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975
典故
26
詞典
854
分類詞匯
59
佛典
6
其它
30
共854,分57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14
15
16
17
下一頁
詞典
(續(xù)上)
霜橋
霜袍
霜顛
霜笳
冷霜
霜凈
霜滑
雪霜姿
霜戟
元霜
明霜
霜葩
披霜
霜雹
霜候
《駢字類編》:
霜橋(霜橋)
韋應(yīng)物廣陵行:嚴(yán)城動(dòng)寒角,晚騎踏霜橋。劉禹錫途中早發(fā)詩:寒樹鳥初動(dòng),霜橋人未行。
《漢語大詞典》:
霜袍
白色綢袍。 宋
蘇軾
《菩薩蠻·贈(zèng)徐君猷笙妓》
詞:“夜闌殘酒醒,惟覺霜袍冷。”
分類:
白色
《漢語大詞典》:
霜顛(霜顛)
白頭。 清
曹寅
《登署樓適培山至》
詩:“與君同雪涕,何術(shù)不霜顛?”
分類:
白頭
《漢語大詞典》:
霜笳
霜天笳聲。 唐
李乂
《陪幸韋嗣立山莊應(yīng)制》
詩:“云罕明丹谷,霜笳徹紫虛?!?宋
陸游
《舟中夜賦》
詩:“城上霜笳入霄漢,煙中漁火耿汀洲?!?明
何景明
《九日夜過劉以正別士奇》
詩:“霜笳沉海月,風(fēng)鴈起 滹河 ?!?/div>
分類:
霜天
笳聲
《漢語大詞典》:
冷霜
寒霜。 宋
楊萬里
《黃菊》
詩:“鸎樣衣裳錢樣裁,冷霜涼露濺秋埃?!?/div>
分類:
寒霜
《漢語大詞典》:
霜凈
明凈。 元
郝經(jīng)
《云夢》
詩:“羣山避 鄢 郢 ,霜浄 楚 天遠(yuǎn)?!?/div>
分類:
明凈
《駢字類編》:
霜滑
宋 范成大
丙午新正書懷十首 其九
幾人霜滑騎朝馬,何處燈殘織曉機(jī)。
宋 陸游
曉寒
小閤翻書裘褐暖,早朝霜滑愧公卿。
《漢語大詞典》:
雪霜姿
(1).霜雪般的姿容。 宋
辛棄疾
《江神子·賦梅寄余叔良》
詞:“未應(yīng)全是雪霜姿,欲開時(shí),未開時(shí),粉面朱脣,一半點(diǎn)胭脂?!?br />(2).花木不畏嚴(yán)寒的姿態(tài)。 唐
薛濤
《酬人雨后玩竹》
詩:“南天春雨時(shí),那鑒雪霜姿?!?唐
文丙
《新栽松》
詩:“可憐同百草,況負(fù)雪霜姿。” 宋
蘇軾
《定風(fēng)波·詠紅梅》
詞:“偶作小紅桃杏色,閒雅,尚餘孤瘦雪霜姿?!?br />(3).比喻人高潔堅(jiān)貞的品質(zhì)。 唐
李端
《贈(zèng)岐山姜明府》
詩:“ 謝客 纔為別, 陶公 已見思,非關(guān)口腹累,自是雪霜姿?!?/div>
分類:
花木
霜雪
不畏
高潔
嚴(yán)寒
姿容
堅(jiān)貞
姿態(tài)
品質(zhì)
《駢字類編》:
霜戟
唐 李世民
正日臨朝
組練輝霞色,霜戟耀朝光。
《分類字錦》:
元霜
漢武內(nèi)傳:仙家上藥,有元霜絳雪。唐太宗鳳賦:晨游紫霧。夕飲元霜。
分類:
霜
《分類字錦》:
明霜
袁淑詩:義分明于霜,信行直如弦。薛逢詩:明霜義分成虛語。
分類:
霜
《漢語大詞典》:
霜葩
白花。 唐
韓愈
《李花》
詩之一:“奈何趁酒不省録,不見玉枝攢霜葩?!?宋
蘇軾
《玉堂裁花周正孺有詩次韻》
:“纖纖翠蔓詩催發(fā),皎皎霜葩髮鬭新。”
分類:
白花
《漢語大詞典》:
披霜
形容連夜奔波,備極辛勞。 明 孫柚
《琴心記·牛酒交歡》
:“馳驛擁旄為大將,急王程帶月披霜。” 太平天囯 賴文光
《自述》
:“不料獨(dú)立此間數(shù)載,戰(zhàn)無不捷,踏雪披霜,以期復(fù)都于指日。”
《紅旗歌謠·挑磚歌》
:“披霜戴露上九霄,腳手架上把磚挑?!?/div>
分類:
連夜
奔波
辛勞
太平天國
《駢字類編》:
霜雹
左傳:夫冰以風(fēng)壯,而以風(fēng)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遍。則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fēng),秋無苦雨,雷出不震,無災(zāi)霜雹,癘疾不降,民不夭札。漢書李尋傳:季夏舉兵法,時(shí)寒氣應(yīng),恐后有霜雹之災(zāi)。 后漢書襄楷傳:自春夏以來,連有霜雹及大雨雷。而臣作威作福,刑罰急刻之所感也。 王羲之與謝安書:蜀中山水如峨嵋山,夏含霜雹,碑版之所聞,昆崙之伯仲也。庾信周隴右總管長史豆盧公神道碑:保定元年,將兵破巴州,恒獌獠。度瀘五月,葛亮有深入之兵;長坂九回,王尊有忠臣之路。霜雹不驚,水草無乏,天幸將軍,斯之謂矣。萌柳宗元,饒歌翹 牙傲霜雹。
《漢語大詞典》:
霜候
下霜季節(jié)。 清
曹寅
《看西廊秋葉》
詩之二:“錦窩人易嬾,霜候雁頻差。”
分類:
季節(ji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