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寄一枝
 
江南信
 
寄梅花
 
隴頭梅
 
逢驛使
 
隴頭人
  
江南春信
  
江南驛使
 
一枝春色
  
驛使梅
 
贈(zèng)梅花
 
一枝春信
 
春在手
 
江南信息
 
不寄梅花
 
寄寒梅
 
江路梅花
 
隴頭春信
 
送客逢春
 
梅花寄遠(yuǎn)
 
庾嶺一枝
 
折梅寄
 
故人難寄
 
寄折梅
 
尋驛使
 
隴頭春色
 
萬里贈(zèng)
  
折花寄
 
解道江南句
 
陸凱寄梅
 
難隨驛使
 
楚驛梅邊
 
到隴梅花
 
故人堪寄
 
寒梅傳驛信
 
寄與路遙
 
剪梅煙驛
 
江南逢梅
 
嶺梅傳遠(yuǎn)信
 
隴驛傳梅
 
陸郎封寄
 
一枝誰寄長(zhǎng)安
 
驛傳梅信
 
驛使為伊忙
 
庾梅信斷
 
折梅寄江北
 
只贈(zèng)梅花
 
春贈(zèng)隴頭
 
故人贈(zèng)江頭春信
 
寒梅堪寄
 
花信隨驛使
 
寄春
 
江南折贈(zèng)
  
梅殘?bào)A使遲
 
梅花寄寒驛
 
梅寄斷魂
 
南枝附春信
 
水驛寄江南梅萼
 
萬里憑驛使
 
一枝傳遠(yuǎn)信
 
一枝寄北人
 
一枝寄相思
 
一枝寄遠(yuǎn)信
 
一枝隨驛使
 
驛使傳梅
 
驛使帶春
 
遠(yuǎn)寄江南春意
 
贈(zèng)春色
  
折得隴頭
 
折寒香傳語
 
折梅
 
折梅寄我
 
折幽香千里寄

相關(guān)人物
范曄
 
陸凱


《太平御覽》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zhǎng)安與曄。并贈(zèng)花范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弧?/span>

簡(jiǎn)釋

隴頭梅:詠對(duì)朋友的思念之情,亦詠梅花。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明朝望鄉(xiāng)處,應(yīng)見隴頭梅?!?/p>


例句

繡衣屢許攜家醞,皂蓋能忘折野梅。 杜甫 王十七侍御掄許攜酒至草堂奉寄此詩便請(qǐng)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欲為萬里贈(zèng),杳杳山水隔。 柳宗元 早梅

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 牟融 送范啟東還京

欲托清香傳遠(yuǎn)信,一枝無計(jì)奈愁何。 王初 梅花二首

《國語辭典》:驛傳(驛傳)  拼音:yì chuán
古代官方為傳遞文書或接待官員往來而設(shè)的交通機(jī)構(gòu)。最遲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shí)代,至清末改辦郵局后廢除。
《漢語大詞典》:縣傳(縣傳)
驛傳。亦指驛站上所備的馬匹車輛。
《國語辭典》:蘧廬(蘧廬)  拼音:qú lú
驛站附設(shè)專供行人休息的房舍?!肚f子。天運(yùn)》:「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挂卜Q為「?jìng)魃帷埂?/div>
《國語辭典》:驛亭(驛亭)  拼音:yì tíng
古代驛站供行旅休息的地方。唐。杜甫 秦州雜詩二○首之九:「今日明人眼,臨池好驛亭。」唐。白居易 藍(lán)橋驛見元九詩:「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div>
《國語辭典》:法曹  拼音:fǎ cáo
1.職官名。掌理郵驛科程事宜?!独m(xù)漢書志。第二十四。百官志一》:「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轉(zhuǎn)運(yùn)事?!?br />2.職官名。掌刑法訴訟。唐宋的制度在府稱法曹參軍事,在州稱法曹司法參軍事;在縣稱司法。一指掌司法的官署。
《國語辭典》:頭子(頭子)  拼音:tóu zi
1.首領(lǐng)。如:「犯罪頭子」、「流氓頭子」。也稱為「頭領(lǐng)」。
2.填好年月的命令狀,是舊時(shí)的下行公文?!段宕菲皆?。周史。卷上》:「郭威自河中歸,道經(jīng)洛陽,見西京留守王守恩貪鄙聚斂,刻剝百姓,徑出樞密院頭子,命白文珂代守恩做西京留守?!?/div>
《漢語大詞典》:頭子錢(頭子錢)
(1). 唐 宋 時(shí)按一定比例在法定租賦外加收的或在官府出納時(shí)抽取的稅錢,為附加稅的一種。 宋 汪應(yīng)辰 《論勘合錢比舊增重疏》:“人戶輸納官物,以錢陌取之者,曰頭子錢……頭子錢,本起於除陌錢,蓋 唐 五代 不得已之政,本朝因循未能盡革?!币嗍》Q“ 頭子 ”。 宋 葉適 《經(jīng)總制錢一》:“其時(shí)所在艱窘,無以救急,故減役錢,除頭子,賣糟酵以相補(bǔ)足。”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七年:“役錢每千納頭子五文,凡修官舍、作什器、夫力、輦載之類,并用此錢?!?br />(2).聚賭抽頭所抽的錢。 清 曾國藩 求闕齋讀書錄·文獻(xiàn)通考:“近世賭博者百錢取五文入公,亦曰頭子錢?!?/div>
《漢語大詞典》:策高足
謂乘上等快馬疾馳。高足, 漢 代驛傳設(shè)高足、中足、下足三等馬匹,高足為上等。《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huì)〉》:“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李善 注:“高,上也?!眳㈤?span id="oyccqqo" class="book">《漢書·高帝紀(jì)下》“乘傳詣 雒陽 ”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如淳 說。
《漢語大詞典》:急傳(急傳)
快速的驛傳。韓非子·外儲(chǔ)說右上:“ 周公 旦 從 魯 聞之,發(fā)急傳而問之曰:‘夫二子,賢者也。今日饗國而殺賢者,何也?’” 宋 蘇舜欽 胡舜元 《地動(dòng)聯(lián)句》:“坦途重車僨,急傳壯馬攲?!?/div>
《漢語大詞典》:金字牌
宋 代驛傳中以最快的速度發(fā)送文件的“急腳遞”所懸的木牌。因其為朱漆黃金字,故名。 宋 沈括 夢(mèng)溪筆談·官政一:“驛傳舊有三等…… 熙寧 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眩目,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餘里。有軍前機(jī)速處分,則自御前發(fā)下,三省、樞密院莫得與也?!?span id="cw2osm8" class="book">《宋史·輿服志六》:“又有檄牌,其制有金字牌、青字牌、紅字牌。金字牌者,日行四百里,郵置之最速遞也?!?明 李東陽 《金字牌》詩:“金字牌,從天來,將軍慟哭班師迴。”
《漢語大詞典》:館遞(館遞)
指驛傳的人夫車馬。新唐書·柳公綽傳:“館遞匱乏,驛置多闕。”
《漢語大詞典》:驲書(馹書)
驛傳書信。 唐 陸贄 《論邊緣守備事宜》:“戎虜馳突,迅如風(fēng)飈,馹書上聞,旬月方報(bào)?!?王闿運(yùn) 《巡撫吳尚書六十壽頌》:“尚何遽與,而電其馹書?!?/div>
《國語辭典》:一枝春  拼音:yī zhī chūn
1.梅花。南朝宋。陸凱贈(zèng)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宋。黃庭堅(jiān) 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詩四首之一:「欲問江南近消息,喜君貽我一枝春?!?br />2.詞牌名。宋楊纘自度曲。
3.曲牌名。南曲入黃鐘宮正曲。
分類:梅花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zhǎng)安 與 曄 ,并贈(zèng)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 隴 頭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焙笠蛞浴懊坊ㄊ埂睘轶A使的美稱。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不聞黃犬音,難傳紅葉詩,驛長(zhǎng)不遇梅花使?!?/div>
分類:驛使
《漢語大詞典》:梅驛(梅驛)
驛所的雅稱。 宋 范成大 《夢(mèng)玉人引》詞:“從此尊前,便頓然少箇, 江 南羇客。不忍怱怱,少駐船梅驛?!?宋 陸游 《驀山溪·送伯禮》詞:“梅驛外,蓼灘邊,只待除書看。”參見“ 梅花使 ”。
分類:雅稱
《漢語大詞典》:梅花使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友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zhǎng)安 與 曄 ,并贈(zèng)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 隴 頭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焙笠蛞浴懊坊ㄊ埂睘轶A使的美稱。 元 王實(shí)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不聞黃犬音,難傳紅葉詩,驛長(zhǎng)不遇梅花使?!?/div>
分類:驛使
《漢語大詞典》:贈(zèng)遠(yuǎn)(贈(zèng)遠(yuǎn))
贈(zèng)送東西給遠(yuǎn)行的人。 元 黃清老 《古詩送王君冕歸陜西》之六:“錦囊可贈(zèng)遠(yuǎn),愧非明月珠?!?明 茅孝若 《蘇園翁》:“耒耜之餘編草屨,同革舃般堅(jiān)靭哩,贈(zèng)遠(yuǎn)輒相貽?!?/div>
《漢語大詞典》:陸凱傳情(陸凱傳情)
太平御覽卷九七○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荊州記》:“ 陸凱 與 范曄 相善,自 江 南寄梅花一枝詣 長(zhǎng)安 與 曄 ,并贈(zèng)花詩‘折花逢驛使,寄與 隴頭 人。 江 南無所有,聊贈(zèng)一枝春?!焙笠蛞浴瓣憚P傳情”為詠梅之典。 宋 錢惟演 《柳絮》:“ 陸凱 傳情梅暗落, 韓憑 遺恨蝶爭(zhēng)飛?!?/div>
《漢語大詞典》:驛寄梅花(驛寄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宋 秦觀 《踏莎行》詞:“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cái)?shù)。”
《漢語大詞典》:驛路梅花(驛路梅花)
同“ 驛使梅花 ”。 唐 牟融 《送范啟東還京》詩:“官橋楊柳和愁摘,驛路梅花帶雪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