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蒲輪(蒲輪)  拼音:pú lún
古時迎聘賢士,以蒲草包裹車輪,使車子行走時減少顛簸,坐起來安穩(wěn)舒適。《漢書。卷六。武帝紀(jì)》:「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魯申公?!?/div>
《國語辭典》:地震  拼音:dì zhèn
由地球內(nèi)部的變動所引起的地殼震動。如:「地震時,要盡速逃往空地,或躲到墻角、桌下。」《后漢書。卷七。孝桓帝紀(jì)》:「丙辰,京師地震?!?/div>
《國語辭典》:聳動(聳動)  拼音:sǒng dòng
1.抖動、震搖。如:「他激動的兩肩不住的聳動?!?br />2.勸誘、鼓動?!陡;萑珪?。卷三二。升遷部。簡詞訟》:「更有奸吏,以暮夜之金,聳動本官,為怨家報仇雪憤?!挂沧鳌笐Z恿」。
《國語辭典》:威震  拼音:wēi zhèn
力道和氣勢足以震動他人。如:「他當(dāng)年憑這套拳法威震八方?!埂稘h書。卷三四。韓彭英盧吳傳。韓信》:「名聞海內(nèi),威震諸侯。」
《漢語大詞典》:震疊(震曡)
亦作“ 震曡 ”。
(1).震動,恐懼。《詩·周頌·時邁》:“薄言震之,莫不震疊。” 毛 傳:“震,動;疊,懼。”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yuǎn)直講》:“或冒突超越,皷行令震疊。”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六:“一聞兩 金川 滅,而震疊求貢?!?br />(2).使震驚,恐懼。 唐 裴度 《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銘》:“震疊諸夏也,不敢角其勝負(fù),而止候其存亡?!?宋 陸游 《上二府論都邑札子》:“相公威名,震疊殊方?!?清 林則徐 《會奏夷人躉船盡數(shù)呈繳煙土折》:“抑賴諭旨嚴(yán)明,德威震疊,不獨(dú)禁令行於內(nèi)地,且使風(fēng)聲播及重洋?!?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 元世祖 威棱震疊,文字之獄,在所不免?!?/div>
《國語辭典》:震曜  拼音:zhèn yào
打雷閃電?!蹲髠鳌U压迥辍罚骸笧樾塘P威獄,使民畏忌,以類其震曜殺戮?!箷x。杜預(yù)。注:「雷震電曜,天之威也?!埂稘h書。卷二三。刑法志》:「刑罰威獄,以類天之震曜殺戮也?!?/div>
《漢語大詞典》:不震
不震動;不震驚。多比喻穩(wěn)固。《詩·魯頌·閟宮》:“不虧不崩,不震不騰?!?毛 傳:“震,動也?!?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故物不震不發(fā),士不激不勇。” 晉 干寶 《晉紀(jì)總論》:“潛謀雖密,而在幾必兆; 淮 浦再擾,而 許 洛 不震?!?唐 陸贄 《請不與李萬榮汴州節(jié)度使?fàn)睢?/a>:“左肅 青 齊 ,右弭 滑 魏 ,南控 淮 浙 ,北輔 滎 瀍 ,殷如長城,不震不聳?!?/div>
《國語辭典》:搖撼(搖撼)  拼音:yáo han
搖動、動搖。唐。顧況華山西岡游贈隱玄叟〉詩:「失風(fēng)鼓唅呀,搖撼千灌木?!埂段宕菲皆?。周史。卷下》:「咱非六國愚主,怎被您口舌所能搖撼?」
《漢語大詞典》:驚神(驚神)
謂內(nèi)心震動不安靜。 唐 杜甫 《贈別鄭煉赴襄陽》詩:“戎馬交馳際,柴門老病身。把君詩過日,念此別驚神。”
《國語辭典》:振玉  拼音:zhèn yù
敲擊玉石所發(fā)出的聲音?!逗鬂h書。卷三二。樊宏傳》:「詳覽群言,響如振玉?!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聲律》:「左礙而尋右,末滯而討前,則聲轉(zhuǎn)于吻,玲玲如振玉。」
《國語辭典》:震撼  拼音:zhèn hàn
震動搖撼。《宋史。卷四○六。洪咨夔傳》:「陛下親政以來,威福操柄,收還掌握,揚(yáng)廷出令,震撼海宇。」
《國語辭典》:殷然  拼音:yān rán
聲音低沉隱隱發(fā)出的樣子?!读凝S志異。卷二。蓮香》:「少間,腹殷然如雷鳴?!?/div>
《國語辭典》:動魄(動魄)  拼音:dòng pò
心驚、內(nèi)心受到震蕩。唐。杜甫送李校書二十六韻〉:「眾中每一見,使我潛動魄?!骨?。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四?;蔽麟s志四》:「果見數(shù)女皆殊絕,一女方拈笛欲吹,瞥見人影,以笛指之,遽僵如束縛,然耳目猶能視聽,俄清響透云,曼聲動魄,不覺自贊曰:『雖遭禁制,然妙音媚態(tài),已具賞矣。』」
《國語辭典》:動魄驚心(動魄驚心)  拼音:dòng pò jīng xīn
形容所受震撼很大,感受極深。如:「那場山崩飛沙走石,令人動魄驚心。」也作「驚魂動魄」、「驚心動魄」。
分類:感受震動
《國語辭典》:振蕩(振盪)  拼音:zhèn dàng
1.振動搖蕩。漢。賈誼鵬鳥賦〉:「萬物回薄兮,振蕩相轉(zhuǎn)?!箷x。左思吳都賦〉:「翼若垂天,振蕩汪流?!?br />2.在物理學(xué)上是指物體的來回運(yùn)動或物理量數(shù)值的往復(fù)變化。
《漢語大詞典》:霆震
(1).雷霆震動。后漢書·董卓傳:“大風(fēng)雨,霆震 卓 墓?!?br />(2).形容聲威巨大。三國志·魏志·公孫瓚傳“ 紹 遣將攻之,連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xí)鑿齒 《漢晉春秋》:“ 袁紹 與 瓚 書曰:‘……是時足下兵氣霆震,駿馬電發(fā)。’” 晉 潘岳 《西征賦》:“ 魏武 赫以霆震,奉義辭以伐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