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屠貴妃,生女愁傾國。 于濆 馬嵬驛
傾國傾城漢武帝,為云為雨楚襄王。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fù)今日遙相見。 劉希夷 公子行
蛾眉曼臉傾城國,鳴環(huán)動佩新相識。 劉方平 烏棲曲二首之一
天馬來東道,佳人傾北方。 吳少微 過漢故城
為云為雨徒虛語,傾國傾城不在人。 唐彥謙 牡丹
艷色本傾城,分香更有情。 孟浩然 美人分香
窈窕鳳皇姝,傾城復(fù)傾國。 張柬之 與國賢良夜歌二首之一
恃賴傾城人不及,檀妝唯約數(shù)條霞。 徐凝 宮中曲二首之一
雖然不如延年妹,亦是當時絕世人。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
蛾眉艷曉月,一笑傾城歡。 李白 感興六首之五
揚眉轉(zhuǎn)袖若雪飛,傾城獨立世所稀。 李白 白纻辭三首之三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李白 陽春歌
傾國留無路,還魂怨有香。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杜甫 佳人
侍婢艷傾城,綃綺輕霧霏。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
佳人絕代歌,獨立發(fā)皓齒。 杜甫 聽楊氏歌
傾國妖姬云鬢重,薄徒公子雪衫輕。 林寬 曲江
翠帷雙卷出傾城,龍劍破匣霜月明。 柳宗元 渾鴻臚宅聞歌效白纻
噴玉光照地,顰蛾價傾城。 權(quán)德輿 廣陵詩
叢鬢愁眉時勢新,初笄絕代北方人。 權(quán)德輿 雜興五首
步搖金翠玉搔頭,傾國傾城勝莫愁。 武元衡 贈佳人
嘗矜絕代色,復(fù)恃傾城姿。 武平一 妾薄命
傾國徒相看,寧知心所親。 王維 扶南曲歌詞五首之二
明月薄蝕陽精昏,嬌妒傾城惑至尊。 王翰 飛燕篇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 長恨歌
專房猶見寵,傾國眾皆聞。 皇甫冉 同李蘇州傷美人
佳人祓禊賞韶年,傾國傾城并可憐。 萬齊融 三日綠潭篇
為問傾城年幾許,更勝瓊樹是瓊枝。 薛能 舞者
皓雪瓊枝殊異色,北方絕代徒傾國。 韋應(yīng)物 黿頭山神女歌
誰為傾國媒,自許連城價。 韓愈 縣齋有懷
不逢寒風(fēng)子,誰采逸景孫。 李白 天馬歌
壺中天地:指道家所謂的仙境。唐元稹《幽棲》:“壺中天地乾坤外,夢里身名旦暮間”
壺公: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馬山人十二韻人“家家迎薊子,處處識壺公?!?/p>
壺中藥物梯霞訣,肘后方書縮地功。 令狐楚 贈毛仙翁
綠毛辭世女,白發(fā)入壺翁。 儲嗣宗 宿玉簫宮
藥爐經(jīng)月凈,天路入壺深。 儲嗣宗 送道士
有路在壺中,無人知地脈。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
他年若得壺中術(shù),一簇汀洲盡貯將。 吳融 湖州晚望
閉院開軒笑語闌,江山并入一壺寬。 呂溫 同恭夏日題尋真觀李寬中秀才書院
長憶映碑逢若士,未曾攜杖逐壺公。 唐彥謙 亂后經(jīng)表兄瓊?cè)A觀舊居
壺中駐年藥,燒得獻庭闈。 姚合 送王龜處士
愿值壺中客,親傳肘后方。 尚顏 宿壽安甘棠館
存亡去住一壺中,兄事安期弟葛洪。 崔郾 贈毛仙翁
東城南陌頻相見,應(yīng)是壺中別有家。 戴叔倫 贈韓道士
仙翁無定數(shù),時入一壺藏。 李商隱 玄微先生
壺中別有仙家日,嶺上猶多隱士云。 李商隱 題道靜院院在中條山故王顏中丞所置虢州刺史舍官居此今寫真存焉
日月仙壺外,筋骸藥臼中。 李敬方 遣興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頭仙人隱玉壺。 李白 對雪醉后贈王歷陽
河上喜相得,壺中趣每同。 李白 贈盧徵君昆弟
蹉跎人間世,寥落壺中天。 李白 贈饒陽張司戶燧
壺中開白日,霧里捲朱旂。 李端 游終南山因寄蘇奉禮士尊師苗員外
家家迎薊子,處處識壺公。 杜甫 寄司馬山人十二韻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壺中。 王維 贈焦道士
壺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煙霞白日閑。 王起 贈毛仙翁
芝童解說壺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盧綸 題天華觀
上象壺中闊,平生夢里忙。 竇常 茅山贈梁尊師
不題三五字,何以達壺公。 竇牟 陪韓院長韋河南同尋劉師不遇
艷陽迷俗客,幽邃失壺公。 章孝標 玄都觀栽桃十韻
白知關(guān)畔元非馬,玄覺壺中別有天。 羅隱 送宣武徐巡官
寥朗壺中曉,虛明洞里春。 蔣防 至人無夢
嬌歌自駐壺中景,艷舞長留海上春。 許渾 移攝太平寄前李明府
上象壺中闊,平生夢里忙。 許渾 茅山贈梁尊師
壺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許渾 贈蕭鏈師
唯寄壺中客,金丹許共分。 貫休 故林偶作
憶戴差過剡,游仙慣入壺。 錢起 山齋讀書寄時校書杜叟
鶴前飛九轉(zhuǎn),壺里駐三光。 錢起 柏崔老人號無名先生男削發(fā)女黃冠自以云泉獨樂命予賦詩
坐來石上云,乍謂壺中起。 錢起 窗里山
勉事壺公術(shù),仙期待赤龍。 錢起 藥堂秋暮
海上春應(yīng)盡,壺中日未斜。 錢起 送柳道士
曷見玄真子,觀世玉壺中。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五
花應(yīng)洞里尋常發(fā),日向壺中特地長。 韓偓 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
壺中日月將何用,借與閑人試一窺。 韓偓 贈易卜崔江處士
壺中無窄處,愿得一容身。 顧況 步虛詞
愿值壺中客,親傳肘后方。 馬戴 謁仙觀二首
恐入壺中住,須傳肘后方。 馬戴 送王道士
因?qū)q月離三島,閑貯風(fēng)煙在一壺。 高蟾 送張道士
疑君如有長生路,玉壺先生在何處。 鮑溶 周先生畫洞庭歌
若用壺中景,東溟又堪傷。 鮑溶 與峨嵋道士期盡日不至
玉壺貯天地,歲月亦已長。 鮑溶 與峨眉山道士期盡日不至
七賢:喻指文人放蕩不羈,或指獨立于世俗之外,或喻朋友的交情深厚。唐盧綸《秋夜同暢當宿潭上西亭》:“圓月出山頭,七賢林下游?!?/p>
東籬摘芳菊,想見竹林游。 儲光羲 仲夏餞魏四河北覲叔
超超青云器,婉婉竹林會。 儲光羲 奉和韋判官獻侍郎叔除河?xùn)|采訪使
縱有鄰人解吹笛,山陽舊侶更誰過。 劉禹錫 傷愚溪三首
林中阮生集,池上謝公題。 劉長卿 奉陪鄭中丞自宣州解印與諸侄宴馀干后溪
時因杖藜次,相訪竹林東。 劉長卿 贈西鄰盧少府
雪里題詩偏見賞,林間飲酒獨令隨。 司空曙 下第日書情寄上叔父
世上詩難得,林中酒更高。 姚合 送劉詹事赴壽州
逸氣假毫翰,清風(fēng)在竹林。 孟浩然 洗然弟竹亭
遙想蘭亭下,清風(fēng)滿竹林。 崔峒 送薛良史往越州謁從叔
朝攜蘭省步,夕退竹林期。 張說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并序)
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 李商隱 垂柳
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 李商隱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
未展山陽會,空留池上杯。 李嶠 酬杜五弟晴朝獨坐見贈
人追竹林會,酒獻菊花秋。 李嶠 餞駱四二首
何時竹林下,更與步兵鄰。 李白 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
復(fù)如竹林下,叨陪芳宴初。 李白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
恭陪竹林宴,留醉與陶公。 李白 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
今日竹林宴,我家賢侍郎。 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自聞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杜甫 示侄佐(原注。佐草堂在東柯谷。佐出襄陽房。侍御史煒之子。官大理正。)
詔下搜巖野,高人入竹林。 林寬 送惠補闕
潯陽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楊巨源 春日送沈贊府歸潯陽覲叔父
竹林諒賢人,滿酌無所苦。 權(quán)德輿 八音詩
簾外寒江千里色,林中樽酒七人期。 權(quán)德輿 臘日龍沙會絕句
便道停橈處,應(yīng)過舊竹林。 權(quán)德輿 送三十叔赴任晉陵(心字德輿舊居在丹陽。去晉陵百里)
來酌林中酒,去耕湖上田。 權(quán)德輿 送從弟謁員外叔父回歸義興
聞道今宵阮家會,竹林明月七人同。 武元衡 聞嚴秘書與正字及諸客夜會因寄
花時金谷飲,月夜竹林眠。 王維 哭祖六自虛(時年十八)
道賢齊二阮,俱向竹林歸。 皎然 送德守二叔侄上人還國清寺覲師
明朝阮家集,知有竹林僧。 皎然 雪夜送海上人常州覲叔父上人殷仲文后
憶昔山陽會,長懷東上游。 盧僎 稍秋曉坐閣遇舟東下?lián)P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陽令
便因當五夜,敢望竹林期。 盧綸 奉和戶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諸公并見寄
圓月出山頭,七賢林下游。 盧綸 秋夜同暢當宿潭上西亭
書從外氏學(xué),竹自晉時栽。 盧綸 送從侄滁州覲省
終悲去國遠,淚盡竹林前。 盧綸 送從叔士準赴任潤州司士
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 盧綸 送從叔程歸西川幕
謬入阮家逢慶樂,竹林因得奉壺觴。 盧綸 酬趙少尹戲示諸侄元陽等因以見贈
奉料竹林興,寬懷此別晨。 綦毋潛 送鄭務(wù)拜伯父
看卻金庭芝術(shù)老,又驅(qū)車入七人班。 羅隱 寄右省王諫議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薛濤 酬人雨后玩竹
三月已乖棠樹政,二年空負竹林期。 許渾 郡齋夜坐寄舊鄉(xiāng)二侄
祗聞溫樹譽,堪鄙竹林賢。 貫休 和韋相公見示閒臥
借問山陽會,如今有幾人。 郎士元 送張南史
誰為竹林賢,風(fēng)流相比附。 靈一 林公
偶隨香署客,來訪竹林歡。 韋應(yīng)物 陪王郎中尋孔徵君
林疑中散地,人似上皇時。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時有桃源客,來訪竹林人。 駱賓王 疇昔篇
應(yīng)是南風(fēng)曲,聲聲不合今。 于武陵 匣中琴
湛露羞依草,南風(fēng)恥帶熏。 令狐楚 青云干呂
熏弦歌舜德,和鼎致堯名。 司空曙 御制雨后出城觀覽敕朝臣已下屬和
方襲緇衣慶,永奉南薰吟。 呂溫 奉和張舍人閣中直夜思聞雅琴因書事通簡僚友
湛露飛堯酒,熏風(fēng)入舜弦。 宗楚客 奉和幸上陽宮侍宴應(yīng)制
漢酺歌圣酒,韶樂舞薰風(fēng)。 張九齡 奉和圣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
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張九齡 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公赴朔方
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fēng)。 張九齡 恩賜樂游園宴應(yīng)制
不聞北斗傾堯酒,空覺南風(fēng)入舜琴。 曹唐 三年冬大禮五首
已獲千箱慶,何以繼薰風(fēng)。 李世民 秋暮言志
于焉歡擊筑,聊以詠南風(fēng)。 李世民 重幸武功
慚非薰風(fēng)唱,曷用慰吾人。 李商隱 中和節(jié)日宴百僚賜詩
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李嶠 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yīng)制
不思五弦琴,作歌詠南薰。 李群玉 穆天子
清如南薰絲,韻若黃鐘吼。 李群玉 贈方處士兼以寫別
顧非咸池奏,庶協(xié)南風(fēng)薰。 李適 中春麟德殿會百僚觀新樂詩
湛露晞堯日,薰風(fēng)入舜弦。 杜正倫 玄武門侍宴
熏風(fēng)行應(yīng)律,湛露即歌詩。 杜甫 暮春江陵送馬大卿公恩命追赴闕下
遠師騶忌鼓鳴琴,去和南風(fēng)愜舜心。 柳宗元 李西川薦琴石
熏風(fēng)一萬里,來處是長安。 楊巨源 送太和公主和蕃
和氣生中國,熏風(fēng)屬外家。 楊巨源 送殷員外使北蕃
湛露恩方?jīng)眩癸L(fēng)曲正調(diào)。 權(quán)德輿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詞三首之二
階下蓂莢生,琴上南風(fēng)薰。 盧仝 感古四首
緘愁赴蜀道,題拙奉虞薰。 盧照鄰 至望喜矚目言懷貽劍外知己
政奉南風(fēng)順,心依北極尊。 蔣防 藩臣戀魏闕
簣桴均下調(diào),和木等南薰。 薛存誠 聞?chuàng)羧?/a>
逍遙豈有事,于此詠南薰。 薛能 升平詞十首
南薰歌自溥,北極響皆通。 薛能 國學(xué)試風(fēng)化下
湯征隨北怨,舜詠起南風(fēng)。 袁朗 賦飲馬長城窟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熏風(fēng)。 陳子昂 登澤州城北樓宴
永播南薰音,垂之萬年耳。 陸龜蒙 雜諷九首
始議新堯歷,將期整舜弦。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騎驢到京國,欲和熏風(fēng)琴。 韓愈 孟生詩
既欣東日戶,復(fù)詠南風(fēng)篇。 魏徵 奉和正日臨朝應(yīng)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