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321,分28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典故(續(xù)上)
折檻英風(fēng)
赤壁東風(fēng)
舞雩風(fēng)(又作:風(fēng)乎舞雩 暮雩風(fēng))
風(fēng)雨落花知
窗外敲風(fēng)(又作:空疑風(fēng)竹 ...)
春風(fēng)不染髭須
春風(fēng)何事入羅幃
春風(fēng)手
酸風(fēng)射眸子(又作:酸風(fēng)射眼)
炙燭風(fēng)流(又作:東風(fēng)喚花醒)
督郵風(fēng)味(又作:風(fēng)流從事入青州)
滿城風(fēng)雨(又作:滿城風(fēng)雨近重陽 ...)
大風(fēng)歌(又作:海內(nèi)風(fēng) ...)
噫為風(fēng)
東風(fēng)天不周郎與
典故   
賜尚方劍
 
朱云劍
 
斷佞臣頭
 
朱云請劍
 
朱云請
 
上方請劍
  
朱云地下游
 
攀檻朱云
 
尚方請劍
 
折檻郎
  
直言旗
 
叱禹
 
檻?yīng)毰?/div> 
折檻英風(fēng)
  
請劍折檻
 
斬馬上方劍
 
朱云直言

相關(guān)人物
張禹
 
朱云(字游)

參考典故
朱阿游


《漢書》卷六十七〈楊胡朱梅云列傳·朱云〉~292~
朱云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馀,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jié)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yè)。好倜儻大節(jié),當(dāng)世以是高之?!脸傻蹠r,丞相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馀?!股蠁枺骸刚l也?」對曰「安昌侯張禹?!股洗笈?,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褂穼⒃葡?,云攀殿檻,檻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將云去。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dāng)容之。臣敢以死爭?!箲c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dāng)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乖谱允侵蟛粡?fù)仕,常居鄠田,時出乘牛車從諸生,所過皆敬事焉。薛宣為丞相,云往見之。宣備賓主禮,因留云宿,從容謂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東閤,可以觀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復(fù)言。

例句

致君期折檻,舉職在埋輪。 崔涂 寄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 李嘉祐 故燕國相公挽歌二首之二

當(dāng)時物議朱云小,后代聲華白日懸。 杜牧 商山富水(一作春)驛(驛本與陽諫議同姓名。因此改為富水驛)

十載丈夫堪恥處,朱云猶掉直言旗。 杜牧 洛中監(jiān)察病假滿送韋楚老拾遺歸朝

揚鑣隨日馭,折檻出云臺。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不學(xué)朱云能折檻,空羞獻納在丹墀。 耿湋 贈別劉員外長卿

朱云若不直,漢帝終自由。 邵謁 論政

折檻未為切,沉湘何足悲。 鄭谷 蜀江有吊

典故
赤壁東風(fēng)

相關(guān)人物
諸葛亮(字孔明)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262~
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與魯肅遇于當(dāng)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quán),權(quán)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zhàn),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斗艦數(shù)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fā)火。時風(fēng)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zhí)?,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fù)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徑自北歸。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曰:「至戰(zhàn)日,蓋先取輕利艦十舫,載燥荻枯柴積其中,灌以魚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龍幡于艦上。時東南風(fēng)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蓋舉火白諸校,使眾兵齊聲大叫曰:『降焉!』操軍人皆出營立觀。去北軍二里馀,同時發(fā)火,火烈風(fēng)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瑜等率輕銳尋繼其后,雷鼓大進,北軍大壞,曹公退走。」
典故
詠而歸
 
舞雩風(fēng)
 
風(fēng)乎舞雩
 
曾點服
 
浴沂童
 
春服舞雩
 
赤爾何如
  
沂水行歌
 
暮雩風(fēng)
  
舞雩點也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曾皙


《論語注疏·先進》~0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狗蜃舆又?。「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埂更c!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棺釉唬骸负蝹??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狗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埂肝ㄇ髣t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例句

白雪調(diào)歌響,清風(fēng)樂舞雩。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典故
風(fēng)雨落花知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欲知昨夜風(fēng),花落無多少】。
典故
窗外敲風(fēng)
 
檻竹空敲朱戶
 
空疑風(fēng)竹
 
坐疑行聽竹窗風(fēng)
 
風(fēng)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鳳敲竹
 
開門疑故人
 
簾外誰推戶
 
清風(fēng)動竹,故人來邈
 
謂郎推繡戶,暖風(fēng)搖竹塢


《全唐詩》卷二百八十三〈竹窗聞風(fēng)寄苗發(fā)司空曙〉
微風(fēng)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fù)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稍沿階下苔】。何當(dāng)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典故
春風(fēng)不染髭須
 
須何用染


《歐陽修全集·近體樂府》卷三〈圣無憂〉
好酒能消光景,春風(fēng)不染髭須。
典故
春風(fēng)何事入羅幃


《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五〈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典故
春風(fēng)手


《全宋詩》卷五百四十一〈王安石四·明妃曲二首〉~6503~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fēng)鬢腳垂。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dāng)時枉殺毛延壽。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兩皆胡姬。含情欲說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黃金捍撥春風(fēng)手,彈看飛鴻勸胡酒。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典故
銅仙淚
 
清淚如鉛
  
銅仙鉛淚
 
淚如鉛水
 
金仙淚
 
酸風(fēng)射眸子
 
酸風(fēng)射眼
 
天也瘦
 
仙人淚
 
仙人辭漢
 
金人辭漢
 
露冷銅仙
 
衰蘭送客咸陽道
 
銅人辭漢
 
辭漢淚
 
金仙鉛淚
 
泣金莖
 
銅盤人去
 
銅仙泣露盤
 
金泣
 
金人泣露盤
 
淚盤
 
唐諸李
 
仙人泣露盤
 
攜盤獨出
 
辭漢金仙
 
辭漢盤
 
金人秋淚
 
金銅移盤
 
老卻天公
 
淚老金銅
 
清鉛泣露
 
傾鉛水
 
銅仙去漢
 
咸陽送客
 
金銅去國
 
金仙泣漢
   
傾淚移盤
  
銅仙清如水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一〈金銅仙人辭漢歌〉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全唐詩》卷三百九十一〈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fēng)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guān)酸風(fēng)射眸子??諏h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yuǎn)波聲小。
典故
夜深花睡
 
只恐夜深花睡去
 
燒銀燭照紅妝
 
莫教渠睡
 
燒燭看嬌嬈
 
照妝醒睡
 
高燒銀燭
 
炙燭風(fēng)流
 
東風(fēng)喚花醒
 
海棠堪對燭


《蘇軾詩集》卷二十二〈海棠〉
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典故 
從事到青州
 
從事青州
  
青州酒
 
從事督郵
 
督郵風(fēng)味
   
風(fēng)流從事入青州
 
平原酒郵
 
齊郡酒
 
青齊

相關(guān)人物
桓溫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術(shù)解〉~708~
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

簡釋

青州從事:詠酒。唐皮日休《醉中寄魯望一壺并一絕》:“醉中不得親相倚,故遣青州從事來。”


例句

醉中不得親相倚,故遣青州從事來。 皮日休 醉中寄魯望一壺并一絕

青州從事來偏熟,泉布先生老漸慳。 韋莊 江上題所居

典故 
滿城風(fēng)雨近重陽
 
風(fēng)雨重陽
 
催租人至
 
重陽節(jié)近多風(fēng)雨
 
催租妨詩興
 
興為催租敗


《冷齋夜話》卷四
黃州潘大臨工詩,多佳句,然甚貧。東坡、山谷尤喜之。臨川謝無逸以書問:「有新作否?」潘答書曰:「秋來景物,件件是佳句,恨為俗氛所翳耳。昨日閒臥,聞攪林風(fēng)雨聲,欣然起,題其壁曰:『滿城風(fēng)雨近重陽?!缓龃咦馊酥粒鞌∫?。止于一句奉寄。」聞?wù)咝ζ溆亻煛?/span>
典故 
守四方
 
海內(nèi)風(fēng)
 
歌大風(fēng)
 
威加四海
 
猛士歌
    
憶大風(fēng)
 
沛歌風(fēng)
 
大風(fēng)歌沛邑
 
云飛風(fēng)起
 
猛士云飛
  
沛公大風(fēng)
  
歌漢風(fēng)

相關(guān)人物
劉邦(漢高祖)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389~
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xí)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shù)行下。謂沛父兄曰:「游子悲故鄉(xiāng)。吾雖都關(guān)中,萬歲后吾魂魄猶樂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復(fù)其民,世世無有所與?!古娓感种T母故人日樂飲極驩,道舊故為笑樂。十馀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請留高祖。高祖曰:「吾人眾多,父兄不能給?!鼓巳ァE嬷锌湛h皆之邑西獻。高祖復(fù)留止,張飲三日。沛父兄皆頓首曰:「沛幸得復(fù),豐未復(fù),唯陛下哀憐之?!垢咦嬖唬骸肛S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其以雍齒故反我為魏?!古娓感止陶?,乃并復(fù)豐,比沛。于是拜沛侯劉濞為吳王。

簡釋

大風(fēng)歌:詠帝王,或指慷慨悲歌及治國安邦之志。唐杜甫《傷春五首》之五:“得無中夜舞,誰憶大風(fēng)歌?”

歌大風(fēng):喻治國安邦之情懷。唐李世民《過舊宅二首》之二:“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fēng)?!?/p>


例句

大風(fēng)迎漢筑,叢煙入舜球。 上官儀 奉和過舊宅應(yīng)制

延襟小山路,還起大風(fēng)歌。 劉祎之 奉和別越王

一遇風(fēng)塵起,令誰守四方。 孫處玄(一作立) 失題

網(wǎng)已袪三面,歌因守四方。 常袞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應(yīng)制

天命屈雄圖,誰歌大風(fēng)起。 張儼 貞元八年十二月謁先主廟絕句三首

雅樂未興人已逝,雄歌依舊大風(fēng)傳。 張繼 河間獻王墓

君賦大風(fēng)起,人歌湛露濡。 張說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舊居應(yīng)制

巖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風(fēng)。 張說 奉和圣制登驪山矚眺應(yīng)制

共樂還鄉(xiāng)宴,歡比大風(fēng)詩。 李世民 幸武功慶善宮

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fēng)。 李世民 過舊宅二首

吾皇思壯士,誰應(yīng)大風(fēng)歌。 李咸用 待旦

會入大風(fēng)歌,從龍赴圓闕。 李嶠

飛感高歌發(fā),威加四?;?。 李嶠

君王歌大風(fēng),如樂豐沛都。 李白 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

不學(xué)劉琨舞,先歌漢祖風(fēng)。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

得無中夜舞,誰憶大風(fēng)歌。 杜甫 傷春五首

將軍臨氣候,猛士寒風(fēng)飆。 杜甫 哭王彭州掄

出兵整肅不可當(dāng),為留猛士守未央。 杜甫 憶昔二首之一

公來練猛士,欲奪天邊城。 杜甫 揚旗

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風(fēng)詞。 林寬 歌風(fēng)臺

日月光連璧,煙塵屏大風(fēng)。 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詞三首

停輿興睿覽,還舉大風(fēng)篇。 王德真 奉和圣制過溫湯

日宇開初景,天詞掩大風(fēng)。 薛稷 慈恩寺九日應(yīng)制

同沾小雨潤,竊仰大風(fēng)詩。 趙彥昭 奉和幸大薦福寺

欣承大風(fēng)曲,竊預(yù)小童謳。 鄭愔 奉和幸大薦福寺

不見短兵反掌收已盡,唯有猛士守四方。 韋應(yīng)物 彈棋歌

掩抑大風(fēng)歌,裴回少年場。 鮑溶 苦哉遠(yuǎn)征人

典故
大塊噫氣
 
噫為風(fēng)

相關(guān)人物
莊子


《莊子集釋》卷一下〈內(nèi)篇·逍遙游〉~45~
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fēng)。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號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fēng)則小和,飄風(fēng)則大和,厲風(fēng)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diào)調(diào),之刀刀?」

例句

大塊方噫氣,何辭鼓青蘋。 李白 贈張相鎬二首

噫欠為飄風(fēng),濯手大雨沱。 韓愈 讀東方朔雜事

典故
大小喬
  
小喬初嫁
 
兩喬
 
江東大小喬
 
喬家那窈娘
 
銅雀春情
 
東風(fēng)天不周郎與
  
借周郎便
 
相關(guān)人物
大喬
 
孫策
 
周瑜
 
小喬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259~
瑜長壯有姿貌。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遂從攻橫江、當(dāng)利,皆拔之。乃渡擊秣陵,破笮融、薛禮,轉(zhuǎn)下湖孰、江乘,進入曲阿,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shù)萬矣。因謂瑜曰:「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zhèn)丹楊?!硅み€。頃之,袁術(shù)遣從弟胤代尚為太守,而瑜與尚俱還壽春。術(shù)欲以瑜為將,瑜觀術(shù)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涂東歸,術(shù)聽之。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廬江,出備牛渚,后領(lǐng)春谷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lǐng)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復(fù)進尋陽,破劉勛,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zhèn)巴丘。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曰:「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例句

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喬家那窈娘。 杜牧 偶呈鄭先輩

周郎若見紅兒貌,料得無心念小喬。 羅虬 比紅兒詩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 赤壁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漢語大詞典》:丹檻折
漢書·朱云傳:“上( 漢成帝 )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 云 下, 云 攀殿檻,檻折……及后當(dāng)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后用為臣子犯死直諫的典實。 唐 杜甫 《聞高常亡》詩:“致君丹檻折,哭友白云長?!?/div>
《漢語大詞典》:折檻(折檻)
漢 槐里 令 朱云 朝見 成帝 時,請賜劍以斬佞臣 安昌 侯張禹 。 成帝 大怒,命將 朱云 拉下斬首。 云 攀殿檻,抗聲不止,檻為之折。經(jīng)大臣勸解, 云 始得免。后修檻時, 成帝 命保留折檻原貌,以表彰直諫之臣。見《漢書·朱云傳》。后世殿檻正中一間橫檻?yīng)毑皇诟?,謂之折檻,本此。后用為直言諫諍的典故。 唐 李嘉祐 《故燕國相公挽歌》之一:“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元 宇文虛中 《古劍行》:“嶙峋折檻霽天威,將軍拜伏姦臣泣。” 清 龔自珍 《癸未十月初七日以言事下獄》詩:“九重容折檻,萬死待浮 湘 ?!币嘧鳌?折庭檻 ”。 明 無名氏 《鳴鳳記·燈前修本》:“怪當(dāng)朝無肯折庭檻,又誰箇敢牽裳?”
《漢語大詞典》:攀檻(攀檻)
見“ 攀朱檻 ”。
《漢語大詞典》:攀朱檻(攀朱檻)
漢 槐里 令 朱云 上書 成帝 ,請賜劍斬佞臣 安昌侯 張禹 。 成帝 大怒,命斬 朱 。 朱云 被拉下殿時抗聲不止,攀住殿檻不放,把檻柱也拉斷了。經(jīng)人說情, 朱云 得以不死。后來修檻時, 成帝 命令保留折檻的原樣,以表彰 朱云 的直諫。事見漢書·朱云傳。后以“攀朱檻”為直言進諫的典故。 清 蒲松齡 《過孫給諫芙蓉齋》詩:“圣明無待攀朱檻,痛哭應(yīng)煩裂白麻?!币嗍∽鳌?攀欄 ”、“ 攀檻 ”。 元 馬致遠(yuǎn) 《漢宮秋》第二折:“你們乾請了皇家俸,著甚的分破帝王憂,那壁廂鎖樹的怕彎著手,這壁廂攀欄的怕攧破了頭。” 清 黃遵憲 《京亂補述》詩之五:“裂麻要帝諾,攀檻碎臣頭?!?/div>
《國語辭典》:斬馬劍(斬馬劍)  拼音:zhǎn mǎ jiàn
漢代宮中寶劍,劍利可以斬馬,故名。《漢書。卷六七。朱云傳》:「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馀?!埂短接[。卷三四二。兵部。劍》:「王莽使武賁以斬馬劍挫董忠?!?/div>
《國語辭典》:朱云折檻(朱雲(yún)折檻)  拼音:zhū yún zhé jiàn
漢代朱云勇于向成帝請斬丞相張禹,成帝使人將他拿下,要定其死罪,他用手攀殿前欄桿致使折斷。見《漢書。卷六七。朱云傳》。后比喻直臣冒死進諫。南朝梁。元帝〈忠臣傳陳爭篇贊〉:「子政鏗鏗,誠存社稷。朱云折檻,遂其婞直?!?/div>
《漢語大詞典》:請劍(請劍)
(1).漢書·朱云傳:“ 云 上書求見,公卿在前。 云 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孔子 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蠁枺骸l也?’對曰:‘ 安昌侯 張禹 ?!洗笈?,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 云 下, 云 攀殿檻,檻折。 云 呼曰:‘臣得下從 龍逄 、 比干 游於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后以“請劍”為忠直敢諫,請誅奸佞之典。 明 王世貞 《京山過故王侍御時育宅有感因伸薄酹仍許為其子銘墓》詩:“ 漢 賊不兩立,臣死安足辭。唯憐請劍恨,猶鬱蓋棺時?!?清 閻爾梅 《黃石齋先生南謫余于珠梅閘送之》詩:“魑魅充朝須請劍,豺狼當(dāng)?shù)狼衣褫??!?清 林昌彝 《章檻詞》:“休休休,伊誰請劍斬而頭?”
(2).捧劍。舊時皇帝坐朝,有捧劍的侍者。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王翱 ﹞歷陞 乾清宮 牌子,隨朝請劍。”
《漢語大詞典》:沂水弦歌
謂知時處世,逍遙游樂。語本論語·先進:“﹝ 曾點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宋 蘇轍 《送龔鼎臣諫議移守青州》詩之一:“ 沂水 絃歌重 曾點 , 菑川 故舊識 平津 。”
分類:知時處世
《漢語大詞典》:浴沂
語出《論語·先進》:“浴乎 沂 ,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敝^在 沂水 洗澡。后多用“浴沂”喻一種怡然處世的高尚情操。 宋 林逋 《溪上春日》詩:“獨有浴 沂 遺想在,使人終日此徘徊?!?元 馬祖常 《寄舒真人》詩:“伊我逢休澣,從茲詠浴 沂 ?!?明 李東陽 《卜樹村新莊約方石先生不至》詩:“浴 沂 真樂許同尋,過眼春光次第深。”
《國語辭典》:舞雩  拼音:wǔ yú
1.古代祭天求雨的儀式?!吨芏Y。春官。司巫》:「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br />2.祭天求雨的地方。《論語。先進》:「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div>
《漢語大詞典》:土花
(1).苔蘚。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宋 周邦彥 《風(fēng)流子·春景》詞:“羨金屋去來,舊時巢燕,土花繚繞,前度莓墻?!?元 傅按察 《鴨頭綠·錢塘懷古》詞:“禁庭空、土花暈碧,輦路悄、呵喝聲乾?!?br />(2).金屬器皿表面長期受泥土剝蝕而留下的痕跡。 宋 梅堯臣 《古鑒》詩:“古鑑得荒塚,土花全未磨。背蔆尖尚在,鼻獸角微訛?!?元 楊載 《臥鐘》詩:“ 漢 殿經(jīng)焚后,呺然臥草中。雕幾牙板廢,銹澀土花蒙?!?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七)》:“﹝土財主﹞買了一個鼎,據(jù)說是 周 鼎,真是土花斑駁,古香古色。”
《國語辭典》:天若有情天亦老  拼音:tiān ruò yǒu qíng tiān yì lǎo
上天如果有感情,也會因哀傷而憔悴。形容傷感的氣氛悲悽已極。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漢語大詞典》:鉛水(鉛水)
比喻晶瑩凝聚的眼淚。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空將 漢 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宋 周密 《水龍吟·白蓮》詞:“擎露盤深,憶君涼夜,暗傾鉛水?!?元 金絅 《踏莎行》詞:“不教 潘 鬢總成霜,也應(yīng)有淚如鉛水?!?/div>
《國語辭典》:鉛淚(鉛淚)  拼音:qiān lèi
眼淚如融鉛般的滴滴落下。元。張雨 白無咎黃蜀葵詩:「金銅仙人雨中立,鉛淚恰如辭漢時?!?/div>
《漢語大詞典》:銅仙(銅仙)
“ 金銅仙人 ”的省稱。三輔黃圖·建章宮:“ 神明臺 在 建章宮 中,祀仙人處,上有銅仙舒掌捧銅承云表之露?!?宋 王沂孫 《齊天樂·蟬》詞:“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yuǎn),難貯零露?!?清 吳偉業(yè) 《送少司空傅夢禎還嵩山》詩:“銅仙露冷春門草,玉女臺荒洞口沙?!?吳翌鳳 注:“ 任昉 述異記:‘ 魏明帝 詔宮官西取 漢武帝 捧露盤仙人,欲置前殿,既拆盤,臨行泣下?!?清 遯廬 《童子軍》第十一出:“不料銅仙欲泣,石馬長哀。”參見“ 金銅仙人 ”。
《漢語大詞典》:金銅仙人(金銅仙人)
金銅鑄造的仙人像。(1)指 漢武帝 時所作以手掌舉盤承露的仙人。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序》:“ 魏明帝 青龍 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 漢孝武 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唐 諸王孫 李長吉 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清 孫枝蔚 《陸放翁研歌為畢載積題》詩:“古來得失何事無,金銅仙人來 魏 都?!?2)指漏壺上指示時刻的仙人像。文選·陸倕〈新刻漏銘〉“銅史司刻,金徒抱箭” 唐 李善 注:“ 張衡 漏水轉(zhuǎn)渾天儀制曰:蓋上又鑄金銅仙人,居左壺;為胥徒,居右壺。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別天時早晚。”
《國語辭典》:平原督郵(平原督郵)  拼音:píng yuán dū yóu
劣酒的隱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shù)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齊與臍同音,言好酒直至臍下;平原有鬲縣,鬲與膈同音,言惡酒只到膈下。
分類:從事官名
《漢語大詞典》:酒到臍(酒到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shù)解:“ 桓公 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 青州 從事’,惡者謂‘ 平原 督郵’。 青州 有 齊郡 , 平原 有 鬲縣 ;‘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焙笠浴熬频侥殹敝负镁啤?宋 陸游 《雨中小酌》詩:“愁看場上禾生耳,且泥盃中酒到臍。”
分類:好酒
《國語辭典》:青州從事(青州從事)  拼音:qīng zhōu cóng shì
青州,山東省舊府名。從事,古官名。青州從事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shù)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謂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购笥靡苑悍Q美酒?!队讓W(xué)瓊林。卷三。飲食類》:「好酒曰青州從事。」清。朱彝尊青玉案。清秋滿目臨淄水〉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
分類:好酒直到
《漢語大詞典》:青州曲(青州麴)
即 青州 從事。 宋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從今更踏 青州 麴,薄酒知君笑督郵?!眳⒁姟?青州從事 ”。
分類:青州從事
《國語辭典》:青州從事(青州從事)  拼音:qīng zhōu cóng shì
青州,山東省舊府名。從事,古官名。青州從事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shù)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謂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购笥靡苑悍Q美酒。《幼學(xué)瓊林。卷三。飲食類》:「好酒曰青州從事?!骨濉?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63872' target='_blank'>朱彝尊 〈青玉案。清秋滿目臨淄水〉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
分類:好酒直到
《國語辭典》:滿城風(fēng)雨(滿城風(fēng)雨)  拼音:mǎn chéng fēng yǔ
語本唐。韋應(yīng)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詩:「川上風(fēng)雨來,須臾滿城闕?!购髞矶嘤脕硇稳萆钋锘蛲泶簳r到處刮風(fēng)下雨之景色。宋。范成大 春晚詩三首之一:「手把青梅春已去,滿城風(fēng)雨怕黃昏?!菇駝t多借指事情一經(jīng)傳出,流言四起,到處議論紛紛。如:「這件丑聞已鬧得滿城風(fēng)雨,不知該如何收拾?」
《漢語大詞典》:大風(fēng)曲(大風(fēng)曲)
《大風(fēng)歌》。 唐 鄭愔 《奉和幸大薦福寺》:“欣承《大風(fēng)曲》,竊預(yù)小童謳?!眳⒁姟?大風(fēng)歌 ”。
《國語辭典》:大風(fēng)歌(大風(fēng)歌)  拼音:dà fēng gē
詩名。漢高祖劉邦所作。因首句為「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后人遂題為「大風(fēng)歌」。全詩為:「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挂喾Q為〈三侯之章〉。
《國語辭典》:大風(fēng)歌(大風(fēng)歌)  拼音:dà fēng gē
詩名。漢高祖劉邦所作。因首句為「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后人遂題為「大風(fēng)歌」。全詩為:「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挂喾Q為〈三侯之章〉。
《漢語大詞典》:大風(fēng)詞(大風(fēng)詞)
《大風(fēng)歌》。 唐 林寬 《歌風(fēng)臺》詩:“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風(fēng)詞》。”參見“ 大風(fēng)歌 ”。
《國語辭典》:大風(fēng)歌(大風(fēng)歌)  拼音:dà fēng gē
詩名。漢高祖劉邦所作。因首句為「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后人遂題為「大風(fēng)歌」。全詩為:「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挂喾Q為〈三侯之章〉。
《漢語大詞典》:大風(fēng)詩(大風(fēng)詩)
《大風(fēng)歌》。 唐太宗 《幸武功慶善宮》詩:“共樂還鄉(xiāng)宴,歡比《大風(fēng)詩》。”參見“ 大風(fēng)歌 ”。
《國語辭典》:大風(fēng)歌(大風(fēng)歌)  拼音:dà fēng gē
詩名。漢高祖劉邦所作。因首句為「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后人遂題為「大風(fēng)歌」。全詩為:「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亦稱為〈三侯之章〉。
《漢語大詞典》:歌風(fēng)(歌風(fēng))
同“ 歌諷 ”。 南朝 齊 謝朓 《祀敬亭山春雨》詩:“歌風(fēng)讚靈德,舞蹈起輕埃?!?/div>
分類:歌風(fēng)
《國語辭典》:猛士  拼音:měng shì
勇士?!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jì)上》:「初,王莽徵天下能為兵法者六十三家數(shù)百人,并以為軍吏;選練武衛(wèi),招募猛士,旌旗輜重,千里不絕?!埂度龂萘x》第一四回:「明公可奏請詔命實授備為徐州牧,因密與一書,教殺呂布。事成則備無猛士為輔,亦漸可圖。」
《國語辭典》:二喬(二喬)  拼音:èr qiáo
漢太尉橋玄的二個女兒,本作「二橋」,皆容貌出眾,孫策納大橋,周瑜納小橋,橋姓后改為喬,故稱為「二喬」。唐。杜牧 赤壁詩:「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div>
《國語辭典》:大喬(大喬)  拼音:dà qiáo
漢太尉橋玄之長女,后嫁與孫策為妻。參見「二喬」條。
分類:大喬
《漢語大詞典》:大橋(大橋)
亦作“ 大喬 ”。 三國 吳 孫策 之妻。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時得 橋公 兩女,皆國色也。 策 自納 大橋 , 瑜 納 小橋 ?!?span id="gdfhkhf"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四四回:“久聞 江東 喬公 有二女,長曰 大喬 ,次曰 小喬 ?!?/div>
分類:大橋孫策
《國語辭典》:小喬(小喬)  拼音:xiǎo qiáo
三國時周瑜之妻。參見「二喬」條。宋。蘇軾 念奴嬌。大江東去詞:「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div>
《漢語大詞典》:小橋(小橋)
(1). 三國 吳 周瑜 之妻。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時得 橋 公二女,皆國色也。 策 自納 大橋 , 瑜 納 小橋 。”
(2).小型橋梁。 北周 庾信 《詠畫屏風(fēng)詩》之五:“小橋飛斷岸,高花出迥樓?!?元 馬致遠(yuǎn) 《天凈沙·秋思》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