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嗈嗈
(1).鳥類和鳴聲。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覿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嗈嗈。” 李善 注:“《爾雅》曰:‘嗈嗈,和也?!^聲之和也?!?宋 陸游 《秋曉》詩:“嗈嗈天際雁初度,喔喔舍傍雞亂鳴?!?元 張可久 《天凈沙·江上》曲:“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鶩殘霞?!?清 唐孫華 《國學(xué)進(jìn)士題名碑》詩:“嗈嗈朝陽集鳴鳳,思皇周士何其多?!?br />(2).和諧、融洽貌。 宋 沈遼 《和穎叔西園春宴》:“草樹日欣欣,笑語咸嗈嗈。”
《國語辭典》:閣閣(閣閣)  拼音:gé gé
1.端正的樣子?!对娊?jīng)。小雅。斯干》:「約之閣閣,椓之橐橐?!?br />2.擬聲詞。形容蛙鳴的聲音。也作「閤閤」。
《漢語大詞典》:殘鶯(殘鶯)
指晚春的黃鶯鳴聲。 唐 李頎 《送人尉閩中》詩:“閶門折垂柳,御苑聽殘鶯?!?唐 白居易 《牡丹芳》詩:“戲蝶雙舞看人久,殘鶯一聲春日長。”
《漢語大詞典》:鳳聲(鳳聲)
鳳凰的鳴聲。亦比喻美妙的樂聲。 漢 劉向 列仙傳·蕭史:“﹝ 蕭史 ﹞日教 弄玉 作鳳鳴。居數(shù)年,吹似鳳聲。” 唐 杜甫 《鳳凰臺》:“ 西伯 今寂寞,鳳聲亦悠悠?!?唐 張祜 《周員外席上觀柘枝》詩:“鸞影乍迴頭并舉,鳳聲初歇翅齊張。”
《國語辭典》:噭噭  拼音:jiào jiào
擬聲詞:(1)形容哭泣聲?!肚f子。至樂》:「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文選。潘岳。楊仲武誄》:「慈母哀哀,慈母痛心疾首。噭噭同生,悽悽諸舅。」(2)形容鳥獸鳴聲。《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三》:「飛鳥繞樹翔,噭噭鳴索群?!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0887' target='_blank'>陳子昂 晚次樂鄉(xiāng)縣詩:「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
《漢語大詞典》:鸞聲(鸞聲)
(1).鸞鈴鳴聲。《詩·小雅·庭燎》:“君子至止,鸞聲將將?!?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屠》:“輪重對月滿,鐸韻擬鸞聲。” 倪璠 注:“言塔上懸鏡疑月,搖鐸似鸞也。” 唐 權(quán)德輿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詩:“鸞聲去已久,馬跡空依然?!?清 黃遵憲 《八用前韻酬仲閼》:“鸞聲夾道聽讙呼,重覩官儀返上都?!眳⒁姟?鸞和 ”。
(2).指笙簫聲。 唐 劉禹錫 《竇夔州見寄寒食日憶故姬小紅吹笙》詩:“鸞聲窈眇管參差,清韻初調(diào)眾樂隨?!?唐 張仲素 《夜聞洛濱吹笙》詩:“鳳管聽何遠(yuǎn),鸞聲若在羣?!?/div>
《國語辭典》:鸞和(鸞和)  拼音:luán hé
鸞、和都是天子座車上的鈴?!吨芏Y。夏官。大馭》:「凡馭路儀,以鸞、和為節(jié)?!埂抖Y記。玉藻》:「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
《漢語大詞典》:木聲(木聲)
(1).木質(zhì)之聲,擊木之聲。靈樞經(jīng)·經(jīng)脈:“聞木聲則惕然而驚?!?span id="jjupcgt" class="book">《莊子·山木》:“ 孔子 窮於 陳 蔡 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jù)槁木,右擊槁枝,而歌 猋氏 之風(fēng)……木聲與人聲,犁然有當(dāng)於人心?!?br />(2).指樂器木質(zhì)部分的共鳴聲。 唐 柳宗元 《箏郭師墓志》:“生善音,能鼓十三弦……使木聲絲聲均其所自出。” 清 金農(nóng) 《四哀詩·張澐》:“古樂棲神明,撫琴臥巖藪,絲中有木聲,不生荊棘手?!?/div>
《國語辭典》:咿嚘  拼音:yī yōu
擬聲詞:(1)形容嘆息、吟詠聲。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等三學(xué)士〉詩:「親逢道邊死,佇立久咿嚘?!?2)形容雞鳴聲。唐。柳宗元吊屈原文〉:「牝雞咿嚘兮,孤雄束咮?!?3)形容含糊不清的低語聲。唐。韓愈、孟郊、李翱〈遠(yuǎn)游聯(lián)句〉:「巴語相咿嚘,默誓去外俗?!?/div>
《漢語大詞典》:鳥言(鳥言)
(1).猶鳥語。鳥鳴聲。 唐 劉禹錫 《洛中早春贈樂天》詩:“花意已含蓄,鳥言尚沉吟?!?br />(2).說話似鳥鳴。比喻難以聽懂的話。古指四夷外國之言。 唐 韓愈 《送區(qū)冊序》:“小吏十餘家,皆鳥言夷面。”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安邦試錄:“鳥言卉服,何以有此?亦奇矣?!?/div>
《國語辭典》:磔磔  拼音:zhé zhé
擬聲詞:(1)形容鳥鳴聲。宋。蘇軾往富陽新城李節(jié)推先行三日留風(fēng)水洞見待〉詩:「春山磔磔鳴春禽,此間不可無我吟?!?2)形容琴聲。宋。蘇軾游桓山會者十人以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為韻得澤字〉詩:「彈琴石室中,幽響清磔磔。」
《漢語大詞典》:鸞音(鸞音)
(1).鸞鳥鳴聲。 唐 李商隱 《寄華岳孫逸人》詩:“惟應(yīng)逢 阮籍 ,長嘯作鸞音?!?朱鶴齡 注:“《晉書》: 阮籍 嘗於 蘇門山 遇 孫登 ,與商略終古及棲神道氣之術(shù), 登 皆不應(yīng), 籍 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動巖谷,乃 登 之嘯也?!?明 張煌言 《師次湄島諸勛鎮(zhèn)行長至禮余以服制不與志感》詩:“太史徒然吹鳳律,諸侯空自噦鸞音?!?br />(2).鸞鈴的鳴聲。 明 何景明 《述歸賦》:“張孔雀之翠蓋兮,諧鸞音于下輻。”
(3).比喻佳音,好消息。 明許三階《節(jié)俠記·密報》:“驚看烽火關(guān)情緊,全憑這書信。雁帛莫浮沉,鸞音要詳審?!?/div>
《漢語大詞典》:龍鳴(龍鳴)
謂劍在鞘中作龍鳴聲。語出太平御覽卷三四三引《世說》:“ 王子喬 墓在 京陵 , 戰(zhàn)國 時人有盜發(fā)之者,覩無所見。唯有一劍停在室中,欲進(jìn)取之,劍作龍鳴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徑飛上天?!?唐 李嶠 《寶劍篇》:“一朝運偶逢大仙,虎吼龍鳴騰上天。” 唐 李白 《獨漉篇》:“雄劍掛壁,時時龍鳴。不斷犀象,繡澀苔生?!眳⒁姟?劍龍 ”。
分類:中作鳴聲
《國語辭典》:劍龍(劍龍)  拼音:jiàn lóng
1.相傳戰(zhàn)國時有人盜王子喬墓,墓中有一寶劍,盜者欲取時,劍作龍鳴虎吼,使盜者不敢近。見《太平御覽。卷三四三。兵部。劍》。后指寶劍的神靈。唐。李賀呂將軍歌〉:「北方逆氣污青天,劍龍夜叫將軍閑?!?br />2.動物名。古代的爬蟲動物,屬晚侏羅世披甲恐龍類。體大,頭小,短頸,四肢著地,前肢比后肢短,致背部弓起。是由兩足行走類型演化而來,回復(fù)至四足行走的姿態(tài)。背部有兩列三角形的大骨板,可保護(hù)脊椎骨和脊髓。尾部有四支骨質(zhì)刺狀體,可用以御敵。
《漢語大詞典》:鳴和(鳴和)
鳴聲諧和的車鈴。文選·陸機〈前緩歌聲〉:“羽旗棲瓊鑾,玉衡吐鳴和?!?李善 注:“ 鄭玄 周禮注曰:‘鑾、和,皆以金為鈴也。’ 應(yīng)劭 漢書注曰:‘鑾在軾,和在衡?!?br />鳴聲應(yīng)和。 明 趙于禮 《溉園記·中秋燒香》:“怎能得玉斧伐為柯,怎能得簫鳳共鳴和?!?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生:“方將施刑, 興 不滿志,戛然大號;兩墀諸鬼,萬聲鳴和。”
《漢語大詞典》:唶唶
贊嘆聲。慎子外篇:“ 赤城之山 ,有石梁五仞焉,徑尺而龜背,下臨不測之谷……野人負(fù)薪而越之,不留趾而達(dá),觀者唶唶?!?宋 文天祥 《〈紀(jì)事〉詩序》:“虜之左右,皆唶唶嗟嘆,稱男子心?!?br />象聲詞。喧鬧聲。 唐 柳宗元 《憎王孫文》:“王孫之德躁以囂,勃諍號呶,唶唶彊彊,雖羣不相善也。”集注:“唶,音責(zé),又子夜切……唶唶,大聲也?!?br />象聲詞。鳥鳴聲。爾雅·釋鳥:“行鳸唶唶。宵鳸嘖嘖?!?郭璞 注:“唶,音即?!?span id="crza1i3" class="book">《淮南子·原道訓(xùn)》:“烏之啞啞,鵲之唶唶,豈嘗為寒暑燥溼變其聲哉!” 清 金農(nóng) 《雀啄覆粟曲》:“雀爭殘粟天色黳,唶唶嘖嘖聲惻悽?!?/div>
《漢語大詞典》:鳳歌(鳳歌)
(1).據(jù)《論語·微子》載: 孔丘 到 楚國 去, 楚 狂 接輿 唱著“鳳兮”之歌諷刺 孔丘 ,走過 孔丘 車前。后即用“鳳歌”指狂人之歌。 唐 陳子昂 《酬李參軍崇嗣旅館見寄》詩:“鳳歌空有問,龍性詎能馴?!?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我本 楚 狂人,鳳歌笑 孔丘 ?!?br />(2).鳳鳴聲。 南朝 宋 鮑照 《白云》詩:“鳳歌出云闕,龍駕戾 蓬山 ?!?br />(3).形容簫笙等的吹奏聲。 宋 蘇軾 《坤成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問女童隊》:“鳳歌諧律,方資燕俎之歡;鷺羽分庭,忽集壽山之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