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對叔子風(fēng)流
相關(guān)人物陸抗
羊祜
參考典故羊祜輕裘臨陣
《三國志》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陸抗傳〉~354~
抗字幼節(jié),孫策外孫也。遜卒時,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領(lǐng)遜眾五千人,送葬東還,詣都謝恩。孫權(quán)以楊竺所白遜二十事問抗,禁絕賓客,中使臨詰,抗無所顧問,事事條答,權(quán)意漸解。赤烏九年,遷立節(jié)中郎將,與諸葛恪換屯柴桑??古R去,皆更繕完城圍,葺其墻屋,居廬桑果,不得妄敗。恪入屯,儼然若新。而恪柴桑故屯,頗有毀壞,深以為慚。太元元年,就都治病。病差當(dāng)還,權(quán)涕泣與別,謂曰:「吾前聽用讒言,與汝父大義不篤,以此負汝。前后所問,一焚滅之,莫令人見也。」建興元年,拜奮威將軍。太平二年,魏將諸葛誕舉壽春降,拜抗為柴桑督,赴壽春,破魏牙門將偏將軍,遷征北將軍。永安二年,拜鎮(zhèn)軍將軍,都督西陵,自關(guān)羽至白帝。三年,假節(jié)。孫皓即位,加鎮(zhèn)軍大將軍,領(lǐng)益州牧。建衡二年,大司馬施績卒,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xiāng),公安諸軍事,治樂鄉(xiāng)。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晉陽秋》曰:「抗與羊祜推僑、札之好??箛L遺祜酒,祜飲之不疑??褂屑?,祜饋之藥,抗亦推心服之。于時以為華元、子反復(fù)見于今?!?/span>
典故多少綠荷相倚恨
綠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風(fēng)
《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二〈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一:「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fēng)。」
典故 額點梅花
蕊粉新妝
妝梅
妝額
梅花點額
漢宮嬌額
額花
梅花妝額
壽陽宮額
壽陽眉
粉額妝
吹到眉心
額黃映日
公主花
劉梅貴主妝
梅粉華妝
梅蕊宮妝
梅蕊妝宮額
深宮點額
壽陽公主面
壽陽纖巧
添妝韻似梅
妝光梅影
飛近娥綠
含章春風(fēng)面
含章宮下妝
梅花入壽陽
梅花勻面妝
梅新試妝
飄到梅心
試妝看吹面
壽陽梅妝
欲點妝額
相關(guān)人物壽陽公主
《宋書》
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屎罅糁?,自后有梅花妝。(據(jù)《事類賦》卷二十六「壽陽之妝更新」注引)
《太平御覽》卷三十〈時序部十五·人日〉~269~
《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屎罅糁?,看得幾時。經(jīng)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簡釋
梅妝:喻女子華美妝飾,或喻梅花。唐李商隱《對雪二首》之二:“侵夜可能爭桂魄,忍寒應(yīng)欲試梅妝。”
例句
額點梅花樣,心通棘刺情。
自知終古清香在,更出梅妝弄晚霞。
瓊瑤初綻嶺頭葩,蕊粉新妝姹女家。
雪句豈須徵柳絮,粉腮應(yīng)恨帖梅妝。
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xué)梅妝。
若教貌向南朝見,定卻梅妝似等閑。
不上壽陽公主面,憐君開得卻無端。
露沾湘竹淚,花墮越梅妝。
典故細侯風(fēng)韻
相關(guān)人物郭伋
《后漢書》卷三十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郭伋〉~09~
郭伋字細侯,扶風(fēng)茂陵人也。高祖父解,武帝時以任俠聞。父梵,為蜀郡太守。伋少有志行,哀平閒辟大司空府,三遷為漁陽都尉。王莽時為上谷大尹,遷并州牧……建武四年,出為中山太守?!荒辏∷贩酱淌穼俨⒅?。帝以盧芳據(jù)北土,乃調(diào)伋為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兒曹何自遠來」。對曰:「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箒侈o謝之。及事訖,諸兒復(fù)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dāng)還」。伋謂別駕從事,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于諸兒,遂止于野亭,須期乃入。
例句
馬嘶芳草自淹留,別館何人屬細侯。
細侯風(fēng)韻兼前事,不止為舟也作霖。
典故紅藥翻階
藥省
翻階句
階藥翻紅
玄暉風(fēng)流
相關(guān)人物謝朓
《昭明文選》卷三十〈詩己·雜詩下·直中書省〉~408~
紫殿肅陰陰,彤庭赫弘敞。風(fēng)動萬年枝,日華承露掌。玲瓏結(jié)綺錢,深沈映朱網(wǎng)。紅藥當(dāng)階翻,蒼苔依砌上。茲言翔鳳池,鳴佩多清響。信美非吾室,中園思偃仰。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駘蕩。安得凌風(fēng)翰,聊恣山泉賞。
《太平御覽》卷九八三
《真人關(guān)尹傳》:老子曰:「真人游時各各坐蓮華之上,華徑一丈有反生靈香,逆風(fēng)聞三十里?!梗〒?jù)《太平御覽》卷九百八十三引)
典故專車骨
防風(fēng)骨
防風(fēng)后至
骨專車
防風(fēng)戮
骨節(jié)專車
專車節(jié)
戮房風(fēng)
汪岡骨
《國語》卷五〈魯語下·孔丘論大骨〉~23~
吳伐越,墮會稽,獲骨焉,節(jié)專車。吳子使來好聘,且問之仲尼,曰:「無以吾命。」賓發(fā)幣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徹俎而宴,客執(zhí)骨而問曰:「敢問骨何為大?」仲尼曰:「丘聞之:昔禹致群神于會稽之山,防風(fēng)氏后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jié)專車。此為大矣?!箍驮唬骸父覇栒l守為神?」仲尼曰:「山川之靈,足以紀綱天下者,其守為神;社稷之守者,為公侯。皆屬于王者?!箍驮唬骸阜里L(fēng)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為漆姓。在虞、夏、商為汪芒氏,于周為長狄,今為大人?!箍驮唬骸溉碎L之極幾何?」仲尼曰:「僬僥氏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shù)之極也。」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2~
吳伐越,墮會稽,得骨節(jié)專車。吳使使問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會稽山,防風(fēng)氏后至,禹殺而戮之,其節(jié)專車,此為大矣?!箙强驮唬骸刚l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綱紀天下,其守為神,社稷為公侯,皆屬于王者?!箍驮唬骸阜里L(fēng)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為釐姓。在虞、夏、商為汪罔,于周為長翟,今謂之大人。」客曰:「人長幾何?」仲尼曰:「僬僥氏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shù)之極也?!褂谑菂强驮唬骸干圃帐ト耍 ?/span>
例句
又如防風(fēng)死后骨,又如于菟活時額。
典故 龍騰梭
梭化龍
掛壁梭飛
雷化龍梭
雷雨龍梭
一擲靈梭風(fēng)雨
云雷起鐵梭
飛梭龍變
陶壁精靈
陶侃龍梭
織罷化梭
相關(guān)人物陶侃
《太平御覽》卷四十八〈地部十三·南楚諸山·釣磯山〉~363~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釣磯山者,陶侃嘗釣于此山下,水中得織梭一枚,還掛壁上。后化成赤龍,從空而去。其山石上,猶有侃跡存焉?!?/span>
《晉書》卷六十六〈陶侃列傳〉~779~
侃少時漁于雷澤,網(wǎng)得一織梭,以掛于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
例句
落筆思成虎,縣梭待化龍。
陶家壁上精靈物,風(fēng)雨未來終是梭。
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水經(jīng)注疏》卷三十九〈廬江水〉~3264~
山下又有神廟,號曰宮亭廟,故彭湖亦有宮亭之稱焉。余按《爾雅》云:「大山曰宮。宮之為名,蓋起于此,不必一由三宮也。山廟甚神,能分風(fēng)擘流,住舟遣使,行旅之人,過必敬祀而后得去。故曹毗詠云:『分風(fēng)為貳,擘流為兩?!弧?/span>
典故環(huán)佩歸
畫圖還識春嬌
披圖一見春風(fēng)面
月夜香魂
分明幽恨曲中傳
畫圖春風(fēng)面
《全唐詩》卷二百三十〈詠懷古跡五首〉【案:吳若本作詠懷一章、古跡四首?!?/span>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分明愁恨曲中論】。」
典故 山陽聞笛
橫笛一聲
山陽賦
山陽作
山陽恨
山陽夜笛
聞笛賦
賦山陽
鄰人吹笛
呂安亡
山陽舊侶
山陽怨笛
山陽宅
隔江笛
河里笛
風(fēng)悲笛
為笛聲懷舊
向秀歸來
向子賦
風(fēng)笛愴四鄰
落日聞笛
相關(guān)人物向秀
呂安
嵇康
《昭明文選》卷十六、三國魏·向子期(秀)《思舊賦·序》
向秀字子期,河內(nèi)懷人也。清悟有遠識,少為山濤所知,雅好老莊之學(xué)。莊周著內(nèi)外數(shù)十篇,歷世才士雖有觀者,莫適論其旨統(tǒng)也,秀乃為之隱解,發(fā)明奇趣,振起玄風(fēng),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惠帝之世,郭象又述而廣之,儒墨之?見鄙,道家之言遂盛焉。始,秀欲注,嵇康曰:「此書詎復(fù)須注,正是妨人作樂耳?!辜俺桑究翟唬骸甘鈴?fù)勝不?」又與康論養(yǎng)生,辭難往復(fù),蓋欲發(fā)康高致也??瞪棋懀銥橹?,相對欣然,傍若無人。又共呂安灌園于山陽。康既被誅,秀應(yīng)本郡計入洛。文帝問曰:「聞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帝甚悅。秀乃自此役,作思舊賦云: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嵇意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后并以事見法。嵇博綜伎藝,于絲竹特妙,臨當(dāng)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逝將西邁,經(jīng)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泉,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fā)聲寥亮。追想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曰:將命適于遠京兮,遂旋反以北徂。濟黃河以汎舟兮,經(jīng)山陽之舊居。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余駕乎城隅。踐二子之遺?兮,歷窮巷之空廬。嘆黍離之憫周兮,悲麥秀于殷墟。惟追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棟宇在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嘆黃犬而長吟。悼嵇生之永辭兮,顧日影而彈琴。托運遇于領(lǐng)會兮,寄馀命于寸陰。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fù)尋。佇駕言其將邁兮,故援翰以寫心。后為散騎侍郎,轉(zhuǎn)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在朝不任職,容?而已。卒于位。二子:純、悌。
《昭明文選》卷十六〈賦辛·哀傷〉~720~
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后各以事見法。嵇博綜技藝,于絲竹特妙。臨當(dāng)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余逝將西邁,經(jīng)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淵,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fā)聲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嘆,故作賦云:將命適于遠京兮,遂旋反以北徂。濟黃河以汎舟兮,經(jīng)山陽之舊居。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余駕乎城隅。踐二子之遺跡兮,歷窮巷之空廬。嘆黍離之憫周兮,悲麥秀于殷墟。惟追昔以懷今兮,心徘徊以躊躇。棟宇在而弗毀兮,形神逝其焉如。昔李斯之受罪兮,嘆黃犬而長吟。悼嵇生之永辭兮,顧日影而彈琴。托運遇于領(lǐng)會兮,寄馀命于寸陰。聽鳴笛之慷慨兮,妙聲絕而復(fù)尋。佇駕言其將邁兮,故援翰以寫心。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南朝宋·顏延年(延之)《五君詠五首·向常侍》
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交呂既鴻軒。攀嵇亦鳳舉。流連河里游。惻愴山陽賦。唐·劉良注:「〈山陽賦〉即〈思舊賦〉也?!?
簡釋
山陽笛:喻悼念、懷念故友。唐司空曙《殘老百嘩歌同王員外耿拾遺吉中罕李端游慈思各賦一物》:“金谷箏中傳不似,山陽笛里寫難成?!?/p>
例句
舊時聞笛淚,今夜重沾衣。
金谷箏中傳不似,山陽笛里寫難成。
感事不關(guān)河里笛,傷心應(yīng)倍雍門琴。
何言陵谷徙,翻驚鄰笛悲。
行觀向子賦,坐憶舊鄰情。
薄暮停車更凄愴,山陽鄰笛若為聽。
行觀向子賦,坐憶舊鄰情。
賦感鄰人笛,詩留夫子墻。
不勞鄰舍笛,吹起舊時悲。
緬懷山陽笛,永恨平原賦。
向秀初聞笛,鐘期久罷琴。
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處處鄰家笛,飄飄客子蓬。
遂有山陽作,多慚鮑叔知。
牢落風(fēng)悲笛,汍瀾涕泣巾。
絕弦罷流水,聞笛同山陽。
掩淚山陽宅,生涯此路窮。
鄰笛寒吹日落初,舊居今已別人居。
尚書宅畔悲鄰笛,廷尉門前嘆雀羅。
鄰笛哀聲急,城砧朔氣催。芙蓉已委絕,誰復(fù)可為媒。
秋風(fēng)忽灑西園淚,滿目山陽笛里人。
倚棹聽鄰笛,沾衣認酒壚。
日暮街東策羸馬,一聲橫笛似山陽。
月斜鄰笛盡,車馬出山陽。
莫向山陽過,鄰人夜笛悲。
何須更賦山陽笛,寒月沉西水向東。
一聲鄰笛殘陽里,酹酒空堂淚滿衣。
獨有山陽宅,平生永不諼。
遠聞山陽賦,感涕下沾裳。
卻到山陽事事非,谷云溪鳥尚相依
舊里若為歸去好,子期凋謝呂安亡。
千桑萬海無人見,橫笛一聲空淚流。
阮咸貧去田園盡,向秀歸來父老稀。
典故風(fēng)病辭
相關(guān)人物姜肱(字伯淮)
《后漢書》卷五十三《姜肱傳》
桓帝乃下彭城使畫工圖其形狀。肱臥于幽闇,以被韜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風(fēng)。工竟不得見之?!怂礁嫫溆言唬骸肝嵋蕴摣@實,遂藉聲價。明明在上,猶當(dāng)固其本志,況今政在閹豎,夫何為哉!」乃隱身遁命,遠浮海濱。
《晉書》卷四十三〈王戎列傳〉~235~
戎有人倫鑒識,嘗目山濤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王衍神姿高徹,如瑤林瓊樹,自然是風(fēng)塵表物。謂裴頠拙于用長,荀勖工于用短,陳道寧??如束長竿。族弟敦有高名,戎惡之。敦每候戎,輒托疾不見。敦后果為逆亂。其鑒賞先見如此。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九〈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二十判官】〉
依沙宿舸船,石瀨月娟娟。風(fēng)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晨鐘云外濕【晨鐘云岸濕】,勝地石堂煙【勝地石堂偏】。柔櫓輕鷗外,含凄覺汝賢【含情覺汝賢】。
《南齊書》卷四十〈武十七王列傳·廬陵王子卿〉~703~
卿在鎮(zhèn),營造服飾,多違制度。上敕之曰:「吾前后有敕,非復(fù)一兩過,道諸王不得作乖體格服飾,汝何意都不憶吾敕邪?忽作?瑁乘具,何意?已成不須壞,可速送下。純銀乘具,乃復(fù)可爾,何以作鐙亦是銀?可即壞之。忽用金薄裹箭腳,何意?亦速壞去。凡諸服章,自今不啟吾知復(fù)專輒作者,后有所聞,當(dāng)復(fù)得痛杖?!褂衷唬骸溉瓯仍诙迹x學(xué)不就,年轉(zhuǎn)成長,吾日冀汝美,勿得敕如風(fēng)過耳,使吾失氣?!?/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