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7
典故
1
詞典
10
分類詞匯
15
佛典
13
其它
8
共47,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同命鳥
大甲溪
冰蛆
退茹
忍辱草
雪嶺白牛
雪蝦蟆
臺北盆地
八仙山
大安溪
命命鳥
佛類詞典
雪山
雪山部
雪山偈
雪山鳥
《國語辭典》:
同命鳥(同命鳥)
拼音:
tóng mìng niǎo
1.佛經(jīng)中所稱之雪山神鳥。此鳥一身兩頭,人面禽形,生死同命,故稱為「同命鳥」。也作「命命鳥」、「共命鳥」、「生生鳥」。
2.比喻有共生共死體認(rèn)的鳥類或伙伴。如:「小桃冠鸚鵡是一種同命鳥,一只被捕,常引來一大群同類共同被捕?!?/div>
分類:
佛經(jīng)
共生
雪山
山神
神鳥
鳥類
一身
伙伴
兩頭
《國語辭典》:
大甲溪
拼音:
dà jiǎ xī
河川名。發(fā)源于中央山脈的雪山與南湖大山,為臺灣第四大溪流。全長一百二十四公里,水力資源豐富。
分類:
河川
河川名
發(fā)源
源于
中央山脈
雪山
大山
《漢語大詞典》:
冰蛆
傳說雪山中所生長的一種蟲。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xù)集·冰蛆飛駝》
:“ 西域 雪山有萬古不消之雪,冬夏皆然。中有蟲如蠶,其味甘如蜜,其冷如冰,名曰冰蛆。能治積熱。” 清
吳偉業(yè)
《麥蠶》
詩:“仙翁蜂化飯,醉士蟻餔糟。桑蠋僵應(yīng)化,冰蛆臥未逃?!?/div>
分類:
雪山
山中
生長
《漢語大詞典》:
退茹
佛教指雪山白牛的糞便。據(jù)說其糞細(xì)潔而香,可作涂料。 清
錢謙益
《次韻贈別友沂》
:“吾子視鞭后,老夫識退茹。愧無繞朝策,投筆返村墅?!眳㈤?span id="ignozsg" class="book">《楞嚴(yán)經(jīng)》卷七。
分類:
佛教
雪山
糞便
據(jù)說
《漢語大詞典》:
忍辱草
佛經(jīng)中說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羊食之,則成醍醐。見
《涅槃經(jīng)》
卷二七引
《師子吼菩薩》
。亦省作“ 忍草 ”。 唐
宋之問
《游法華寺》
:“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
分類:
佛經(jīng)
中說
雪山
忍辱
牛羊
《漢語大詞典》:
雪嶺白牛(雪嶺白牛)
佛經(jīng)中雪山大力白牛。 前蜀
貫休
《題弘顗三藏院》
詩:“梵僧夢里授微言,雪嶺白牛力深得?!?/div>
分類:
佛經(jīng)
雪山
山大
大力
《漢語大詞典》:
雪蝦蟆(雪蝦?。?/div>
我國西北雪山地帶出產(chǎn)的一種形似蝦蟆,遍體有金錢紋的生物。中醫(yī)用來入藥。
《
儒林外史
》
第二三回:“醫(yī)生説是寒癥,藥里要用一個(gè)雪蝦蟆?!?/div>
分類:
西北
雪山
山地
地帶
蝦蟆
《國語辭典》:
臺北盆地(臺北盆地)
拼音:
tái běi pén dì
地名。位于臺灣北部,由大屯火山群、林口和桃園臺地、雪山山脈的支脈包圍而成。盆底地勢東南部較高,而漸次向西北部斜下,形呈三角形,分別以樹林、南港和關(guān)渡為頂點(diǎn)。
分類:
地名
北部
火山
山群
桃園
臺地
雪山
山脈
支脈
包圍
《國語辭典》:
八仙山
拼音:
bā xiān shān
山名。位于中部,是雪山山脈一支,海拔二四四八公尺。山區(qū)都是茂密的原始林,曾設(shè)八仙山林場負(fù)責(zé)采伐,后并到大甲林區(qū)。
分類:
山名
雪山
山脈
海拔
公尺
《國語辭典》:
大安溪
拼音:
dà ān xī
河川名。在臺灣西部,發(fā)源于雪山,全長約九十六公里。下游與大甲溪平行,向西注入臺灣海峽。
分類:
河川
河川名
西部
發(fā)源
源于
雪山
全長
公里
《漢語大詞典》:
命命鳥(命命鳥)
即共命鳥。佛經(jīng)所稱的雪山神鳥,一身兩頭。一說是鷓鴣之類。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記·尼波羅國
》
:“﹝ 尼波羅國 ﹞出赤銅、犛牛、命命鳥。” 唐 玄應(yīng)
《
一切經(jīng)音義
》
卷一:“梵言耆婆耆婆鳥,此言命命鳥是也?!?許地山
《綴網(wǎng)勞蛛·命命鳥》
:“ 敏明 聽見‘命命鳥’三字,心里似乎有點(diǎn)覺悟。”
分類:
佛經(jīng)
雪山
山神
神鳥
一身
兩頭
雪山
【佛學(xué)大辭典】
(地名)印度之北境有高聳大山,千古頂雪,故云雪山。梵語Hima%laya。譯曰雪藏。涅槃經(jīng)二十七曰:「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唐書西域傳曰:「北天竺距雪山,圜抱如壁。南有谷,通為國門?!雇⒃唬骸搁L春真人西游記,過大雪山,積雪甚高。馬上舉鞭測之,猶未及其半。又曰:由他路回,遂歷大山,山有石門,望如削蠟。有巨石橫其上,若橋焉?!雇鈬仿栽唬骸赣《缺边B雪山,稱曰希馬拉雅山,與西藏交界,希馬拉雅山高于海面二萬九千尺。」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喜馬拉雅山。
雪山部
【佛學(xué)大辭典】
(流派)Haimavat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后三百年初,上座部始生說一切有部之新派,根本之上座部移轉(zhuǎn)于雪山中,稱曰雪山部。宗輪論述記曰:「上座弟子,本弘經(jīng)教,說因部(說一切有部別名)起,多弘對法。既閑義理,能伏上座部僧。說因時(shí)遂大強(qiáng),上座于斯乃弱。說因依舊住處,上座移入雪山,從所住處為名,稱雪山部。若從遠(yuǎn)所襲,以名上座部。」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小乘二十部之一。
雪山偈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諸行無常之四句偈也,雪山大士于雪山聞此偈,故有是名。輔行五曰:「興皇以雪山偈消不生生,是諸行無常。」(參見:雪山大士)
雪山大士
【佛學(xué)大辭典】
(本生)又曰雪山童子。釋尊在過去世修菩薩道時(shí),于雪山苦行,謂之雪山大士,或曰雪山童子。涅槃經(jīng)十四曰:「善男子!過去之世,佛日未出。我于爾時(shí)作婆羅門,修菩薩行。(中略)我于爾時(shí)住于雪山。其山清凈,流泉浴池,樹林藥木,充滿其地。(中略)我于爾時(shí)獨(dú)處其中,唯食諸果。食已,系心思惟坐禪,經(jīng)無量歲?!怪褂^二曰:「雪山大士絕形深澗,不涉人間,結(jié)草為庵,被鹿皮衣。」
雪山鳥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又曰寒苦鳥。(參見:寒苦鳥)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