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風行(風行)  拼音:fēng xíng
比喻流行傳播迅速。如:「近來智慧型手機風行,幾乎可以取代電腦?!鼓铣?。劉孝標〈辯命論〉:「電照風行,聲馳海外?!埂段拿餍∈贰返谝黄呋兀骸肝覀冑u書的人??季窟@個書名,要是名字起得響亮,將來這書一定風行?!?/div>
《國語辭典》:風行水上(風行水上)  拼音:fēng xíng shuǐ shàng
指風吹拂水面。比喻自然流暢,沒有矯揉造作?!兑捉?jīng)。渙卦》:「《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漢語大詞典》:北風行(北風行)
樂府雜曲歌詞的曲名。樂府詩集·雜曲歌詞五·北風行 宋 郭茂倩 題解:“《北風》,本 衛(wèi) 詩也。《北風》詩曰:‘北風其涼,雨雪其雱?!瘋髟疲骸憋L寒涼,病害萬物,以喻君政暴虐,百親不親也?!?鮑照 《北風涼》, 李白 ‘燭龍棲寒門’,皆傷北風雨雪,而行人不歸,與 衛(wèi) 詩異矣?!?/div>
《國語辭典》:看風行事(看風行事)  拼音:kàn fēng xíng shì
比喻做事能隨機應變。如:「你到那兒要看風行事,不要壞了大事?!?/div>
《國語辭典》:草偃風行(草偃風行)  拼音:cǎo yǎn fēng xíng
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參見「風行草偃」條。《陳書。卷五。宣帝紀》:「草偃風行,冀以變俗?!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二○回:「所以到來任之后,事事以節(jié)儉為先。現(xiàn)在幾個月下來,居然上行下效,草偃風行?!?/div>
《國語辭典》:草靡風行(草靡風行)  拼音:cǎo mǐ fēng xíng
比喻上位者以德化民,上行下效。參見「風行草偃」條。唐。白居易《策林二。請行賞罰以勸舉賢》:「自然上下精詳,遠近懲勸,謹關梁以相系,責轅輪以相求,俾夫草靡風行,達于上下。」
《國語辭典》:風行水上(風行水上)  拼音:fēng xíng shuǐ shàng
指風吹拂水面。比喻自然流暢,沒有矯揉造作。《易經(jīng)。渙卦》:「《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國語辭典》:風行一時(風行一時)  拼音:fēng xíng yī shí
形容事物在當時流傳盛行?!赌鹾;ā返谌兀骸覆皇堑芡麓泣S,祇怕唐兄印行的不息齋稿,雖然風行一時,決不能望五丁閣稿的項背哩?!?/div>
《漢語大詞典》:風行一世(風行一世)
謂一個時期在社會上盛行。 胡適 《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只有那‘明心見性,不立文字’的禪宗,仍舊風行一世?!?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他們的言論機關便是月刊雜志的《蜀報》。文字是當時風行一世的半解放的闈墨式文章?!?/div>
《漢語大詞典》:風行雨散
同“ 風流云散 ”。 南朝 陳 徐陵 《與楊仆射書》:“又聞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風行雨散,東播西流?!?/div>
《漢語大詞典》:風行雷厲
形容氣勢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執(zhí)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嚴格。 明許自昌《水滸記·縱騎》:“官差緊者,為黃巾鉤黨嚴者,風行雷厲莫停者,怕鼠竄掉頭者, 東溪 望望忙行邊。” 鄭觀應 《盛世危言·禁煙上》:“倘再屆期不改,立發(fā)邊遠充軍,以儆效尤而除積弊。風行雷厲,孰復甘蹈刑章哉?” 茅盾 《路》:“戒嚴令風行雷厲。不準集會,也不準罷課。”
《漢語大詞典》:風行電照(風行電照)
形容迅速威猛。后漢書·臧宮傳:“將軍向者經(jīng)虜城下,震揚威靈,風行電照。然窮寇難量,還營愿從它道矣。”
分類:迅速威猛
《國語辭典》:風行電擊(風行電擊)  拼音:fēng xíng diàn jí
形容氣勢的迅猛。《隋書。卷四五。文四子傳。庶人諒傳》:「文安請為前鋒,王以大軍繼后,風行電擊,頓于霸上,咸陽以東可指麾而定?!埂杜f唐書。卷五三。李密傳》:「清河公房彥藻,近秉戎律,略地東南,師之所臨,風行電擊?!?/div>
分類:氣勢迅猛
《國語辭典》:風行草從(風行草從)  拼音:fēng xíng cǎo cóng
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參見「風行草偃」條?!逗鬂h書。卷三○下。郎顗傳》:「本立道生,風行草從,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濁。」
《國語辭典》:風行草偃(風行草偃)  拼音:fēng xíng cǎo yǎn
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贡扔髟谏衔徽咭缘禄瘛!度龂?。卷五三。吳書。張纮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平定三郡,風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誠,乃心王室。」唐。劉禹錫〈為淮南杜相公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驅,猖狂之徒,耹圣澤而悛性,風行草偃,其勢必然?!挂沧鳌革L行草靡」、「風行草從」、「草靡風行」、「草偃風行」、「草偃風從」。
《國語辭典》:風行草靡(風行草靡)  拼音:fēng xíng cǎo mǐ
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參見「風行草偃」條?!赌淆R書。卷一。高帝本紀上》:「麾旆所臨,風行草靡,神算所指,龍舉云屬?!?/div>
《漢語大詞典》:風馳草靡(風馳草靡)
見“ 風行草靡 ”。
《國語辭典》:風行草偃(風行草偃)  拼音:fēng xíng cǎo yǎn
語本《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贡扔髟谏衔徽咭缘禄??!度龂尽>砦迦?。吳書。張纮傳》裴松之注引《吳書》:「平定三郡,風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誠,乃心王室。」唐。劉禹錫〈為淮南杜相公謝兵馬使朱鄭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驅,猖狂之徒,耹圣澤而悛性,風行草偃,其勢必然?!挂沧鳌革L行草靡」、「風行草從」、「草靡風行」、「草偃風行」、「草偃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