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風勢(風勢)  拼音:fēng shì
風的強弱或所吹的方向。唐。李咸用 詠柳詩:「解引人情長婉約,巧隨風勢強盤紆?!?/div>
《漢語大詞典》:順逆(順逆)
(1).順正與邪逆。管子·四稱:“循其祖德,辯其順逆,推育賢人,讒慝不作。” 唐 杜甫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人生半哀樂,天地有順逆。” 明 梁辰魚 《浣紗記·交戰(zhàn)》:“但要知兵眾之強弱,須察理勢之順逆,何不反邪歸正,棄暗投明?!?子虛子 《湘事記》:“ 譚延闿 更派 龍璋 領兵一標為西路巡按使, 龍 至 常 ,各營以數(shù)月未給餉,輒發(fā)官錢局銀四萬元分給之,曉以順逆,兵弁大悅。”
(2).指行星的順行與逆行。行星朝東運動稱為“順行”,朝西運動稱為“逆行”。史記·天官書:“察日、月行以揆歲星順逆?!?span id="y1po17t" class="book">《后漢書·律歷志下》:“金、水承陽,先后日下,速則先日,遟而后留,留而后逆,逆與日違,違而后速,速與日競,競又先日,遟速順逆,晨夕生焉?!眳⒁姟?順行 ”。
(3).指風向或水流與行進方向相同或相反。 宋 洪邁 《夷堅支志丁·南康神惠廟碑》:“久之,語曰:‘吾今修行,子行歸矣,當以順風奉送。’又曰:‘風之順逆,亦非可私,特世人弗知之耳?!?元 薩都剌 《高郵阻風》詩:“長風破浪我亦曾,順逆偶爾非人能?!?/div>
《國語辭典》:順行(順行)  拼音:shùn xíng
1.順道而行?!秶Z。晉語六》:「夫以果戾順行,民不犯也,吾雖欲攻之,其能乎?」
2.太陽系天體由西向東運動的方向。
《國語辭典》:風候(風候)  拼音:fēng hòu
氣候。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江州風候稍涼,地少瘴癘?!?/div>
《國語辭典》:風色(風色)  拼音:fēng sè
1.風?!段饔斡洝返诎怂幕兀骸改赣H,我家有個黑處,又無風色,甚好!甚好!」
2.天氣。唐。盧照鄰 至陳倉曉晴望京邑詩:「今朝好風色,延瞰極天莊?!?br />3.景色、風光。南朝梁。何遜暮秋答朱記室〉詩:「寒潭見底清,風色極天凈。」
4.人的面色?!段倪x。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忠存軌跡,義形風色?!?br />5.風聲、消息。《喻世明言。卷一九。楊謙之客舫遇俠僧》:「楊知縣聽得這風色慌了,躲在艙里說道:『奶奶,如何是好?』」
6.情勢的變化?!度龂萘x。第三八回:「權見風色不利,收軍還東吳?!埂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杆髞砜纯达L色不好,就攜眷出都,靠著那條陳的的虛名,倒也一路并無阻礙。」
《國語辭典》:順風(順風)  拼音:shùn fēng
1.依著風向。《淮南子。脩務》:「夫雁順風以愛氣力?!?br />2.風向與行進的方向相同?!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順風激靡草,富貴者稱賢?!埂度龂萘x》第七回:「當日正值順風,堅令軍士一齊放箭?!?br />3.比喻時運順利?!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改阌H家自從當了門戶,時運也算走順風?!?br />4.比喻旅途順利。如:「祝你一路順風?!?/div>
《國語辭典》:風水(風水)  拼音:fēng shuǐ
1.風和水。《宋書。卷一。武帝本紀上》:「公中流蹙之,因風水之勢,賊艦悉泊西岸?!?br />2.一種認為房屋或墳地的方向以及周圍的地脈、山勢、水流等能決定吉兇禍福的傳統(tǒng)見解。常用于興建房舍或埋葬死者。
《國語辭典》:逆風(逆風)  拼音:nì fēng
迎面對著風。如:「逆風前進」?!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敢宦酚钟瞿骘L,走了四五天,才走到蕪湖。」
《漢語大詞典》:檣烏(檣烏)
桅桿上的烏形風向儀。也用以比喻飄忽不定的生活。 唐 杜甫 《登舟將適漢陽》詩:“塞雁與時集,檣烏終歲飛?!?宋 張先 《御街行·送蜀客》詞:“紛紛歸騎亭皋晚,風順檣烏轉。” 宋 蘇軾 《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之三:“生涯到處似檣烏,科第無心摘頷鬚?!?/div>
《國語辭典》:風潮(風潮)  拼音:fēng cháo
1.風向與潮汐。
2.比喻一時轟動喧騰的事情。如:「鬧風潮」。
《國語辭典》:相風(相風)  拼音:xiàng fēng
1.觀測風向。晉。潘岳相風賦〉:「立成器以相風,棲靈烏于帝庭?!?br />2.古代測風向的器具。以木或銅制成烏鳥的形狀,插在竿上放在屋頂或船只的桅桿上,有風時就會轉動。亦用作儀仗。唐。韓偓 苑中詩:「上苑離宮處處迷,相風高與露盤齊?!挂卜Q為「相風竿」、「相風烏」。
《漢語大詞典》:相烏(相烏)
古代觀測風向的儀器。 北周 庾信 《周宗廟歌》之十二:“鼓移行漏,風轉相烏?!?清 吳偉業(yè) 《八風詩·南風》:“玉尺披圖解慍篇,相烏高指 越 裳天。” 吳翌鳳 注引拾遺記:“ 少昊 母曰 皇娥 ,游 窮桑 之浦。有神童稱為帝子,與 皇娥 讌戲泛於海。以桂枝為表,結芳茅為族,刻玉為鳩置於表端,言知四時之候,今之相風,蓋其遺象。” 張素 《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詩:“ 皇娥 若肯偕游戲,便結芳茅作相烏。”
《國語辭典》:反風(反風)  拼音:fǎn fēng
風向改變。《儒林外史》第四八回:「賢侄,當初令堂老夫人守節(jié),鄰家失火,令堂對天祝告,反風滅火,天下皆聞。」
分類:風向倒轉
《漢語大詞典》:候風(候風)
觀測風向。《淮南子·齊俗訓》“辟若俔之見風也” 漢 高誘 注:“俔,候風者也。”
《漢語大詞典》:還風(還風)
(1).改變風向。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九:“何以知還風也?假令東風,云反從西來,詵詵而疾,此不旋踵,立西風矣?!?br />(2).恢復好風氣。《南齊書·劉善明傳》:“遣游辯之士,為鄉(xiāng)導之使,輕裝啟行,經(jīng)營舊壤,令 泗上 歸業(yè), 稷下 還風,君欲誰讓邪?” 南朝 梁 江淹 《蕭太尉上便宜表》:“皆節(jié)俗約訓,反樸還風;肅正黎心,釐一民志?!?/div>
《漢語大詞典》:風海(風海)
(1).風和海濤;風向和海潮。《北齊書·文宣帝紀》:“逮光統(tǒng)前緒,持衡匡合,華戎混一,風海調(diào)夷,日月光華,天地清晏?!?唐 李百藥 《鸚鵡賦》:“候風海而作貢,備黼黻以成章。”
(2).指刮著風的大海。 宋 晁補之 《謁岱祠即事》詩:“高舉躐風海,深蟠跆火輪。”
《漢語大詞典》:風烏
古代測風向的器具。 北周 庾信 《馬射賦》:“華蓋平飛,風烏細轉。” 唐 李群玉 《湖閣曉晴寄呈從翁》詩之一:“風烏搖逕柳,水蝶戀幽花?!?宋 張先 《芳草渡》詞:“千騎擁,萬人隨,風烏弄影畫船移?!?/div>
分類:風向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