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四行  拼音:sì xìng
1.四種德行:(1)指孝、忠、信、悌?!秴问洗呵?。先識(shí)覽。正名》:「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xiāng)則悌。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2)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逗鬂h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也稱為「四德」、「四教」。
2.四科,為漢代以德行舉士的四項(xiàng)標(biāo)準(zhǔn)?!稘h書。卷八六。何武傳》:「光祿勛舉四行,遷為鄠令?!固啤n亷煿?。注:「元帝永光元年迢舉質(zhì)樸、敦厚、遜讓、有行義各一人。時(shí)詔書又令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故武以此四行得舉之也?!?br />3.佛教用語。指菩提、福德、智慧、羯磨。《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羅什法師可謂神出五才,志入四行者也。」唐。李邕岳麓寺碑〉:「四行樂而不取,三賢登而更遷?!?/div>
《國語辭典》:四德  拼音:sì dé
1.易經(jīng)乾卦元、亨、利、貞四德?!兑捉?jīng)。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huì)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huì)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元亨利貞?!?br />2.婦德、婦言、婦容、婦功。見《周禮。天官。九嬪》?!段倪x。范曄。后漢書皇后紀(jì)論》:「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挂卜Q為「四教」、「四行」。
3.孝、悌、忠、信?!洞蟠鞫Y。衛(wèi)將軍文子》:「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參乎,中夫四德者矣哉!』」
4.佛教用語。指四種特徵。《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jīng)》卷三:「唯此涅槃,具彼四德?!?/div>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門四科。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墩撜Z。先進(jìn)》:「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xué):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門徒三千,達(dá)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舉十人者,但言其翹楚者耳?!?br />2.文體的四種形式。指奏議、書論、銘誄、詩賦?!段倪x。曹丕。典論論文》:「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shí)、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div>
《漢語大詞典》:百生
人民;民眾,生,通“ 姓 ”。 馬王堆 漢 墓帛書乙本老子·德經(jīng):“百生之不治也,以其上之有以為也,﹝是﹞以不治?!卑?,甲本作“百姓”;今本作“民”。參見“ 百姓 ”。
《國語辭典》:百姓  拼音:bǎi xìng
1.百官族姓。古時(shí)貴族以其所封之地為姓,故稱為「百姓」?!稌?jīng)。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埂妒酚?。卷一。五帝本紀(jì)》:「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
2.泛指一般平民、國民?!兑捉?jīng)。系辭上》:「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埂段倪x。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肝液湍銈儽姲傩赵诖送达嬕惶欤彩蔷壏?。」
《國語辭典》:亂紀(jì)(亂紀(jì))  拼音:luàn jì
1.亂世?!稘h書。卷二六。天文志》:「太白經(jīng)天,天下革,民更王,是為亂紀(jì),人民流亡?!?br />2.違反或破壞法紀(jì)?!抖Y記。禮運(yùn)》:「是謂天子壞法亂紀(jì)?!?/div>
《國語辭典》:不巧  拼音:bù qiǎo
1.不恰巧、不能配合時(shí)機(jī)。如:「真不巧!他剛剛出門去了。」
2.不良、不好?!缎咽酪鼍墏鳌返诎税嘶兀骸改氵@主人家別要把禍攬?jiān)谏砩?。這人不巧?!?/div>
《國語辭典》:貞臣(貞臣)  拼音:zhēn chén
忠正有節(jié)操的臣子?!段倪x。潘岳。西征賦》:「勁松彰于歲寒,貞臣見于國危?!埂段倪x。陸機(jī)。演連珠五○首之一五》:「貞臣衛(wèi)主,脩身則足?!?/div>
《漢語大詞典》:歸息(歸息)
(1).休息。《詩·曹風(fēng)·蜉蝣》:“心之憂矣,於我歸息?!?鄭玄 注:“息,止也?!?馬王堆 漢 墓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蘇秦謂齊王章》:“周而勿舍,亦利;歸息士民而復(fù)之使如 中山 ,亦利。”漢書·韋玄成傳:“羣生百神,有所歸息?!?br />(2).止息。《初刻拍案驚奇》卷十:“ 金朝奉 又取二兩銀子,送了 張 李 二生央他出名歸息。二生就討過筆硯,寫了息詞。”
《漢語大詞典》:尋尋(尋尋)
(1).無邊無際。 馬王堆 漢 墓帛書老子甲本:“尋尋呵不可名也,復(fù)歸于無物?!敝T本《老子》俱作“繩繩”。說文通訓(xùn)定聲·升部引 梁簡文帝 注:“無涯際之皃?!?br />(2).古宗教名,見通典·邊防九引 唐 杜環(huán) 《經(jīng)行記》?;蛞詾楣糯?大食 人稱祆教徒為“尋尋”(zemzem的音譯)。一說,指今 蘇丹 境內(nèi) 尼羅河 以東到 紅海 之濱以游牧為生的 貝賈 人所崇奉的原始拜物教。參閱 沈福偉 《中西文化交流史》第四章五。
《漢語大詞典》:佩纕
(1).指佩帶的飾物。纕,佩用的絲帶。《楚辭·離騷》:“解佩纕以結(jié)言兮,吾令蹇修以為理?!?明 劉基 《弔泰不華元帥賦》:“松柏摧折荊棘長兮,軒于菉葹充佩纕兮?!?br />(2).佩帶飾物。形容品格高潔。 馬王堆 漢 墓帛書《〈易經(jīng)〉贊》:“王臣蹇蹇, 正則 佩纕, 蘭陵 非相,語述括囊?!?/div>
《漢語大詞典》:更爽
變換。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jīng)法·國次》:“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殃?!?/div>
分類:變換馬王
《漢語大詞典》:已諾(已諾)
亦作“ 已若 ”。 許與不許;許或不許。逸周書·官人:“易移以言,志不能固,已諾無決,曰弱志者也。”荀子·王霸:“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楊倞 注:“諾,許也。已,不許也?!?漢 賈誼 新書·傅職:“答左右近臣,不知已諾之適?!?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jīng)法·名理》:“若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絶也。已若不信,則知大惑矣。”
分類:不許馬王
《國語辭典》:亂首(亂首)  拼音:luàn shǒu
1.禍亂的根源?!独献印返谌苏拢骸阜蚨Y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br />2.作亂的首領(lǐng)。《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今不正其本,而置廷平以理其末也,政衰聽怠,則廷平將招權(quán)而為亂首矣?!?br />3.頭發(fā)散亂?!蛾套哟呵?。內(nèi)篇。諫下》:「被發(fā)亂首,南面而立,傲然。」
《漢語大詞典》:靜作
猶作息。勞作和休息。 馬王堆 漢 墓帛書《十六經(jīng)·觀》:“靜作無時(shí),先后無□名?!?/div>
《漢語大詞典》:擅制
專斷。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jīng)法·國次》:“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殃?!?漢 劉向 列女傳·鄒孟軻母:“曰:‘無非無儀,惟酒食是議?!匝詪D人無擅制之義,而有三從之道?!?/div>
分類:專斷馬王
《漢語大詞典》:疏分
亦作“疎分”。 猶瓜分。 馬王堆 漢 墓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蘇秦獻(xiàn)書趙王章》:“且五國之主嘗合衡謀伐 趙 ,疎分 趙 壤?!?span id="x0hv116" class="book">《戰(zhàn)國策·趙策一》作“參分”。
分類:瓜分馬王
《漢語大詞典》:屯屯
聚集。 唐 柳宗元 《答周君巢書》:“昧昧而趍,屯屯而居?!?/div>
分類: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