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9詞典 8分類詞匯 51
《漢語大詞典》:骰兒(骰兒)
即骰子。 宋 蘇軾 《減字木蘭花·贈勝之》詞:“今來十四,海里猴兒奴子是。要賭休癡,六隻骰兒六點兒?!眳⒁姟?骰子 ”。
分類:骰子
《國語辭典》:骰子  拼音:tóu zi
一種游戲或賭博用的骨制器具。正方形,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點,一、四漆紅色,其馀為黑色,以所擲在正上方的點數(shù)或顏色為勝負(fù)。此詞常混同「色子」一詞之音,讀為ㄕㄞˇ。ㄗ。也作「色子」、「色數(shù)兒」。
《漢語大詞典》:惺惺二十一
骰子的別名。 宋 陶谷 清異錄·惺惺二十一:“博徒隱語以骰子為惺惺二十一?!?/div>
分類:骰子
《漢語大詞典》:銼角媒人(剉角媒人)
指骰子。 宋 陶谷 清異錄·君道·彩局兒:“ 開元 中,后宮繁眾,侍御寢者,難以取舍,為彩局兒以定之:集宮嬪,用骰子擲,最勝一人乃得專夜?;颅c私號骰子為剉角媒人。”
分類:骰子
《漢語大詞典》:賜緋(賜緋)
(1).賜給緋色的官服。 唐 代五品、四品官服緋,后世服緋品級不盡相同。 唐 元稹 《同州刺史謝上表》:“不料陛下天聽過卑,朱書授臣制誥, 延英 召臣賜緋?!?span id="wrsguzx" class="book">《新五代史·周臣傳·扈載》:“遷翰林學(xué)士,賜緋,而 載 已病,不能朝謝?!?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三:“ 太宗 方奬拔文士,聞其( 王禹偁 )名,召拜右拾遺,直史館,賜緋?!?br />(2).指 唐玄宗 把骰子的四點飾以朱色之事。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卷下:“上與妃采戲,將北,唯重四轉(zhuǎn)敗為勝。連叱之,骰子宛轉(zhuǎn)而成重四,遂命 高力士 賜緋,風(fēng)俗因而不易?!?元 謝宗可 《雙陸》詩:“彩骰清響押盤飛,曾記 唐 宮為賜緋?!?/div>
《國語辭典》:攤錢(攤錢)  拼音:tān qián
1.平均出錢。如:「這次旅行的費用,由大家攤錢支付?!?br />2.一種賭博。唐。杜甫 夔州歌:「長年三老長歌里,白晝攤錢高浪中?!挂卜Q為「攤賭」、「攤戲」。
《國語辭典》:分相  拼音:fēn xiàng
一種擲骰子的名目。以六顆骰子擲出點色高下分輸贏。在六骰之中,三三相同,稱為「分相」?!毒琶嬖返诙鸹兀骸改趋蛔勇渫?,見了三個二,兩個六,還有一個在那里轉(zhuǎn)呢,眼見得轉(zhuǎn)個六出來,便是分相,要贏了?!?/div>
《國語辭典》:喝采  拼音:hè cǎi
1.大聲稱好?!度龂萘x》第一五回:「弓弦響處,果然射個正中,把那將的左手射透,反牢釘在護(hù)梁上。城上城下人見者,無不喝采?!埂段拿餍∈贰返谖逦寤兀骸刚暹^了酒,在秦鳳梧背后坐下,唱了一出京調(diào),大家喝采。」也作「喝彩」。
2.賭博時,希望能夠得采而大聲呼喝。也作「喝彩」。
《國語辭典》:愛斯(愛斯)  拼音:ài sī
1.紙牌、骨牌及骰子的么,一點,一分。為英語ace的音譯。在大多數(shù)紙牌游戲中,愛斯牌力最強(qiáng),能贏得其馀同花的牌。
2.網(wǎng)球比賽時,因發(fā)球落點好,使對方無法還擊而得分。也稱為「王牌球」。
《漢語大詞典》:除四
賭具骰子名。又名除紅、朱窩。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朱窩﹞本名除紅…… 李君實 謂本名除四?!眳⒁姟?除紅 ”、“ 朱窩 ”。
分類:賭具骰子
《漢語大詞典》:明瓊(明瓊)
瓊,古博具,如后世的骰子。投瓊得五白曰“明瓊”。 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六·窯燒骰子及名:“明瓊、六赤,皆骰子古名?!?/div>
分類:博具骰子
《國語辭典》:堂印  拼音:táng yìn
1.唐代宰相所用的官印。唐。王建〈送裴相公上太原〉詩:「還攜堂印向并州,將相兼權(quán)是武侯?!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次潼關(guān)上都統(tǒng)相公詩:「暫辭堂印執(zhí)兵權(quán),盡管諸軍破賊年?!?br />2.骰子擲雙重四為堂印。唐。韋絢〈劉賓客嘉話錄〉:「飲酒家謂重四為堂印。」宋。宋某《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二○。荀鶴惡念》:「一日,梁祖請客,散后,以骰子自擲,意有所卜。百擲無貴彩,怒甚,因戲曰:『我與杜荀鶴卜及第否?』應(yīng)聲成堂印?!?/div>
《國語辭典》:堂老  拼音:táng lǎo
1.唐代宰相彼此間的尊稱。
2.稱謂。指母親。
《漢語大詞典》:游具(遊具)
供游戲娛樂用的器具。如棋子、棋枰、骰子之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罵筵》:“就把爐、榼、游具擺設(shè)起來?!?/div>
《漢語大詞典》:大投
謂賭博求勝。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君獨不觀乎博者乎?或欲大投,或欲分功?!?司馬貞 索隱:“言夫博弈,或欲大投其瓊以致勝?!杯?,骰子。
《國語辭典》:點子(點子)  拼音:diǎn zi
1.液體的小滴。如:「雨點子」。
2.小的痕跡。如:「這衣服上有油點子,怎么洗也洗不掉?!?br />3.一點兒、一些?!都t樓夢》第三八回:「你們看他可憐見的,把那小腿子臍子給他點子吃也就完了。」
4.計謀、主意。如:「你少出歪點子?!?br />5.猜字的隱語?!都t樓夢》第六二回:「射覆從古有的,……底下寶玉可巧和寶釵對了點子,寶釵覆了一個『寶』字?!?br />6.古時賣香油者敲的一種銅制的鉦。形狀圓而有柄,俗稱為「點子」。
《漢語大詞典》:博梟(博梟)
古代一種角勝負(fù)的游戲。以五木為子(即今之骰子),分別刻梟、盧、雉、犢、塞為勝負(fù)之采,梟為勝采。后亦泛指賭博。 清 姚燮 《歲暮四章》詩:“埋鹽窖冷饑逃崔,防汛兵閑醉博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