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64,分51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鹿頭關(guān)
鹿毛
魚鹿
鹿中
鹿生
兩鹿
鹿肉
觸鹿
大鹿
文鹿
鹿柵
覆鹿蕉
鹿幘
鹿盧蹻
乘鹿
《漢語大詞典》:鹿頭關(guān)(鹿頭關(guān))
古關(guān)名。 唐 置,在 四川省 德陽市 鹿頭山 上,為 西川 防守要地。舊唐書·憲宗紀上:“丁酉, 高崇文 破賊萬人於 鹿頭關(guān) ?!?宋 趙抃 《過左緜偶成》詩:“入覲已違龍尾道,出麾還過 鹿頭關(guān) ?!?清 王士禛 《秦蜀驛程記》:“有碑題 漢 龍鳳 二公祠,東 鹿頭關(guān) ,即 士元 墓?!币嗍》Q“ 鹿頭 ”。 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 闢 黨聚謀, 鹿頭 是守?!?/div>
分類:四川
《駢字類編》:鹿毛
嶺表錄異記:番禺地無狐兔,用鹿毛、野貍毛為筆 王隱筆銘。豈其作筆,必兔之毫。調(diào)利難禿,亦有鹿毛。
《駢字類編》:魚鹿(魚鹿)
明一統(tǒng)志:魚鹿峽在重慶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涪江水自中流出,一石狀若魚,一石狀若鹿,故名。
《漢語大詞典》:鹿中
古代行射禮時用以盛筭之具。刻木為之,形似鹿,背有孔,中空,故名。射中,納筭于口以記數(shù)。儀禮·鄉(xiāng)射禮:“釋獲者執(zhí)鹿中一人,執(zhí)筭以從之。”
分類:射禮刻木
《駢字類編》:鹿生
易林:鹿生澤陂,豺傷其麑,淬血而獨哀。
《駢字類編》:兩鹿(兩鹿)
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傳:鹿得萍,呦呦然鳴而相呼,懇誠發(fā)乎中,以興嘉樂賓客,當有懇誠相招呼以成禮也。疏:以鹿呼同類,猶君呼臣子也?;蛞詾閮陕瓜嗪?,喻兩臣相招,為群臣相呼,以成君禮。斯不然矣?;茨献樱盒欢酚诖髧g,兩鹿不斗于伏兕之旁。
《駢字類編》:鹿肉
吳志趙達傳:嘗過知故,知故為之具食,謂曰,倉卒乏酒,又無嘉肴,無以敘意,如何?達取盤中只箸,再三縱橫之,乃言卿東壁下有美酒一斛,鹿肉三斤,何以辭無 酉陽雜俎:畢形如笠,又屬木,祭用鹿肉。
分類:鹿肉
《漢語大詞典》:觸鹿(觸鹿)
典出晉書·孝友傳·許孜:“俄而二親沒,柴毀骨立,杖而能起,建墓于縣之 東山 ,躬自負土……鎮(zhèn)宿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時有鹿犯其松栽, 孜 悲嘆曰:‘鹿獨不念我乎!’明日,忽見鹿為猛獸所殺,置於所犯栽下?!焙笠蛞浴坝|鹿”謂孝感所至,墓地無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 宋 蘇軾 《同年程德林求先墳·思成堂》詩:“養(yǎng)松無觸鹿,助祭有馴烏?!?清 顧炎武 《墓后結(jié)廬三楹作》詩:“舊栽松樹無觸鹿,惟有老柏銜悲枯?!?/div>
《漢語大詞典》:大鹿
(1).廣大的山林。尚書大傳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為右,秋養(yǎng)耆老,而春食孤子,乃浡然《招》樂興於大鹿之野?!?br />(2).謂領(lǐng)錄天子之事。隸釋·魏受禪表:“帝王遺事,義莫顯於禪德,美莫盛於受終。故陳‘納于大鹿’?!卑?,今本尚書·堯典作“大麓”。參見“ 大麓 ”。
《漢語大詞典》:大麓
猶總領(lǐng),謂領(lǐng)錄天子之事。書·舜典:“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孔 傳:“麓,録也。納 舜 使大録萬機之政,陰陽和,風雨時,各以其節(jié),不有迷錯愆伏。”后漢書·百官志一“太尉,公一人” 劉昭 注引 漢 桓譚 新論曰:“昔 堯 試於大麓者,領(lǐng)録天子事,如今尚書矣?!币徽f為廣大的山林。《淮南子·泰族訓(xùn)》:“既入大麓,烈風雷雨而不迷?!?高誘 注:“林屬於山曰麓。 堯 使 舜 入林麓之中,遭大風雨不迷也?!?/div>
《漢語大詞典》:文鹿
即梅花鹿。《北堂書鈔》卷一四二引 漢 王粲 《七釋》:“霜熊之掌,文鹿之茸?!眳⒁姟?梅花鹿 ”。
《國語辭典》:梅花鹿  拼音:méi huā lù
動物名。脊椎動物門哺乳綱偶蹄目。夏季毛栗紅色,背有白斑,冬季呈棕紅黃色。共有十三個亞種,分布在亞洲東南部。臺灣梅花鹿是其中體形較大之亞種,生活于中低海拔的平原及丘陵地。善跑,可制革。
《漢語大詞典》:鹿柵
圈欄。亦指障礙物。 元 馬祖常 《泉南孫氏園亭》詩:“鴨闌萍上甃,鹿柵蘚生垣?!?span id="vycqu5u" class="book">《清史稿·兵志八》:“邊墻衝要處,增設(shè)鹿柵木柵,以備堵御。”
分類:障礙物
《漢語大詞典》:覆鹿蕉
見“ 覆鹿尋蕉 ”。
《國語辭典》:覆鹿尋蕉(覆鹿尋蕉)  拼音:fù lù xún jiāo
鄭國有樵夫打死一只野鹿,用蕉葉把它覆蓋藏起來,后卻忘記所藏地方,以為是一場夢。典出《列子。周穆王》。后比喻把真實的事情看作夢幻。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三一出:「鸊鵜寒莎雞動,烏輪兔駕迅長空,覆鹿尋蕉恍夢中?!挂沧鳌父猜惯z蕉」、「覆蕉尋鹿」。
《漢語大詞典》:鹿幘(鹿幘)
鹿皮制成的頭巾。多為隱士所戴。 唐 陸龜蒙 《寄茅山何威儀》詩之二:“身輕曳羽霞襟狹,髻聳峨煙鹿幘高?!?span id="l048ksy" class="book">《新唐書·隱逸傳·朱桃椎》:“長史 竇軌 見之,遺以衣服、鹿幘、麂鞾,逼署鄉(xiāng)正?!?/div>
《漢語大詞典》:鹿盧蹻(鹿盧蹻)
道教所說的登高涉險的用具。 晉 葛洪 抱樸子·雜應(yīng):“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龍蹻,二曰虎蹻,三曰鹿盧蹻。”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爾之辟兵,鐵布衫也。爾之飛躍,鹿盧蹻也?!?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愿乘世外鹿盧蹻,孰職就里陰陽鞲?!?/div>
《分類字錦》:乘鹿(乘鹿)
高僧傳:釋元康。不詳姓氏。貞觀中游學(xué)京邑。群輩推許。先居山野。恒務(wù)持誦觀音。求加慧解。遂感鹿一首。角分八岐。厥形絕異。康見之。撫而馴伏。遂豢養(yǎng)之。乘而致遠。曾無倦色。
分類: