。
《漢語大詞典》:顏子(顔子)
(1).指 孔子 弟子 顏回 。孟子·離婁下:“ 顏子 當亂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 顏子 不改其樂, 孔子 賢之?!?span id="lyzrm82" class="book">《后漢書·黃憲傳》:“子國有 顏子 ,寧識之乎?” 李賢 注:“ 顏子 , 顏回 也?!焙蟪R浴邦佔印苯柚赴藏殬返?,有德壽夭之士。 唐 李端 《慈恩寺懷舊》詩:“ 孔 席亡 顏子 ,僧堂失 謝公 ?!?唐 孟郊 《哭李觀》詩:“ 顏子 既殂謝, 孔 門無輝光。”
(2).對 南朝 宋 周續(xù)之 的美稱。宋書·隱逸傳·周續(xù)之:“ 續(xù)之 年八歲喪母,哀戚過於成人,奉兄如事父。 豫章 太守 范寧 於郡立學,招集生徒,遠方至者甚眾, 續(xù)之 年十二,詣 寧 受業(yè)。居學數(shù)年,通《五經(jīng)》《緯候》,名冠同門,號曰‘顏子’?!?br />(3).指質(zhì)量差的物品。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柔福帝姬:“ 柔福 帝姬,先自 金 閒道奔歸……及 韋太后 歸自北方,持 高宗 袂泣未已,遽曰:‘哥被番人笑,説錯買了顏子,帝姬 柔福 死已久,生與吾共臥起,吾視其斂且寘骨?!眳⒁姟?顏子生活 ”。
《漢語大詞典》:顏子生活
指蹩腳活兒。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柔福帝姬:“京師 顏家巷 髹器物不堅實,故至今謂之 顏子 生活?!?/div>
分類:蹩腳活兒
《漢語大詞典》:顏巷(顔巷)
《論語·雍也》:“子曰:‘賢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 回 也不改其樂。賢哉, 回 也?!北局?顏回 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簡陋的居處。 唐 許渾 《李秀才近自涂口遷居新安適枉緘書見寬悲戚因以此答》詩:“ 顏 巷雪深人已去, 庾 樓花盛客初歸。” 明 朱權(quán) 《卓文君》第一折:“靜守蕓窗,僻居 顏 巷?!?/div>
《國語辭典》:顏淵(顏淵)  拼音:yán yuān
人名??鬃拥茏?。參見「顏回」條。
《漢語大詞典》:顏生(顔生)
指 顏回 。 唐 褚亮 《傷始平李少府正己》詩:“輔嗣俄長往, 顏生 即短辰?!?唐 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之四:“ 季子 禍從憐富貴, 顏生 道在樂簞瓢?!?/div>
分類:顏回
《漢語大詞典》:魯瓢(魯瓢)
論語·陽貨:“子曰:‘……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匏瓜剖則為瓢。后因以“魯瓢”喻時光虛度,仕途延誤。 唐 羅隱 《大梁見喬詡》詩:“悵望添 燕 琯,蹉跎厭 魯 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